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5期

青铜器概论——故宫博物院文物珍品青铜器导言

作者:杜 松




  第四,反映土地制度的变化。西周土地属于周天子所有,他可以把土地以及耕种土地的奴隶赏赐给臣下和诸侯,让其世代享用,臣下与诸侯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并且要定期向周王交纳贡赋,周王也可以随时收回土地。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铜器的铭文也有贵族之间以物换取田地的记载,如共王时的格伯簋铭文记载,格伯用四匹良马换取了生的三十田,双方订下了契约。西周中期以后出现了私人占有土地的现象,国有土地制度渐被破坏。但这一时期贵族在交换田地的过程中,形式上还要尊重王廷,向王朝大臣报告。私人占田现象的出现,是与西周中期以后政权走向衰落的形势紧密相关的,用金文资料结合历史文献,可以看出西周中后期土地制度演变的轨迹。
  此外,西周后期铜器铭文的内容还有很多,例如买卖奴隶、划疆界及盟誓、反映刑法等方面的内容等等。
  
  后期铭文文字排列均匀整齐,字体严谨精到,书法娴熟,竖笔呈上下等粗的柱状,称“玉体”。大克鼎还采用了方格,格内填字。虢季子白盘的铭文读之朗朗上口,具有很浓的韵味,书体圆转秀美,开小篆字体之先河。
  4、变革出新的春秋青铜器
  春秋时代是政治、经济大变革的时期,铁制工具在农业、手工业中的使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在青铜铸造业上,王室铸器减少,诸侯国则普遍铸器,不仅晋、楚、齐、鲁、吴、越、秦等大国铸器,而且纪、薛、费、黄、邓等小国也有自己的青铜冶铸业。在青铜器铸造上透露出变革时代的气息,创造了不少崭新的内容。
  青铜工艺进步的突出表现是分铸法的发展。出土于河南新郑的莲鹤方壶,形体巨大,器底与器身的虎、龙,盖顶展翅欲飞的仙鹤,均采用分铸法,取得了凝重活泼的艺术效果。这时期的青铜器还采用了失蜡铸造法,反映了青铜工艺的高度发展。在纹饰装饰上采用拍印印模法,即用刻有花纹的陶或木质拍子,在范模上按印出连续成组的图案。此前青铜器纹饰需先在陶模上雕刻,工序繁琐,拍印法则省时、迅速,提高了生产效率。这时期最流行的细密的蟠虺纹一般都采用这一方法,四蛇方的甑上有勾连雷纹,即用此法。青铜镶嵌工艺进一步发展,嵌红铜工艺有独特的魅力,如嵌红铜狩猎纹豆,图案镶嵌之精令人赞叹。
  器类上,食器有鼎、鬲、、簋、。盛食器中的球形敦、带盖豆,酒器中的尊缶,盛水或盛冰的大,水器中的盥缶、,乐器于、钲、句等等,都是这一时代极富特色的器物。青铜武器中的戈、矛、戟、剑数量很多,并常见附件和镦。
  器物形制上,鼎多有盖,盖上有三兽钮或三环钮,足作外侈的蹄形,尤以楚式鼎最为典型。楚鼎中还出现了束腰平底、浅腹、三短蹄足、口沿二耳外侈之鼎,自名为“”。簋、壶、的盖常以莲瓣为饰。莲鹤方壶在盖的双层莲叶间还立一圆雕之鹤,堪称瑰宝。有的簋沿袭西周方座特点,腹侧有双龙耳。多呈方形,鬲、甑分体。簋口缩小了外侈的角度,足加高。豆腹加深,多有盖。新出现了似瓢的无足。盂虽仍存,但形体较西周为小,如浙江出土的伯盂。甬钟、钮钟、钟并存,已发展到十几件一套。戈、矛分铸,戟加多。戈援上扬,三穿、四穿习见。有的戈内部呈透雕的鸟兽状。矛体向细长发展,加强了刺杀力。
  如西周后期之粗犷简单的花纹此时已少见,代之而起的是工整细密的网状蟠虺纹。虺纹实际上是许多小蛇相互缠绕而构成的图案,这种图案的流行与拍印法的使用密切相关。吴越地区铜器常饰锥刺纹,也有蟠蛇装饰。楚地铜器常饰鼓凸呈粟粒状的变形蟠螭纹,其形有若飞溅的浪花。春秋晚期线刻画像开始萌芽,江苏六合程桥发现了几片有线刻画像的残铜片,刻有野兽、树木、人物,线条简单,生动古朴。人事活动图案的出现对研究当时的生产、生活状况及社会礼俗等都有重要的价值。
  社会变革对铭文内容及书法艺术也有一定的影响。春秋时代青铜器铭文不如西周丰富,上百字的长篇很少见,齐叔夷钟一组铭文共492字,已属罕见。铭文内容多祭祀,也有为自己或他人作器的。由于礼制衰落,以铜器作女儿陪嫁的媵器数量较多,如陈子铭。同时用青铜制作的“弄”(玩)器也开始多起来。
  由于诸侯国林立,金文书体也表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字体有瘦体,有肥体,还有的刻意仿商周波磔体,在求工的基础上加强了字体的变化和装饰性。晋国还出现了颇具奇趣的蝌蚪文,如少剑铭文。江淮一带的剑、戈、矛等武器常装饰曲绕回旋的鸟虫书,可算是当时的一种美术字,极具装饰色彩。
  5、地域特点鲜明的战国青铜器
  战国时代,铁工具在青铜铸造业中使用,为青铜器注入了新的活力。生活用器增多,常见的器种主要有鼎、豆、壶、盘、、缶。轻便实用的铜器主要有球形敦、圆腹。湖北随县战国早期的曾侯乙墓出土了形体不大、体作卵形的细长足敦。编钟尤为发达,著名者有曾侯乙编钟,故宫收藏有一套9枚的蟠螭纹编钟。鸟兽尊仍存,以陕西兴平豆马村出土的犀牛尊最佳。青铜武器变化很大,这与战争形式从车战变为以骑兵和步兵为主有密切关系。戈、矛与分体戟盛行。
  
  战国早期,青铜器的形制仍沿袭春秋晚期的一些特点,中、晚期变化较大。鼎足普遍低矮,盖上常有三牺、三环或三鸟钮。足变高,口不再外侈,上下常有子母卡口,器变深。下部的鬲仅有三短足,开始向秦汉时的釜演变。球形敦仍存。豆普遍作长校,尤以北方燕国豆最为典型(图五)。壶有圆、方、扁和圆形带流的,也有高足、瓠形、鱼形和鹰首形的。作圆腹、有流,有和提梁。戈援与矛体细长,戈援上扬,三穿与四穿戈习见,有的内末有斜刃。分体戟增多,曾侯乙墓有三戈一矛的同戟,是一种新式武器。用作矛、戈饰物的、镦数量很多,如大良造鞅镦、错银马足。青铜剑数量多,大多格、首俱全,有的茎上缠有“缑”(丝线),其中尤以吴越地区出土的最佳,一些剑上还有错金银或嵌松石等装饰。无格、无首、扁茎似剑的铍此时出现。调兵遣将的符多作虎形,也有鹰形的。
  这时期铜器纹饰内容丰富,壶、豆、、等器上常刻有大幅的平雕画像,嵌红铜宴乐渔猎攻战纹壶为宴乐、采桑、渔猎、攻战纹,是为贵族的礼仪活动,对研究当时的生产、生活、战争、礼俗、建筑等状况有极高的价值。成都百花潭出土的一件铜壶纹饰与此壶内容相同。这一时期还流行绳纹、贝纹、三角云纹、勾连雷纹、羽状纹、花朵纹、龙纹、粟粒纹、蟠螭纹,长江流域的铜器多流行锥刺纹、龙凤纹等。也有一些素面器,如楚王盘、铸客豆等。
  由于金属细工的发展,铜器装饰出现了不少新技法,如错金银、镶嵌、失蜡铸造法等等,使得这时期的一些青铜器在造型、纹饰等方面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铜器铭文简约,多为刻铭,多记载容量(斗、升)或重量(斤、两),反映了当时商业经济和度量衡的发展。剑、戈、矛之铭文常标明是由国家控制的武器作坊或某地铸造的,燕国兵器常有燕王某之题名,如十六年喜令戟;秦国武器常标明上郡铸造地和相邦督造铭;楚国兵器铭常有国君名。此外,还有传达命令或调兵遣将的凭证符,反映了王权集中、调动军队必用兵符的情况。通行凭节,规定有水陆通行路线和车船数目,是研究当时商业、交通和节制制度的重要资料。
  战国时期,列国在文化上呈现不同的地域特色,铭文的字体、写法上有差异,异体字常有出现。秦国和其他六国形成了不同的文字体系,即所谓“秦用籀文,六国用古文”。南方不少地区仍延续春秋以来的鸟虫书字体,如楚王璋戈铭就是典型的鸟篆书体。
  战国青铜器以其铸造精良、金属细工高超以及轻便实用见长,开创了青铜器铸造业的一代新风。
  
  二、浓缩古代社会生活的青铜生活器
  

[1] [2] [4] [5] [6]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