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6期

炎黄文化东西说

作者:常兴照




  讨论大伊山文化的情况,要先简略讨论一下三苗的问题。三苗为古史中的一大集团,与炎黄虞夏都有着交流与征战,声威赫赫。但学界多把其与南蛮混在一起,认为虞夏之际呼为苗,周代以后多称蛮[25]。并根据《战国策·魏策一》吴起的一段话“昔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有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衡山在其北”,认为三苗居处应在两湖地区。这里有两个问题值得推敲:一是苗蛮是否是一个民族,二是三苗居处两湖是否正确。从文献记载分析,苗、蛮还是有区别的。《吕氏春秋·召类篇》:“尧战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蛮;舜却苗民,更易其俗。”丹水即丹江,在今河南淅川境内。江汉平原属南蛮之居似无可疑,但虞之三苗所处何地尚不明确,不过同一条记述有不同的称呼,已经界定了苗、蛮不同。《史记·五帝本纪》:“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放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这里三苗与南蛮也是分开记述的。一般认为兜为苗民的重要首领,《山海经·大荒北经》:“西北海外黑水之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民。颛顼生兜,兜生苗民。”如果苗、蛮相同,就无所谓也不可能“放兜于崇山以变南蛮”,所以苗、蛮应该是不同的民族。从三苗与蚩尤的关系看,三苗的地望比较偏东。《尚书·吕刑》:“蚩尤唯始作乱,延及于平民,……苗民弗用灵,制以刑。”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该条下引郑玄语:“苗民……上效蚩尤。”《伪孔传》:“三苗之君习蚩尤之恶。”因此,东部为苗、西部为蛮,似乎是合乎情理的解释。
  三苗地望若按吴起所言的地理方位推考,很难廓清具体位置,仅一个“衡山在其北”的问题就使众多学者迷乱莫明。其实,人们只注意到了衡山方位的错乱,却很少注意洞庭湖的名称是否正确。实际上,历史上叫做洞庭湖的还有多个,地位相符的就有太湖。西晋左思《吴都赋》:“集洞庭而淹留。”注:“洞庭即太湖也。”太湖中的两座山至今仍称洞庭东山和洞庭西山。另外,太湖成湖较早,在春秋时期的文献中已经出现,如《国语》、《周礼》中的五湖即太湖,是时西部的洞庭湖或云梦泽等名称尚未出现。因此,吴起所言洞庭湖应为太湖无疑。至于衡山,徐旭生先生考证为安徽六安附近的霍山[26],可从。如此看来,三苗之所居,当在鄱阳湖以东、六安以南,以太湖为中心的广大地区,恰属《禹贡》所划分的扬州区域,也就是以马家浜、崧泽、北阴阳营、良渚等文化为代表的长江下游文化集团的分布区。因此,这类文化应该就是三苗集团的物质遗存。前文曾经指出,大伊山文化与马家浜文化等遗存有着密切的关系,进而论之,大伊山文化也就是三苗文化的一部分。准此,则蚩尤与三苗的关系、三苗与炎帝的关系,在文献和物质文化上均可以得到合理的诠释。
  就大伊山文化的具体情况而言,我觉得其可能就是三苗族之一的兜氏族。《山海经·海外南经》:“头国在其(毕方鸟)南;其为人,人面,有翼,鸟喙,方哺鱼。……或曰朱国。”《大荒南经》:“大荒之中有人,名曰头。妻士敬,士敬子曰炎融,生头。头人面,鸟喙,有翼,食海中鱼。”头即兜,古已定论。可以看出,兜氏族亦为崇鸟民族,所以鸟喙、有翼,且有捕鱼的生产习俗。前面已经说过,贾湖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曾向淮河下游迁徙,对当地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影响,那么贾湖文化的崇鸟崇日习俗传播到大伊山文化就不足为奇。大伊山文化中有部分网坠,这也为兜食鱼找到了依据。值得一提的是,苏北有一古镇叫欢墩埠,俗称就为欢头埠,也在赣榆境内,均去灌云大伊山不远,镇名可能就与古代的兜氏族有关。至于三苗、兜到了两湖一带或“扬汉之南,百越之际”(《吕氏春秋·恃君》),应是虞舜放兜于崇山、迁三苗于三危之后的情形。太湖流域文化系统在良渚文化之后急剧衰落,应该就与舜迁三苗有关。
  大墩子类型的资料较少,推论较难,不过从地域和文献综合分析,这一类型应该涉及少昊部族。前文指出,大墩子类型的分布区域主要以沂沭河中下游的临、郯、苍平原为主。《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的郯子之语,叙述了一个完整的鸟的王国,并自称是以鸟为官的少昊挚的后代。郯国就在今郯城县境内,与大墩子遗址相近。少昊是古代东夷部族的重要首领,在蚩尤被杀之前并不突出,其后由于黄帝文化的介入,发展较快,成为东方霸主。这与大墩子类型的情况比较吻合,故而论之。当然,这里存在着少昊之墟与少昊之国的区别、太昊与少昊的转承关系等问题,已另文论及[27],不赘言。
  后冈类型比较复杂,涉及到炎帝、黄帝、蚩尤多种文化。前面已经说过,炎帝集团是一个大的文化系统,贾湖、裴李岗、磁山、北辛等文化均是它的亚文化。在太行山东麓的冀中、豫北冀南这一地域上,尚有界段营·下潘汪、炭山·北福地[28]等与北辛文化相近的诸类遗存,从地域和文化因素上比较,这些遗存都应是炎帝集团内其他部族的文化遗存。根据炎黄战争的过程分析,后冈遗址很可能就是蚩尤逐帝自立之后建立的根据地。蚩尤所逐之帝,当为炎帝之后榆罔。《路史·后记四》:“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帝榆罔立,……蚩尤产乱,出羊水,登九淖,以伐空桑。逐帝而居于浊麓,典封禅,号炎帝。”这一记载与蚩尤的情况基本吻合,还是可以信据的。该地区的其他遗存是否可以划分类型,或者推论族属,尚待考古资料丰富之后再作分析。
  炎黄文化是中国的主体文化,博大精深,本文所及之论,可谓挂一漏万,舛谬在所难免。但是依据考古资料,结合古代文献分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多学科、多角度解构和重建我国传说历史,是当代历史、考古学界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愿有更多同仁参与讨论。
  ———————
  
  [1]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增订本),文物出版社,1985年。
  [2]丁山:《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第390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
  [3][4]何新:《诸神的起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
  [5][24]王树明、常兴照、张光明:《蚩尤辩证》,《中原文物》1993年1期。
  [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山东省滕县博物馆:《山东滕县北辛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4年2期。
  [7]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邹平苑城西南庄遗址勘探试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92年2期;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山东邹平苑城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考古》1989年6期。
  [8]烟台市博物馆:《山东烟台市白石村遗址调查简报》,《考古》1981年2期;《山东烟台白石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2年7期;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烟台市博物馆:《胶东考古》,文物出版社,2000年。
  [9]连云港市博物馆:《江苏灌云大伊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一次发掘报告》,《东南文化》1988年2期;南京博物院:《江苏灌云大伊山遗址1986年的发掘》,《文物》1991年7期。
  [10]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寒厅区文管所:《山东潍坊前埠下遗址发掘报告》,载《山东省高速公路考古报告集》,科学出版社,2000年。
  [11]燕生东:《淮海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研究》,载《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0年。
  [1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工作队:《山东兖州王因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79年1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王因》,科学出版社,2000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汶口续集》,科学出版社,1997年。
  

[1] [2] [3] [4]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