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7期
深圳的民俗文化陈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者:吴翠明
工作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配合,将其工作成果,包括文字、图片、音像等珍贵资料,无偿提供给博物馆使用。博物馆工作者根据其提供的最新资料,及时对陈列内容做了补充和调整。
《深圳民俗文化》涉及了大部分深圳市级以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例如,“金狮献瑞闹新春”与“福永醒狮”,“下沙盆菜系亲情”与“下沙黄氏宗亲祭典”(一开始“下沙大盆菜”拟作为非遗项目申报,后来改为“下沙黄氏宗亲祭典”,二者的传承人都是同一群人,而且两者之间也有密切联系,下沙黄氏族人元宵吃盆菜的习俗也是其祠堂祭祖仪式的程序之一。),“鹏城粤剧誉京华”与“万丰粤剧”,“群龙欢腾庆太平”与“龙岗舞龙”,“迎神驱鬼打大醮”与“大鹏清醮”现称“大鹏追念英烈习俗”。“祥瑞麒麟舞鹏城”与“深圳舞麒麟”,“凉帽遮颜唱山歌”与“客家凉帽”、“客家山歌”,“天后庙前‘辞沙’祭”与“‘辞沙’祭妈祖大典”,“送龙出海祈平安”、“渔民娶亲旱船舞”等蛋民习俗与“舞草龙”(现称“南澳渔民春节习俗”。)、“蛋家人婚俗”,“沙头角街舞鱼灯”与“沙头角鱼灯舞”,等等,要么是所指事项重叠,要么有密切关系,要么所涉人群为同+。
从这种意义上说,《深圳民俗文化》陈列也可以说是深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虽然《深圳民俗文化》没有覆盖深圳所有的非遗项目,在对民俗事项的选取上也有所侧重、有所舍弃,但选取的点都是具有典型意义的,最能反映深圳历史上广府民系和客家民系共生共存,农耕文化与海洋文化彼此碰撞、互为补充的特点。此外,《深圳民俗文化》陈列还涉及到物质民俗方面的内容,以及那些已经消亡了的民俗事项,这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所强调的“活态性”和“人”的传承是有区别的。两者的界定标准和侧重点有所不同。
应该说深圳市博物馆对上述诸多民俗事项的关注和研究,比深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得更早,但除了其中一部分为实地调查研究外,其他的多为二手资料的收集和书斋式的研究,也缺乏系统性。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普查、保护、申报等多方面的工作,其掌握的资料绝大部分为田野调查获取的第一手材料,因此更全面、更系统,更具说服力。因此,在《深圳民俗文化》筹展工作的后期,非常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果的利用,尤其是关注当前正在发生和变异的民俗现象,以及过去鲜为人知的一些新情况、新现象,尽量将其反映到陈列中来。在历史时间的界定上,从原来的晚清至民国延伸到当下。在民俗事项的空间分布上,补充了同一事项不同分布点的新情况。
五、民俗文化陈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之间的关系——以深圳为例
博物馆既是收藏、保管、陈列历史文物、民俗文物的机构,同时往往也是地方历史文化、族群文化、民俗文化的研究机构,尤其民俗类、历史类、综合类的博物馆更是如此。他们所涉及的领域,既有物质文化方面的,也有非物质文化方面的。虽然为公众所熟知的那一部分多为器物文化,例如各种以物质形态展览出来的陈列,但背后往往有着深厚的底蕴作为支撑,那就是对历史文化、族群文化、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等的研究积累。
从某种意义上说,博物馆和文博工作者是本土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者、倡导者和保护者之一。就深圳而言,前文提及的各个博物馆,其在民俗文化陈列方面所做的工作,就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莫大的关系。
客家民俗博物馆的馆舍“鹤湖新居”,其建筑规模可谓闽、粤、赣客家围之最,是“聚族而居”的客家传统居住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对研究客家民俗文化及其源流、客家宗族制社会结构、宗法观念和家族精神,具有重要历史价值。龙岗自清代以来是客家人聚居区,客家文化是本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民俗博物馆自成立以来,一直大力发掘客家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宣扬客家人爱国爱乡的民族气质和艰苦奋斗的开拓创业精神,致力于新时期的本土文化建设,激发龙岗人、深圳人乃至客家人的“家园意识”。当地政府部门利用客家民俗博物馆的资源,主办或承办首届龙岗国际客家文化节、深圳市首届客家文化节开幕式、深圳市保护客家民居摄影活动启动仪式等大型活动,还以博物馆为背景,举办以客家民俗服饰展、客家山歌、客家文化讲座以及舞龙、舞麒麟邀请赛等为主要内容的“客家文化周”活动。客家民俗博物馆成为了龙岗舞龙、龙岗皆歌、龙城舞麒麟、客家山歌、客家凉帽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基地、宣传窗口和展示舞台。
赤湾天后宫是广东沿海规模最大的一座天后庙,也是深港历史上最负盛名的人文景观之一,位列原“新安八景”之首。数百年来,每逢天后诞和升天日,方圆几百里数十万信众和港澳同胞涌到赤湾天后宫朝圣。“辞沙”祭妈祖是赤湾天后宫独有的一项习俗。赤湾天后庙坐落于珠江人海口东侧,是明朝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站,朝廷颁文:凡朝廷使臣出使东南亚各国,经过这里时必定停船祭祀。明代郑和下西洋路过零丁洋,就曾在赤湾天后庙“辞沙”祭妈祖。当时中国出海的运输船、商船、水师船、海盗船、民船以及外国来华的贡船、商船等凡出入经过珠江口时也要到此朝拜,可见赤湾天后庙的重要地位。天后博物馆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天后文化及相关本土历史民俗文化的研究工作。目前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辞沙”祭妈祖习俗,正是在他们的研究基础上发掘出来的。馆内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览厅”,展示“辞沙”祭妈祖活动和妈祖文化的内容,以及本市、区的非遗项目。作为特殊形式的民俗博物馆——既是博物馆又是庙宇、既是文化机构又是信仰场所,由于这种双重身份,天后博物馆不仅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者、保护者和宣传者,同时还具有了某种传承者的特殊身份。
中英街历史博物馆是一座专题性地志博物馆,其常设性展览《百年中英街》,用了比较大的篇幅来反映本土民俗生活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内容,重点展示了本地沙栏吓村富有特色、具有重要价值的鱼灯舞(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英街历史博物馆自成立以来不仅限于地方史志的研究,还把目光关注到本土居民的区域文化、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除了上述的沙头角鱼灯舞之外,还有沙栏吓村天后官的天后宝诞祭典、盐田山歌等等。
下沙博物馆是村办的史志博物馆,也是发掘、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基地。下沙黄氏以规模宏大的“大盆菜”宴和沿袭八百年的宗亲祭典而闻名。元宵吃大盆菜的习俗,据传可追溯到南宋末,明清时期称为“新安盆菜”。改革开放后富裕起来的下沙村于1994年恢复了元宵吃大盆菜的习俗,2002年曾以3800席、宴请6万余人载入了“大世界基尼斯之最”。黄氏宗亲祭典传承了800年,每年春秋两季,墓祭、祠祭的祭典仪式有着完整、严密的固定程序,仪式规范,保存完好,并代代延续至今,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下沙的大盆菜宴和黄氏宗亲祭典,对促进国内外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与海外华人、港澳台同胞的紧密联系,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民俗文化陈列及其所属的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之间,两者关系非常密切。以深圳为例,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种关系:
第一,民俗文化陈列所属的博物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基地之一。
第二,民俗文化陈列及其所属的博物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窗口和展示舞台。
第三,在特定语境下,民俗文化陈列所属的博物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者和传承者(例如赤湾天后博物馆)。
第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成果为民俗文化陈列提供了比较权威和新鲜的素材,有力推动了后者的发展。
此外,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对其成果的利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的保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办各种形式和规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临时或固定陈列、“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民俗博物馆”,是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作为一名文博工作者,笔者衷心希望看到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工作的全面铺开和纵深发展,随着民俗文化陈列、民俗博物馆事业的蓬勃发展,两者在互惠互利、相互促进的过程中,共同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