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尚书·尧典》新议等

作者:冯广宏等



个州牧。下篇《皋陶谟》记禹的话,也说“弼成五服,至于五千;州十有二师,外薄四海,咸建五长。”这十二州的制度,史官记言完全口径统一,应视为真实档案。
  但在《尚书·禹贡》中却记禹治水后,“九州攸同”,“九山刊旅,九川涤源,九泽既陂”。所划却是九州,而且数字全都用九。显然,这篇《禹贡》,与《尧典》、《皋陶谟》两篇来源不同,可能属于记事类档案,并非记言。《禹贡》的体裁显然与《尚书》其它篇章不同,专记导山导水及贡赋。按体例说,这一篇不该纳入《尚书》之中。
  《禹贡》所记九州名称,与《尔雅》和《周礼·职方氏》所记不同,相比之下,后者多出了幽、并、营三个州名,凑在一起,刚好十二州。于是有些经师就认为,尧时分为九州,舜把冀州分出幽、并,青州分出营之后,于是变成十二州。可是对照《尧典》上那个“肇”字,明明指分州制度由舜肇始,所以舜划分的州,实应与《禹贡》上的州一回事。也许九州是大禹治水成功后对区划的精简。
  《尧典》所记几次会议中,都有“四岳”参加,《史记集解》引郑玄说是“四时官,主方岳之事”;而《正义》引孔安国说是羲和四子,分掌四岳诸侯,他们是四个人。可是从尧准备让位给“四岳”来看,四岳不可能有四个,而应是一个人的名字。再看《国语·周语》中灵王太子晋所讲史事,共工治水失败后,大禹改变了策略,“共之从孙四岳佐之。”表明“四岳”是共工氏的后代,后来成为吕国姜姓的先祖。这条资料,也表明四岳是—个人。
  舜召开会议任命干部,《尧典》记录为禹、弃、契、皋陶、垂、益、伯夷、夔、龙,共九人,而舜总结发言却称“汝二十有二人”,除去开头称呼的“十有二牧”以外,应该还有十个人。所缺少的那一个,无疑就是四岳。所以从人数统计,四岳也该是—个人,并非四个。
  《尧典》最后一段:“舜生三十征庸三十在位五十载陟方乃死”句,由于原无标点,十分难解。过去断句为“舜生三十征庸”,即舜三十岁时被征用;“三十在位”,即在位三十年,那么他死时就应有六十岁,但下文却是“五十载陟方乃死”,差了十年。有些解经的人认为两个“三十”当中,必有一个是“二十”的误写,因为古书转抄流传,“二”写作“三”的可能性极大。
  司马迁《史记》里把这一段写为:“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五十,摄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尧崩;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其中掺和了汉代传说,并未忠实于《尧典》。笔者以为,上古时代君主寿命不会太长,《尧典》说舜五十岁时在巡狩途中去世,比较符合历史真实。今本断句为“舜生三十征,庸三十,在位五十载”,意思是舜活了八十岁,看来他没有那么大的年纪。这个问题似乎还可探索。
  作者:四川省文史研究馆(成都)馆员
  
  宋代的高等医学教育体系
  刘文刚
  
  在宋代,随着教育的迅速发展,医学的发达,人们对医药需求的提高,医学高等教育得以良好施行,并形成完善的体系。
  很多新事物都是在改革中诞生的,医学高等教育也是在熙宁变法中诞生。当时国家成立太医局,由太常寺管理,负责培养医学高等人才。“熙宁追通三代,遂诏兴建太医局,教养生员,分治三学诸军疾病”[1]。时代变化,太医局培养高等医学人才已不能满足形势的需要。崇宁二年(1103年)九月,徽宗令议医学事,讲议司经过充分研究,提出“比三学”而建太医学,“隶于国子监”翻,并有系统的教育构想。徽宗欣然同意,正式成立医学的最高学府,并建立完善的高等医学教育体系。
  高等医学首先建立起管理机构,设博士四员,负责对学生的业务教育,所谓“分科教导,纠行规矩”[3];另设立斋长和教谕,负责思想教育和行政管理。教师和管理者的选拔都较太医局严格,地位也有明显提高,这对于提升整体的教育质量很有好处。
  太医学学生的名额一般在三百名左右。学生按太学规矩分为三级,即三舍。(宋代太学分三舍,即外舍、内舍、上舍。初学者入外舍,由外舍升内舍,由内舍升上舍。神宗时,每月一私试,每年一公试,补内舍生。隔年一舍试,补上舍生。)其编制为上舍四十人,内舍六十人,外舍二百人。
  太医学开设三个医学专业:脉科(又称方脉科)、针科(又称针灸科)、疡科。乍看专业名称,觉得有些偏,其实学科的设置和所学都相当科学。脉科学习的内容为大小方脉(相当于现代的内科,包括妇产科)。针科学习针灸、口、齿、咽喉、眼目(相当于现代的针灸科、牙科、五官科)。疡科学习疮、肿、伤、折、金镞、书禁(相当于外科和骨科)。分科虽粗,但所分大致科学,涵盖面甚广,专业设计符合当时医疗要求的实际。
  宋代太学重视儒家经典的学习,律学、兵学,都要学习,医学自然也不例外。儒家经典的学习,对于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思想素质,很有好处。
  专业课的设置可分两类:一类是专业基础课,共七门,即《黄帝》、《素问》、《难经》、《巢氏病源》、《补本草》、大方、小方。所学皆是宋代医学界认定的医学经典著作和名著。三科的专业课分别是:脉科学习《王氏脉经》、张仲景《伤寒论》,针科学习《黄帝三部针灸经》、《龙本经》,疡科学习《黄帝三部针灸经》、《千金翼方》。专业课也是精心设计的。总之,课程设计繁简得当,深浅适中,基本上能学到宋代的代表性的医学理论和技能。
  医药实践也是太医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上舍生和内舍生按规定都要直接实习治病。医治的对象是五学生(即太学、武学、律学、算学、艺学)中的患病者。上舍生和内舍生实行轮班医治,将患者的病情和诊治记录在案。当时由校方批书病愈或医失的有关情况,一年将参加实习学生的实习材料汇总,分上中下三等进行评判。评判有具体的标准,要求高,而且非常严格。实习的成绩对于学生的升舍和降舍以及毕业的分配,乃至除名,都非常重要。“岁中比较分上中下三等。十全为上,十失一为中,十失二为下。若入上等,内舍生试上舍,虽平等听升补。及上舍,但一入上等听保明推恩,若入中下等,如该考察方得升补或保明推恩。全愈不及七分,降舍。失及五分,屏出学。”[4]从如此严格的实习考核中可以看出,太医学对医疗实践是非常重视的。认识药物,也是太医学生实践的重要内容。治病主要依靠药物,药的真伪与质量直接关系到治病的效果。而市面上的药物真伪难辨,所以太医学把辨识药物作为教学实践的—个重要内容。太医局在京城郊外建有药园,太医学便以药园为实习基地,让学生认识真药。这种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法,显示出宋代太医学教育具有很高的水平。
  太医学重视对学生学生成绩的考核。一般有公试和私试。私试是每月的考试,公试是每年的考试。专业考试共三场。第一场三经大义五道(方脉科:《素问》、《难经》、《伤寒论》。疡科:《素问》、《难经》、《三部针灸经》)。第二场诸科脉证大义三道,运气大义二道,针、疡科小经大义三道(谓《病源》、《龙本

[1]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