首页 -> 2008年第6期
选修教学的目标设计
作者:曹勇军
△4.近体诗的格律(配发讲义) 时间另定
三、豪放飘逸与沉郁顿挫 4课时
1.豪放飘逸的李白诗 1.5课时
2.沉郁顿挫的杜甫诗 1.5课时
3.诗歌鉴赏活动:李杜诗风比较(探究小论文交流) 1课时
四、创新求变的中唐诗 3课时
1.刘柳、韩孟与元白 2课时
2.诗歌鉴赏活动:韩柳两首贬谪诗比较或李贺诗歌阅读拓展(分组合作探究) 1课时
五、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 4课时
1.小李杜的诗歌 2课时
2.诗歌鉴赏活动:李商隐无题诗研究(探究小论文交流) 1课时
△3.诗歌鉴赏方法小结(自主探究,班级交流)1课时
六、活动、评价及总结 4课时
△1.唐诗背诵默写比赛(穿插在专题教学中)2课时
△2.唐诗鉴赏书面检测(安排在专题教学后) 2课时
宋词部分(23课时,略)
(说明:以上安排供教学参考。△为补充内容,可根据班级教学情况灵活安排。)
“课程实施方案”应包括: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和教学安排。其中的关键是“教学目标”和“教学安排”。“教学目标”应严格按照“课程标准”有关目标的规定,梳理整合课标中有关的基本理念、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具体细化相关的教学目标,以方便教师的操作。“教学安排”则应该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依据对课程和教材的认识,根据教学课时和学生水平,对教学顺序、教学进度、教学内容以及评价作出比较详尽的安排和计划。
需要提醒的是,有的选修模块内容丰富,往往兼具两个系列的特点,定位一定要准,要符合中学教学的实际。比如《〈史记〉选读》既是典范优美的古代传记散文,又是古代的文化原典,所以既可以划归到“诗歌与散文”系列中,也可以归并到“文化论著研读”系列中,而归入不同的系列,其核心知识、教学内容、采用的教学方式以及评价方式会有很大不同。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我们认为还是应该把它定位在“诗歌与散文”系列中当做经典散文来教,并适当兼顾它的文化品质,加大教学中思考、探究的力度,以实现其最大的课程价值。
“课程实施方案”制定后,应在教学实践中加以检验,不断调整,凝聚教师的学科共识,使选修课在学校的文化土壤中生根开花结果,最终形成学校选修教学的特色和传统。
设计选修课教学目标
选修课目标设计就是选择提取教学文本核心学习内容,以构建一种理想的课堂教学预案。选修课目标设计是备课中的关键环节,是不断“由上而下”又“由下而上”的双向互动的过程。我们在文本钻研的基础上,先把文本的内容提取出来,浓缩成几个“基本点”,然后再回到文本中去,进一步修正丰富深化,这样往复多次,课程目标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准确,而对文本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入,越来越透彻,这样就解决了“教什么”的问题,使教学有效性得到了保证。一篇课文可以教的内容很丰富,不可能事无巨细地都搬进课堂,我们要依据课程目标、模块特点、教材结构、学生基础等备课中的“上游理念”,对目标筛选补充整合,并依据目标切分教学步骤,拓展教学思路,使目标“立起来”“活起来”,最终实现课程价值。教学目标的设计反映了一个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程度,对课堂教学基本要素的驾驭能力,对语文教学规律的理解,对课程培养目标的认识。
不少教师不重视选修课程目标的设计,觉得目标可有可无,对实际教学帮助不大。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这些教师没有把目标作为课前备课的重要环节,没有从目标出发来设计教学,往往是大体上有了一个教学内容后,很随意地“配上”几条所谓的目标,这些目标不是来自对文本内容的概括,游离于教学之外,当然也就无法有效地指导教学,监控教学。
选修课教学目标设计的第一步是独立反复地研读文本,尽可能吃透文本,把握文本的精华。目标确立离不开对文本反复钻研,这需要教师有很强的文本解读、分析、评价的能力。有了这种本领,你才能看出文章独到的表达,独特的魅力,独具的价值,这是一个成熟教师的看家本领。比如入选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的刘亮程《寒风吹彻》,初读你发现文章写的是寒冷的冬天,在光线暗淡的屋内围抱火炉,散漫地回想一些人与事——从一次寒夜的经历,一个冻死的陌生人、在冬天死去的亲人和年迈的艰难地抵御着冬天寒冷的母亲,直至黑夜完全降临。再读你会发现它所传递的内涵是对于生命的抽象体验。用一个词概括这种感受就是“寒冷”,它包括表层和深层两层含义,表层是自然的寒冷、生存环境的寒冷,深层则是心灵的寒冷、精神的寒冷。刘亮程借助独特的“寒风体验”,透视生命,同情自己,关怀他人,抒写着彻骨的生命寒意,平静地表达着悲悯情怀。应该说,读到这一步,才能考虑设计目标。
准确合理设计教学目标,文本解读是关键。怎样提高解读能力?比较有效的做法是:备课时先不看教参,独立地反复地揣摩文本,力求真正读懂文本,有自己的理解,然后再看一看教参,作为印证补充,有了这样的功夫和本领,才能提高设计目标并最终实现目标的水平。不少优秀教师都说过类似的话:备课就要备出教参上没有的东西。所谓“教参上没有的东西”,就是说教师要有自己的独特理解、感受和发现,这样才能不被教参牵着鼻子走,把自己独到的理解、发现提炼出来,设计成适合学生学习实际的教学目标。为什么我们听那些优秀教师的课总觉得比自己高出一块?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备课时研读文本比咱们下得功夫深,比咱们理解得透,这样才能引领学生走向更加高远的目标。
目标设计第二步是依据教学的需要和原则,把关键内容提取出来,用明晰简洁的语言概括成条目,作为教学步骤、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的依据。可以这样说,成功的课堂教学就是教师准确设定目标、合理达成目标的过程。目标设计往往与教学设计联系在一起,密不可分。一般地说,设计目标的时候心里已经有了教学内容与教学思路的“大概模样”,而教学内容和思路的构思预设,又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目标设置的可行性,使目标设计合理有效。从这一点上说,课程目标有些像写文章时拟的小标题、大标题、主题词等,具有聚合内容,统领材料,深化认识的“发动”作用。我们应该学会用目标来聚合内容,统领教学,启发创意。
设计目标应该遵循四条原则。首先要考虑课程的培养目标。语文课程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来达成培养合格的现代公民的目的,因此我们的教学要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好基础。必须想到一个学生在我们手里度过生命中的黄金三年,该给他们一生留点什么?除了优秀的成绩,是不是应该让他们有良好的语文素养和高尚的人格?这不是大话,这反映了一个教师的教学境界。第二要突出不同系列的重点目标。是文学类文本,就应该注重情感、想象和审美,发掘课程鉴赏陶冶的功能;是文化论著类文本,就应该强调思辨、推理等理性思维品质,引导学生探索研究;是应用类文本,就应该突出实际运用的知识和技能,侧重于实际运用。第三要考虑教材的结构和组元方式。教科书是按主题组元,还是按文体组元?是按知识组元,还是按活动组元?无论哪一种,目标设计都应遵守“以本定类,以类定篇”的定位原则,体现出教材不同的组元方式,发挥教材的特色,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第四要考虑学生实际状况和基础水平。这是最基本的一条。教学,说穿了就是引领学生不断去接近前面的发展目标。了解学生实际状况和基础水平,目标设计才能有合理的高度,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离开学生已有基础这个前提,教学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就根本谈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