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4期
北京市大兴新城北区8号地考古发掘报告
作者:北京市文物研究所
【摘要】2007年7月至8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在大兴区文物管理所的协助下,对大兴新城北区8号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汉代窑址8座,均由窑室、火膛和操作间等构成;汉代墓葬5座,皆为砖室墓,可分为多室和单室两类;明代墓葬7座,其中6座为小型火葬墓。
北京市大兴新城北区8号地位于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前高米店村。2007年7月26日~8月20日,为配合兴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拆迁安置工程,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在大兴区文物管理所的协助下,对大兴新城北区8号地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区北距五环路约800米,东距京开高速公路约500米,北邻香园路,东邻兴丰大街,南邻双高路,西邻兴华大街,地势平坦(图一)。此次发掘面积共1200余平方米,发掘汉代窑址8座、汉代墓葬5座、明代墓葬7座。现将此次发掘情况报告如下。
一、地层堆积
发掘区内文化层堆积比较简单,可以分为3层,现以Y3所在探方北壁剖面为例进行说明:
第①层,耕土,土色灰褐,土质较硬,含有近现代砖块、瓷片等。厚约10~30厘米。
第②层,冲积土,浅黄色,含有大量细沙,土质较软,属自然堆积,无包含物。厚约85~110厘米。
第③层,深灰褐色,土质较硬,含有少量细沙及碎砖块。厚约16~30厘米。
二、汉代陶窑
(一)窑址
窑址共发掘8座,均开口于第③层下,除Y4和Y5遭破坏比较严重外,其它6座窑址保存相对较好,均由窑室、火膛和操作间三部分构成。根据烟道或排烟系统的不同,这8座陶窑可分为3式。
Ⅰ式3座(Y5、Y7、Y8)。这一类型的烟道上下结构有变化,或烟道上部有斜坡,或在烟道上部进深加宽。
Y7位于发掘区东北部。陶窑上部已破坏,下部保存完好。坐南朝北,方向约为10度,南北总长645厘米,由窑室、火膛和操作间三部分构成(图二)。
窑室平面近方形,口小底大,上口南北长162厘米,东西宽178厘米。除火膛上部的北(前)壁坍塌外,东、西、南三面窑壁保存较好,窑壁残高110厘米,其上的青灰色烧结面厚约4~6厘米,其外烧土红色渐淡,厚约20厘米。窑室东、西、南壁与窑室底部(窑床)连接处有凹槽,宽10厘米,高12厘米,进深6~10厘米,与后壁(南壁)烟道相连,估计为排烟之用。窑室底部(窑床)较平整,南北长186厘米,东西宽(包括底部凹槽)194厘米,为青灰色烧结面,其上留有南北向摆砖的印痕。窑室顶部已不存在,从火膛后端上弧趋势分析,或为弧形顶,入窑后封顶。
烟道共2条,位于窑室后壁(南壁),形状相同,均为斜坡状。东侧烟道的进烟口东西宽22厘米、高50厘米,距东壁24~35厘米,烟道斜坡长102厘米,上部已破坏,残留的烟口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26厘米,东西宽32厘米,烟口距窑室南壁60厘米。西侧进烟口东西宽20厘米、高42厘米,距西壁20~30厘米,烟道斜坡长101厘米,上部已破坏,残留的烟口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25厘米、东西宽20厘米,烟口距窑室南壁66厘米。烟道周壁为红烧土,厚约6~8厘米。烟道底部与窑室底部凹槽相连。
火膛位于窑室之前,结构前窄后宽、前低后高,底面以上呈弧形,平面形状似漏斗,后端正视近弧形。南北长86厘米,东西宽143厘米,纵长高度50~128厘米。烧结面为青灰色,厚约6~8厘米,其外烧土红色渐淡,厚约8~10厘米。火膛底部较平整,低于窑室底面58厘米。
窑门基本位于火膛正前方,近长方形。系于火膛前挖出的高30厘米、宽31厘米、进深38厘米的土洞,其底部高出操作间40厘米。周壁红烧土厚约12~15厘米。
操作间位于窑门北侧,为平面形状近圆形的深坑,口大底小,口径南北长340厘米,东西宽330厘米。操作间有5级台阶,均呈不规则形。自上向下为:第1级台阶距坑口深34厘米,长137厘米,宽20厘米,高0.35厘米;第2级台阶长160厘米,宽26厘米,高31厘米;第3级台阶由东向西环形,台阶面距102厘米,高30厘米;第4级台阶宽20厘米、高30厘米;第5级台阶宽32厘米,高18厘米,斜向底部,呈斜坡状。底部较平,南北长206厘米,东西宽191厘米。
窑内堆积分为两部分。窑室与火膛内堆积基本连为一体,为灰褐色土,相对不太纯净,含有砖块以及塌落的青灰色及红色烧结面。火膛底部有一层草木灰烬。操作间内填土亦为灰褐色,相对窑室内的填土较纯净。窑内堆积应为短时间内形成。
Y8位于发掘区东北部,陶窑上部已破坏,下部保存较好。坐北朝南,方向约175度,南北总长约640厘米,由窑室、火膛和操作间三部分构成(图三)。
窑室平面近长方形,南北长300厘米,东西宽202厘米。除东、西、北三面窑壁外,火膛上部还保留着部分南壁。窑壁残高约98~102厘米,其上的烧结面为青灰色,厚约4厘米;其外烧土红色渐淡,厚约16~20厘米。窑壁与窑室底面垂直。窑室底部较平整,为青灰色烧结面。窑室顶部已不存在,从火膛后端上弧趋势分析,或为弧形顶,入窑后封顶。
烟道共两条,位于窑室后壁(北壁),间距50厘米,呈长方形凹槽状,烟道下部与窑室底面平齐。东侧烟道距窑室东壁41厘米,残存高度与北壁相同,残高98厘米,东西宽20厘米,底部进深22厘米,在高60厘米处进深加宽至42厘米。西侧烟道距窑室西壁40厘米,残存高度与北壁相同,残高100厘米,东西宽30厘米,底部进深23厘米,在高64厘米处进深加宽至36厘米,烟道内侧上部残留有横向竖砌的砖3块,应为封闭烟道之用。烟道四壁及底部烧结面为青灰色,厚约3厘米;其外烧土红色渐淡,厚约16~20厘米。
火膛位于窑室之前,结构为前窄后宽,前低后高,底面以上呈弧形,平面形状似漏斗,后端正视为近半圆状的弓形。南北长108厘米,东西宽120~180厘米,纵长高度152~160厘米。烧结面为青灰色,厚约2~4厘米,其外红色烧土渐淡,厚约18厘米。火膛底部平整,与窑室的界限在于底面高低,低于窑室底面76厘米。
窑门基本位于火膛正前方,近长方形。系挖出的高76厘米、宽72厘米、进深25厘米的土洞。周壁烧结面为青灰色,厚约4厘米,其外烧土红色渐淡,厚约24厘米。
操作间位于窑室的南部,为平面形状近似于长方形的深坑,口大底小,上口南壁长270厘米,东西宽323厘米;下口南北长258厘米,东西宽161厘米。底部较平,残存最深152厘米。西壁有2级台阶,第一级长280厘米,宽67厘米,距操作间开口60厘米;第二级长255厘米,宽28厘米。
窑内堆积分为两部分。窑室与火膛内堆积基本连为一体,为灰褐色土,含有陶器口沿残片和筒瓦残片,以及塌落的青灰色及红色烧结面。火膛底部有一层草木灰烬。操作间内填土亦为灰褐色,相对纯净。窑内堆积应为短期内形成。
Ⅱ式4座(Y1、Y2、Y3、Y6)。均有三或两个烟道,基本等距离分布于窑室后壁,且烟道上下结构基本一致。
Y1位于发掘区东南部。陶窑上部已破坏,下部保存完好。坐南朝北,方向约为10度,南北总长740厘米,由窑室、火膛和操作间三部分构成(图四、五)。
窑室平面近长方形,口小底大,上口南北长204~208厘米,东西宽293~298厘米。除东、西、南三面窑壁外,火膛上部还部分地保留着北(前)壁,窑壁残高约190厘米。窑壁内侧的烧结面为青灰色,厚约10厘米,其外烧土红色渐淡,厚约28~30厘米。窑壁与窑室底面垂直,窑壁上部稍内收。窑室底部(窑床)较平整,南北长232~240厘米,东西宽304~312厘米。窑室底部(窑床)为青灰色烧结面,其上留有南北向摆砖的印痕。窑室顶部已不存在,从火膛后端上弧趋势分析,或为弧形顶,入窑后封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