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尚书·尧典》新议等

作者:冯广宏等



  《尚书·尧典》亲议
  冯广宏
  
  一、《尧典》《皋陶谟》首段比较
  《尧典》是《尚书》开卷第一篇,记述尧舜执政时言论及行事,因篇中描述东、南、西、北四方民风用“析、因、夷、陕”四字,已在殷墟甲骨文中找到相同的文词;而且《山海经·大荒经》也有类同的“折、因、石夷”字样叙及四方神风,从而证实《尧典》确是当时史官的忠实记录,并非后人伪造。篇中述及尧时羲和二族,以四星中天时刻推定二分二至,制定早期历法。现代天文家根据岁差原理,也能证实所测确为四千年前天象。据此,《尧典》所记古圣先贤的言论,也应该有较高的可信度。至于用词和语法上的古奥,也能否定伪造之可能性。
  《尧典》开头一段,今古文大体一致,共57字:“日若稽古:帝尧日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这一段,传统的诠释,是把“帝尧日放勋”解释成尧的名字叫“放勋”。以下的话,是描写尧的政治素养和为人品德,从而感化了九族、百姓、万邦。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引汉马融之说:“放勋,尧名。”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早就这样理解,叙述帝挚死后,“而弟放勋立,是为帝尧。”太史公根据《尧典》所作的记述是:“帝尧者,放勋。……能明驯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万国。”
  可是对比一下《尧典》后面的《皋陶谟》,便感到有些奇怪:“日若稽古,皋陶日:‘允迪厥德,谟明弼谐。’”开头“日若稽古”四字与《尧典》一样,“皋陶日”与“帝尧日”的格式也完全相同,按此体例,应该把“皋陶日允迪”解释成皋陶的名字叫“允迪”,可是经学家都把“允迪厥德”两句视为皋陶所说的话。司马迁按这意思写在《夏本纪》里,是“信其道德,谋明辅和”。
  此外,古文《尚书·舜典》开头,也有“日若稽古:帝舜日重华协于帝。”《大禹谟》开头,同样是“日若稽古:大禹日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史记索隐》引孔安国云:“外布文德教命,不云是禹名。太史公皆以放勋、重华、文命为名”,对于旧释尧等名字给以质疑。
  
  二、《尧典》首段是记尧言论
  对于“放勋”是否就是尧的名字?古代经师相继提出过不同看法,如孔颖达疏称:尧“能放(仿)效上世之功”,故言“放勋”。蔡沈《集传》也说:“放,至也。”“勋,功也。言尧之功大而无所不至也。”清乾隆时汇刻《二十一史》时《考证》引柯维骐之说:“尧之功无所不至,以为一篇总冒。”至于舜日重华,禹日文命,“可属之当时赞美之词,不必为舜禹之命名也。”
  尧舜禹时代,还处于比较原始的部落联盟民主制时期,人物的名号简朴,不可能在尧、舜、禹以外,又有放勋、重华、文命等名讳。不过,若认为那些字眼是史官赞美尧舜禹的文词,笔者则有不同看法。
  《汉书·艺文志》谈到上古史官职责:“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明确指出《尚书》是以记录言论为主旨,所有记事内容,都为了说明所记言论的历史背景,而不必刻意赞颂那些圣王。正因为有了圣王们具体言论,其功勋业绩、道德修养皆可一目了然。古书笔墨精简,无须赘赘然歌功颂德。据此,《尧典》首段“帝尧日”以下一些话,笔者认为也像《皋陶谟》一样是在记述当时尧的言论。
  现在回顾一下《尧典》那段话。“帝尧日: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译成现代语言就是,帝尧说:要建功敬明,文思晏晏,能恭能让,这样的干部便会四方闻名,上下悦服。下面接着阐述,用这样的人才,九族就能亲密,百姓就能清明,万邦就能协和,黎民也变得柔顺了。
  这段话可以看成尧在某次会议所做的报告,提出对各级干部的最高要求,而并不说明尧自己业已做到了这些。根据《尧典》所载,尧在联盟会议上选拔任用干部的情况,远不如舜的魄力大,所以尧的表现并不像那些话所描述的完美。
  
  三、信任下级尧不如舜
  《尧典》记载尧四次选用干部,一次是征求谁能“登庸”,当他的助手;《史记》译为谁能顺事?放齐推荐尧的儿子“朱”比较开明,尧认为朱“嚣讼”,喜说怪话,经常与人抬杠,拒不同意。客观地说,朱这些毛病并不影响“开明”政治。下文在舜执政时,让益担任管理自然资源的“虞”官,益还推让给“朱”等四人,足见“朱”有一定科学头脑。至于《皋陶谟》记禹所说的“丹朱傲”,喜欢漫游、广交朋友,洪水退了也要行船;那些缺点若从接近科技的角度来看,恐怕还是一些优点。
  第二次尧征求“采”的人才,即办理工程事务,骧兜认为共工正在治水,眼前便是人选,尧也断然否定,说此人只会说好话,做事另是一套,貌似恭顺,野心却大。平心而论,这些问题对于工程建设来说,也并无大碍。
  第三次尧征求治水的人才,大家一致荐鲧。尧仍然不赞成,理由是他不大听话,常犯错误连累家族。看来也不是什么大节问题。这次四岳长老就生气了,口称“异哉!”难道让鲧试一试都不行吗?尧这才勉强同意委任鲧去治水。但鲧也不够争气,治理多年,成效不大。
  第四次是尧想让位给四岳,四岳认为自己不能胜任。于是发出向下面征选人才的公告,大家才将单身汉虞舜推荐上来。尧表态说:“这人我听说过。”当大家介绍了舜在十分别扭的家庭中还能做到和谐的事例,尧仍认为还得考验考验。而他那些考验手续,实在过于细密:一是把两个女儿嫁给舜和他的兄弟(当时婚制兄弟可共妻,姐妹可共夫),实际上是安插谍报员,监督舜的一举一动;二是让舜贯彻五典,五典果然贯彻了;三是将舜编入百官队伍,百官也规矩起来了;四是派舜在四门接待宾客,宾客们全都肃穆了;五是让舜到原始山林中去,结果遇到暴风雨,舜居然能不迷路。
  这样陆续考验了三年,尧才放心,把帝位让给了舜。客观地说,尧办事谨慎、认真,确是前无古人,但他似乎过分拘谨而近于胆怯了。
  《尧典》所记舜的政治手腕,显然不同。首先,舜制定了四岳诸牧的朝觐巡狩制度,用颁发瑞玉的方式作为凭信;其次,统一量度衡标准,规定一套礼制;再次,划分十二州政区,改革刑法,提出“眚灾肆赦,怙终贼刑”的从宽从严政策,还用鞭朴方式代替肉刑;然后惩罚了四个无功的下级(四凶),大大提高了威信。《史记》还说帝鸿、少嗥、颛顼三大族都有恶劣子弟,尧不能除,舜上台后很快流放了这三个凶族,得到人心。在联盟会议上,舜征用了22位干部,全都是得力的人才。当对他们交代工作时,舜的讲话完全能打中要害。由此可见,从政治成熟程度来衡量,显然尧不如舜。这对于开头“帝尧日”一段的论证,也获得了坚实的旁证。如果史官不是记言,而是单纯颂尧,这史官好像也太谄谀了。
  
  四、几个小问题的澄清
  《尧典》称舜“肇十有二州,封十有二山,浚川”,表明在大禹治水前,天下分成十二州。下文载舜上台时的讲话,也说“咨十有二牧”,表明每州设有一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