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徘徊在语文课堂“现代化”边缘的思索
作者:严华银
生的迹象;望远是绵延起伏的山峰,山坡上,“草色遥看近却无”;更远处隐现的是高耸的山影,有些山头上还戴着雪帽。
学生看得饶有兴味。老师在一系列铺垫性的问题之后,问:“昨天布置大家预习了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春》,大家比较看,朱自清用优美的文字所展现的春景与我们刚刚从画面上看到的春景比,哪一个更美呢?”学生意见不一,较多的声音说的是画面上的春景更美。老师当即愣在那儿,不知如何接茬,如何顺势导入课文。
显然,这一设计很现代、很精美的“情境”并没有很好地实现教学意图,相反却使教师陷入了尴尬。课后,老师很委屈,说在自己班试教时,学生配合得非常好,当她问出那关键一问时,同学几乎是异口同声:《春》的描写更美。有此一答,老师就好顺水推舟,引出下面的问题了:为什么我们观摩的形象的画面竟然比不上抽象的语言文字所描写的画面美丽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研究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究竟神奇在何处。
这里说的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现实的语文课堂上,为了“情境”而情境的教学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我们应该研究。面对迥异于小学生的、逐渐成长乃至成熟的中学生,究竟该怎么施行情境设计和教学。
首先,要研究这种设计的必要性。对于《春》这样优美的散文,我们的教学可能主要是引导和帮助孩子借助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想象和描摹其所展现的特定的春景之佳美,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学习作家美的语言。由抽象平面的语言而至于形象立体的画面,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这在散文和一切文学类作品的教学中十分重要。尤其是信息时代和“读图”时代,人们这方面的功能在退化而不是进步。抓住此重点实施教学,才真正是对症下药。再说,对春天的美景及其特点,只要稍有一点观察力,有谁是一无所知的呢?生活的积累,神奇的语言文字的描写。足以让孩子去展开丰富的想象和多彩多姿的表述了。哪里有必要费心劳神、兴师动众、声光电“总动员”地策划设计这样一出“电视轰炸”呢?更何况此前老师已经与同学见面并安排了预习,学生已经十分清楚本课的教学内容和任务,我们哪里还有什么必要用各种描述或者是用多媒体画面,从外围绕圈子,故设悬念,“情境”式地“导人”课文呢?所以难怪在课堂上,当老师忙着十分投入地宣示或表演所谓的情境时,学生根本不为所动。因为大家心知肚明,你老师不就是要调动我们的兴趣,让我们进入课文吗?我们早就知道了。硬性地造出一个“包袱”,而且还想“抖”出一点情趣,怎么可能?再说即使你的这一设计实施时非常顺利,让你如愿以偿,给学生又带来多少实实在在的思维提升呢?这样的劳动值得吗?像这类课堂,单刀直入也许更精省。
其次,要研究设计的适切性。对教学而言“情境”主要是激发和调动学生,起到协助和帮衬的作用,它是帮助解决问题,而不是问题解决本身。它既然是针对学生的,就要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实际学习需求,考虑此一情境与学生是否贴近,是否合适。一位优秀老师教学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为了让初一学生“体验”和“理解”苏东坡的思想情感,要求学生反复阅读文章的最后几句,并辅以月夜情景的描述和幻灯影像展示。老师很煽情,学生也很努力,但情绪氛围就是上不来,学生对文章表达的丰富凝重的情感就是体会不出来。师生一时都很痛苦。问题出在哪儿?应该是文章的情感寄寓太“沧桑”了,不是这些学生今天能理解的,也不是通过简单的情境和提示就能体会的,甚至那位年轻的老师本人也还从来没有真正读懂文中的苏东坡呢。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一厢情愿,以为借这一“情境”就能实现自己的教学意图。可见,任何的情境构想和设计,都不能脱离学生已有的经历、体验,不能超越其可能的认识和思维水平。
再次,是考虑经济可行和主次把握的问题。情境教学中的情境设计多数表现为多媒体技术的集成,从方案设计、素材选取到最后制作,就笔者的体会和了解,耗费是不小的。有些老师甚至将备课中的主要时间和精力倾注其间。这就有一个成本核算问题。在如今的中学语文课堂中,我们总是很难看到在老师的智慧引领下,那种理据充分、考证细密的思维的碰撞,那种熔铸了老师个性色彩的独立独到的、有深度的解读。这是否跟有些老师备课时本末倒置,关注文本不充分、不到位有关呢?前面所言的《春》的教学,其课件还是上课老师请多人帮忙制作的。说重一点,这就有点劳人伤财了。
情境教学实际早已有之,算不得课改催生的现代新物;情境教学也绝不是只有多媒体技术一途。笔者也是情境教学的实践者和研究者,也坚决拥护老师们的大胆实践和创新,但需要澄清的是,无论是教学的设计还是实施阶段,自始至终都要瞄准文本,努力把握文本自身的“情境”,从而独立读懂甚至多元解读文本。有了这样的底子和底气,辅以情境或者其他什么措施,从而快捷地展开有效的课堂活动,这才是现代语文课堂教学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