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徘徊在语文课堂“现代化”边缘的思索

作者:严华银




  四五年前,围绕语文教学“现代性”问题,针对现实课堂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笔者发表过意见。今年年初,就语文课程改革中遇到的某些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笔者提出:中国语文,正站在现代与传统的“交会点”上;破解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困局”,其良方只能是科学而智慧地融合现代语文教育思想与我国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逐渐摸索出适合我国当代母语教育尤其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理念、思路和方法。“融合”需要时间和过程,需要理性和清醒。尤其在当下,“融合”需要我们语文人澄清在“现代”和“传统”关系问题上的许多模糊的认识。并逐渐矫正在此认识指导下的种种实践行为。本文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就其中比较重要且有代表性的问题做一点分析。
  
  人文性:改良现代语文课堂的“利器”。还是“虚招”?
  
  “人文性”问题据说已经成为检验和评价语文课堂是否体现课程改革思想和是否富有现代性的标志。曾经看过许多高举人文大旗的课堂,听过许多高举人文大棒“杀伐”某些沉湎在语文“双基”中“不肯自拔”的教学的评价。一时间,语文教学若言不称“人文”,绝对会被视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桃源”异类。
  不久前,曾应邀评审某地教师的教学设计,其中的一组数十篇初中语文教案,均将教学目标按照“三维”逐一排布,而仅“情感、态度、价值观”“一维”一般都设立了三项以上目标,诸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理想道德教育,硬性拼凑,充斥其间,令人眼花缭乱。
  在很多公开教学的课堂上,为培养所谓的人文精神,老师“拉郎配”来许多似是而非、不伦不类的训导教育话题,刻意引导,不厌其烦,有时不惜声情并茂,夸张渲染,而学生却任凭“黄洋界上炮声隆”,“我自岿然不动”。
  如此设计、教学和评价之下的语文课堂效果会怎样呢?众所周知的情形是,语文课堂“追求热闹。内容庞杂,教学比较虚空,不扎实”,很多人包括语文老师本身都觉得现在的语文课不如过去那样踏实、明白,学生课有所得;总见“宏大叙事”,不着边际,似乎一直悬在云雾山中。学生对语文课的虚空和说教倾向越来越反感,对语文课的兴趣和重视程度在不断降低。
  研究并解决这些问题还应回到本源。
  首先,“人文性”究竟是什么?我觉得课程标准所言的“人文性”。还应该是一个有着特定内涵的概念,它主要指的是人文精神,根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发展到今天,主要是指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价值理想或终极理想的执著追求;其要旨在于尊重人的价值,肯定人的作用,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从社会的角度看,主张人生而平等,人的价值高于一切,要保证人的肉体和精神的自由,维护人的尊严;从个人的角度看,主张人要完善心智,净化灵魂,懂得关爱,提升精神境界,提高生活品位。有人把“人文性”理解为一般的“文化性”,这虽然更符合语文教材的实际,因为教材选文真正体现人文精神的作品总是少数,但那必然会降低语文学科性质规定的品格和层次,必然会使从语文政治化的废墟中艰难生长出来的语文学科这独立的花朵受到摧折,必然会使语文学科的目标定位不仅泛政治化而且泛社会化;相反,从人文精神的角度来理解人文性,便可以使我们在整体把握“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同时,有可能、有机会在工具性领域腾挪手脚,施展才华,让语文的基础获得有效扎实的落实。在这一点上,最早宣扬“人文性”的人们也一定是十分认同的。
  其次,我们看当前课堂这种种怪状是怎么发生的。部分老师和教科研人员对“统一”问题的理解有偏颇,总以为“人文性”须得篇篇有落实,课课有体现,人文精神在每一教学中总要有所“表示”。而且还一定要重点突出甚至夸张地昭示之。有些人也许知道“统一”的实际内涵和要求,但为了显示自己的“紧跟”和“人流”,便只能牵强附会。再加上评价者片面盲目的“导引”和助势,课堂中泛化了的“人文教育”的环节就逐渐被固化下来。而现在的中学生,对那种刻板的政治的训教早已不以为然,语文课堂还要他们接受如此玄虚空洞的“传经布道”,其不买账和不满意就是自然不过的了。加之某些老师由于素养欠缺,或者作风不严谨,或者备课不充分,内容和方法选择都少有创意,常常只能机械地照本(最多的是参考书)宣科。老师不能以自己解读的体会现身说法,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而是重复别人的“故事”。而很多故事又常常早已被教学对象所掌控,这种教学本身就违背“人文”精神,又如何能让学生欢迎和接受?
  再次,我们要研究“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在具体的语文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中是如何实现的。这个问题笔者在《关于“统一”问题的现实思考》(《中学语文教学》2007.7)一文中已有详细论述。这里要进一步申述的是,课改的核心理念之一——“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是一个用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分析语文课程目标内涵的概念。在设定具体目标时,把“三维”当做三类,据此来分门别类、条分缕析,肯定是不合适的。尤其是以为目标中明确、实施中张扬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就等于体现了“人文性”,肯定是幼稚可笑的。因为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三个维度之间是水乳交融息息相关的。于漪说,语言、思维、情感同时发生,语言这个交际工具不仅仅是文化的载体,而且还是意识、思维、心灵、人格的组成部分。如此而言,任何肢解和割裂三维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而且,就具体的阅读课堂而言,作为基础的一维和二维可能比三维更值得重视,作为负载“人文性”的语言工具有时比“人文性”本身更值得重视。因为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只有这样,才有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
  如此说来,回到本源,抓住基础,深入文本,揣摩语言和细节,以理解和思维发展为本,人文性渗透其间,这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正途;有机渗透着人文精神熏陶的知识、能力教学,有机渗透着人文精神的教学过程、方法,这是改良现代语文课堂的“利器”。
  
  多元化:走过场的“现代”。还是务实用的“传统”?
  
  多元的认识和理解,直白一点说就是肯定答案的丰富多彩,这并不是什么现代的新东西。《论语》中经典名篇《侍坐章》就实录了孔子教学时放任弟子“各言其志”并充分尊重各自的“理想”,分别进行个性化指导的精彩场景。而人所共知的堪称文学解读准则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更是多元解读思想最形象的解说。当然,真正将多元作为现代教育的目标追求,则是本次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的表述。
  课堂教学是在老师的组织、指导下,指向多元目标的、学生自己的、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学习活动。
  “多元”应该是各科课堂教学目标的主要价值追求。以带有模糊性特征的语言作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语文学科,自然更应如此,所以在平时的课堂中广大语文老师努力躬身实践。但是有很多念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