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5期
试论北京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作者:韩建业
[25]韩建业:《论雪山一期文化》,《华夏考古》2003年4期。
[26]滹沱河考古队:《河北滹沱河流域考古调查与试掘》,《考古》1993年4期。
[27]a.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正定南杨庄遗址试掘记》,《中原文物》1981年1期; b.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正定南杨庄——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3年。
[28]a.同[23]a; b.同[23]b,第24~25页。
[29]本文所谓北方地区,特指内蒙古中南部、陕北、晋中北、冀西北地区。见韩建业:《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2003年。
[30]关于全新世环境演变,除特别注明外,均依据:a.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1期; b.施雅风、孔昭宸等:《中国全新世大暖期气候与环境》,海洋出版社,1992年; c.史培军:《地理环境演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鄂尔多斯地区晚第四纪以来地理环境演变研究》,科学出版社,1991年; d.周廷儒、张兰生等:《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全新世环境演变及预测》,地质出版社,1992年。
[31]刘清泗、汪家兴、李华章:《北方农牧交错带全新世湖泊演变特征》,载《区域·环境·自然灾害地理研究》,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1~7页。
[32]史培军等:《10000年来河套及邻近地区在几种时间尺度上的降水变化》,载《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运行规律研究文集》,地质出版社,1991年。
[33]a.赵邡:《甘肃省天水市两个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孢粉分析》,载《环境考古研究》(第一辑),科学出版社,1991年; b.孔昭宸等:《北京地区10000年以来的植物群发展和气候变化》,《植物学报》1982年24卷2期;c.杨怀仁、谢志仁:《中国近20000年以来的气候波动与海面升降运动》,载《第四纪冰川与第四纪地质论文集》(第二集),地质出版社,1985年。
[34]杨怀仁、徐馨:《中国第四纪古环境与古气候》,载同[33]c。
[35]a.张景文、赵希涛等:《14C年代测定与中国海陆变迁研究的进展》,《第一次全国14C学术会议文集》,科学出版社,1984年; b.北京大学考古学系、驻马店市文物保护管理所:《驻马店杨庄──中全新世淮河上游的文化遗存与环境信息》,科学出版社,1998年。
[36]同[30]b。
[37]赵朝洪、吴小红:《中国早期陶器的发现及相关问题的讨论》,载《考古学研究》(五),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103页。
〔责任编辑:成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