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2期
西周邢国二次迁封说辨析
作者:庞小霞
[13]当然也有学者认为武王世就分封了齐、鲁,武王曾伐东夷,而东夷先服后叛,遂有周公的东征。依此观点则成王的中期东方更已无大碍。见王永波:《周初三国封建王代史征》,载同[11]b,第333~344页。
[14]顾颉刚:《三监的结局》,《文史》第30辑,中华书局,1988年。
[15]同[3],第141~145页。
[16]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科学出版社,1958年,第40页。
[17]刘起:《卜辞的河与〈禹贡〉的大》,载《古史续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489页。
[18]同[2],第98~105页。
[19]同[11]。
[20]同[16],第39页。
[21]同[1],第161页。
[22]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三),《考古学报》1956年1期。
[23]葛志毅:《周代分封制度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10页。
[24]同[12],第107页。
[25]《文渊阁四库全书·经部·诗类·毛诗注疏·毛诗谱》。
[26]《史记·鲁周公世家》卷33,中华书局,1959年,第1524页。
[27]唐兰:《西周铜器断代中的“康宫”问题》,《考古学报》1962年1期。
[28]唐兰:《论周昭王时代的青铜器铭刻》,《古文字研究》第2辑,中华书局,1981年。
[29]同[1],第251页。
[30]张桂光:《周金文所见“井侯”考》,载《黄盛璋先生八秩华诞纪念文集》,中国教育文化出版社,2005年,第176~178页。
[31]麦尊与邢侯簋铭文采用了张亚初先生释文。见张亚初:《殷周金文集成引得》,中华书局,2001年。
[32]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僖公二十四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19页。
[33]《汉书·王莽传》卷99(上),中华书局,1962年,第4090页。
[34]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289页。
[35]《后汉书·郡国志》志第19,中华书局,1965年,第3395页。
[36]徐灏:《说文解字注笺》第6下,民国四年(1915年)刻本,第57页(B)。
[37]《文渊阁四库全书·经部·春秋类·春秋稗疏》卷2。
[38]陈平、彭裕商均持此观点。见a.同[12],第112页; b.同[9]。
[39]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商周组:《晋豫鄂三省考古调查简报》,《文物》1982年7期。
[40]李占扬:《河南温县发现晋国邢邑遗址》,《中国文物报》2003年1月22日。
[41]2003年以来,配合南水北调工程,在距离邢丘古城不远的陈家沟又做了大量考古发掘工作。笔者曾到过此工地考察,这一带发现的最早的遗存同样至西周晚期,不见西周早中期遗存。
[42]《汉书》卷28下《地理志》第8下,中华书局,1962年,第1631页。
[43]《文渊阁四库全书·经部·春秋类·春秋左传注疏》卷2。
[44]同[43],卷14。
[45]唐·李泰撰、贺次君辑校:《括地志辑校》,中华书局,1980年,第91页。
[46]《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总志之属·元和郡县志》卷19。
[47]《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总志之属·太平寰宇记》卷59。
[48]《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总志之属·舆地广记》卷11。
[49]《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类书类·记纂渊海》卷21。
[50]《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总志之属·明一统志》卷4。
[51]《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书类·御定渊鉴类函》卷336。
[52]《皇清经解续编》卷74,南菁书院本,第463页。
[53]《文渊阁四库全书·经部·春秋类·春秋地名考略》卷10。
[54]《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畿辅通志》卷14。
[55]清·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中华书局,2005年,第659页。
[56]李学勤、唐云明:《元氏铜器与西周邢国》,《考古》1979年1期。
[57]a.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邢台市文物管理处:《邢台南小汪周代遗址西周遗存的发掘》,《文物春秋》1992年增刊; b.李军、石从枝、李恩玮:《邢台南小汪西周遗址考古新收获》,载同[11]b。
[58]任亚珊、郭瑞海、贾金标:《1993~1997年邢台葛家庄先商遗址、两周贵族墓地考古工作的主要收获》,载同[11]b。
〔责任编辑:成彩虹〕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