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实质与实效
作者:周京昱
A.①顺昌民以刚为命
②谓即如此,何以示惩
B.①刚喻从盗者使反业
②有何面目尚在朝廷乎
C.①贼知刚父子有信义,亦散去
②是欲置我何地耶
D.①百姓愿耕,假以粮种,复以租赋
②但岁时行家人礼于内庭
答案:B
[评析]
古文的主旨,应根据文本的体裁特点具体把握。就全国卷的人物传记来说,其主旨即作者对传主的评价,换言之,就是“传主是怎样的人”。上面的例6,便是对传主廖刚的性格做出分析。从全文看,廖刚的性格、品质表现在多个方面:“以母疾辞”,可见其有孝心;“喻从盗者使反业”,可见其善安抚、有信义;“愿稽旧制”“请经营建康”,可见其有见识;“因献三说”,可见其有德政;“封还诏书”“勉抑圣心”“显疏其恶”,可见其敢于直言;“乞起旧相”,可见其为国尽责……人物传记文,记事不是最重要的,事件背后树立起的人格才是阅读与测试的关键。明确人物传记的主旨,应本着“事中见人”的原则,从而筛选、概括出最为精要的信息。
总之,无论何种类型的文章,读出作者的心意,是阅读的中心任务,也是考查的第一着眼点。
3.有何妙处
指作者在一首诗、一篇文章中为表现主旨所运用的技法和达到的效果。
【例7】(2008年高考全国乙卷第12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分)
答案:“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例8】(2008年高考全国甲卷第16题)作者为什么用了很多笔墨写过去“大院子里”的生活?(6分)
答案:①为马缨花的出现做反衬;②为对比马缨花十三年前和如今的不同提供环境背景。
[评析]
“有何妙处”属鉴赏评价,在高考阅读测试中为高端试题。“有何妙处”与“是何主旨”关系密切——只有读懂作者的心意,才能分析作品中的某一笔妙在哪里。上面的例7,考查用字的妙处,可谓触一发而动全身。全诗表达的是隐逸之愿(“最羡渔竿客”),自然美景便显得十分动人,安详之态和悠闲、孤高之意便通过景物描写传达出来。上面的例8,命题者问“大院子里”的生活在文中的作用,换言之,就是问这样写好在哪里。作品的主旨是新旧时代“我”心情的变化,马缨花则寄托了这种变化。而“大院子里”的生活感受——“院子不小……但是阴森凄苦的气氛却是原封未动”“我一走回这个院子里,就仿佛进入了古墓。这样的气氛同我当时的心情是相适应的”——又是为推出马缨花这个意象服务的。
这两个例子向我们表明了高端试题的现实基础,即“怎么好”是以“是什么”为根基进行合理言说的。
因何而写、是何主旨、有何妙处这三项内容,成为高考语文阅读测试的“显学”。这就要求我们的考生能够真正学会阅读。此间有两个问题大体可以明确:一是“打通”,“文”不分古今,“体”不分诗文,凡是阅读,它们有着共同的规律应当遵循;二是“合法”,阅读当然与知识基础、人生体验、生活阅历有关,但是,高考阅读测试一般来说与这些因素关系不大,它是以语言为唯一的钥匙,要求学生对问题做合理的思考与快速有效的判断。明乎此,阅读考查的实质便清晰很多,对学科规律的把握也由此显得分外重要。
(二)
谈过了“读”,再谈“写”。
作文,占据了高考语文试题的半壁江山。它像一根终点冲刺的红线,等待考生撞线。在高考作文试题面前,教学过程是模糊的或者说是各取其径的。问题的另一面,教无定法并不等于教学无序。在高考试题强大指挥功能的引领下,通过2008年全国卷命题,我们能够分明地感受到作文试题对考生提出的能力要求。
1.虚实转化的能力
指面对一个陌生的题目,能够在抽象与具象之间从容转换的能力。具体的人事物景,为实;抽象的看法、道理、精神,为虚。无论怎样的作文命题,不外乎是让考生写生活,谈认识,因此构思中的虚实转化就显得很重要了。
【例1】(2008年高考全国甲卷第21题)
南太平洋的小岛上,有很多绿海龟孵化小龟的沙穴。一天黄昏,一只幼龟探头探脑地爬出来,一只老鹰直冲下来要叼走它。一位好心的游客发现了,连忙跑过去赶走老鹰,护着小龟爬进大海。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沙穴里成群的幼龟鱼贯而出——原来,先出来的那只幼龟是个“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缩回去,现在它安全到达大海,错误的信息使幼龟争先恐后地爬到毫无遮挡的海滩。好心的游客走了,原先那只在等待时机的老鹰又飞了回来,其他老鹰也跟过来了。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评析]
与2006年“乌鸦模仿老鹰”、2007年“由漫画《摔了一跤》引发的思考”相类,2008年高考全国甲卷作文试题依然是由故事引出道理,再由道理去审视生活,最后对生活现象做深入的思考,产生感悟与认识。它呈现出一个较为典型的转化过程:材料(实)→道理(虚)→生活现象(实)→生活感悟(虚)。
在此,我们要重点探讨第一次转化,即从材料到道理的转化。如果这个转化出了问题,不是跑题便是僵化,窃以为这两种倾向同样令人担忧。高考作文的审题不是猜谜语——所谓“最佳立意”的提法实在荒谬。在21世纪的今天,材料作文的自由度是丝毫不会逊色于话题作文的,命题者给出的材料一定是允许“平行真理”存在的。
就“游客护龟”这个材料来说,故事涉及三方“当事人”:海龟、游客和老鹰。
从游客的角度来说:①人该不该干预自然呢?②如果可以干预,在怎样的尺度内?如何干预呢?③若要让自然和谐发展,人要扮演怎样的角色?需要怎样的素质呢?④对自然万物也好,对社会生活也好,没有好心行不行?仅有好心行不行?⑤对自然或社会,我们自以为是的功绩背后,有没有隐患呢?⑥对待一个自己爱的对象,能不能采用适合它的方式、行为呢?……
从海龟的角度来说:①该不该辨别信息的真伪而不轻易盲从呢?②该不该根据实际情况对问题做出应变呢?③过去形成的一套传统、规律,如何适应新的、更为复杂的环境呢?④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龟来做“侦察兵”呢?它的使命感、灵活度、自我牺牲精神怎样呢?……
从老鹰的角度来说:①能不能放走一只海龟而诱惑出更多的海龟——所谓“放长线钓大鱼”呢?②能不能利用假象来迷惑对手,最终取得成功呢?③能不能沉得住气,等待时机,以取得更大的胜利呢?……
从“海龟、游客、老鹰”三者关系的角度来说:①有没有一种可能,我们善意地却又是无知地破坏了事物的规律而导致恶果呢?②有没有一种智慧,高手对决中能及时弥补自身的破绽或捕捉对方的破绽从而出奇制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