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7期


深圳的民俗文化陈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者:吴翠明

工程领导小组及专家委员会,2005年成立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及专家委员会,下设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办公室,继而各区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保护工作办公室。2007年,深圳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成立,闫小培副市长亲自挂帅,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市文化局陈威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2007年9月26日,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正式挂牌成立,设在市群众艺术馆,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整个组织架构得到进一步完善。
  为完成文化部部署的2008年底全面完成普查的目标,深圳市文化局下发了《关于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通知》,制订了集普查、保护、申报于一体的三年实施规划。2005年底,深圳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开始。全市六区开展了地毯式的普查。截至2008年5月,共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项目200多个,其中48个项目分别被列入各区的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5个被列入深圳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2个分别被列入广东省第一批和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沙头鱼灯舞”、“平乐郭氏正骨医术”二项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名录(深圳市的“沙头角渔灯舞”和“平乐郭氏正骨疗法”被文化部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于2008年1月24日进行公示,公示期为30天。)。这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经国家和省有关专家认定其中部分比较珍贵。(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办公室?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07年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总结》)。
  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代码排列,深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的门类比较广泛。民间文学类有“陈仙姑的故事”;民间音乐类有“石岩客家山歌”、“大鹏山歌”、“龙岗皆歌”、“盐田山歌”;民间戏剧类有“万丰粤剧”;民间舞蹈类有“沙头角鱼灯舞”、“龙岗舞龙”、“深圳舞麒麟”、“福永醒狮”;岁时节令类有“开丁节”、“南澳蛋民过年习俗”(原称“舞草龙”,放人民间舞蹈类,见《深圳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手工技艺类有“凉帽、围裙带编织技艺”、“客家凉帽”;传统医药类有“平乐郭氏正骨医术”;民俗类有“下沙黄氏重阳祭祖习俗”(原称“黄氏宗亲祭典”,见《深圳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赛龙舟”、“辞沙祭妈祖大典”、“天后宝诞祭典”、“蛋家人婚俗”、“沙井蚝民生产习俗”、“大鹏追念英烈习俗”(原称“大鹏清醮”,见《深圳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等等。
  
  四、《深圳民俗文化》筹展过程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利用
  
  深圳市博物馆建立于1981年,1988年正式开馆,是目前深圳市规模最大、级别最高、以地志为主的综合类博物馆。坐落于市民中心东翼的深圳市博物馆新馆计划于2008年12月向公众开放。届时新馆四大陈列《古代深圳》、《近现代深圳》、《深圳改革开放史》和《深圳民俗文化》将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观众面前。
  作为新馆第二大陈列的《深圳民俗文化》,其最初的构思和文物征集可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由于深圳市博物馆植根于客家民系聚居的地区,因此,研究客家文化、征集客家民俗文物、举办《客家民俗风情展》成为办馆的业务主题之一。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深圳市博物馆将展览筹备和科学研究结合起来,组织业务人员深入广东二十多个市、县的村镇,进行了长达十几年的客家文化的实地调查研究和民俗文物的征集工作。2001年,深圳市博物馆编著出版了历十年之功、集南粤地区客家围之大成的《南粤客家围》(杨耀林黄崇岳主编,《南粤客家围》,文物出版社,2001年8月。)
  在民俗文物的征集工作方面,截至2008年初,共征集了民俗文物二千多件(套),征集范围从早期的客家民俗文物逐渐扩展到整个岭南地区的民俗文物,在展品方面为民俗文化陈列奠定了基础。
  深圳博物馆新馆作为深圳“文化立市”的重要设施之一,一直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1998年7月15日,深圳市五套班子在中心区建设工作的现场办公会议上决定:将深圳博物馆新馆与市民中心合建。此后,在讨论新馆的功能定位和办馆方向的多次会议中,在市委市政府的指示下,在各方专家学者的多次论证下,考虑到深圳的历史文化根源、本土民系的多元性和民俗文化的多样性等诸方面因素,深圳市博物馆决定将原来办《客家民俗展》的构思改为办《深圳民俗文化展》,将其放到新馆来,展览面积1941平方米,仅次于《深圳改革开放史》。
  《深圳民俗文化》的陈列提纲同时开始撰写,在上世纪90年代末至2007年期间,经过无数次的讨论和多次的调整修改,最终定稿,将陈列内容分为四大部分一区域民俗、广府民俗、客家民俗、海洋文化习俗。下面又分为“鞭打土牛催春耕”、“集市贸易有墟期”、“敬祖睦宗大宗祠”、“初入学堂拜孔子”、“下沙盆菜系亲情”、“鹏城粤剧誉京华”、“森严壁垒客家围”、“儿孙满堂祝寿诞”、“洞房花烛醉人时”、“迎神驱鬼打大醮”、“凉帽遮颜唱山歌”、“天后庙前‘辞沙’祭”、“渔民娶亲旱船舞”、“沙头角街舞鱼灯”等十多个民俗事项,共二十几个场景。此外,为了让观众欣赏到更多的民俗文物精品,在民俗陈列中单列出一个金木雕展厅,展出馆藏的清代、民国时期的金漆木雕精品。
  自2005年深圳市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来,深圳市博物馆一直密切关注其发展,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保持联系。《深圳民俗文化》陈列的主要筹创者和提纲作者之一,深圳市博物馆的顾问、前馆长黄崇岳研究员,曾作为专家组成员,参与了深圳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根据一些最新资料对《深圳民俗文化》的陈列提纲进行了调整和补充。
  2006年6月10日,为庆祝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深圳市文化局主办的《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在深圳市博物馆隆重开幕,集中展示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分布和重点项目;《深圳7000年——深圳市出土文物展》同时开展,系统反映从新石器时代中期到民国时期的深圳历史。这两个展览,一个反映的是深圳的物质文化遗产,一个反映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物和民俗文物在同一时空交相辉映,让以新移民为主体的深圳人更全面、更深入的领略了深圳的本土文化。《深圳7000年——深圳市出土文物展图录》和《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宣传册》当天首发。开幕式上,龙岗舞龙、福永醒狮、沙头角鱼灯舞、南澳渔民娶亲舞、客家山歌等多个深圳非遗项目的民间表演队伍,在博物馆隆重上演,新鲜、热闹、充满乡土情趣的民间艺术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眼球。自此,深圳本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更多市民所认识和关注。
  自2007年1月深圳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了深圳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深圳市博物馆加快了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联系,争取他们对《深圳民俗文化》陈列工作的支持。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一直对博物馆的--

[1] [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