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社交语用等效视角下的翻译异化与归化

作者:林晓琴




  摘要:本文通过社交语用等效对比分析了由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语用差异,运用翻译的异化与归化理论阐述了实现社交语用等效的具体翻译技巧,并借助语用学观点论证了异化与归化是表面矛盾而实质互补的语用翻译策略。
  关键词:语用翻译 社交语用对比 等效 异化 归化
  
  在谈到翻译中的语用问题时,芬兰学者Rune Ingo明确指出:所谓语用,归根结底,强调的是语言信息所采取的形式,必须由使用该语言的环境所决定。(注:Rune Ingo, “Translation Theory: Four Fundamental Aspects”, Teaching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ed. by Cay Dollerup and Anne Loddegaard,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2, P.54.)随着语言、文化、读者、时间、空间等语境因素的改变,作为跨文化交际手段的翻译必然要经常涉及语用问题,而语用学各个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果也为翻译研究的学科定位与方法论提供借鉴。语用翻译是与语义翻译相对应的翻译理论,它重在研究翻译中的语用对比问题以实现翻译等效,其实质就是一种等效翻译观,也是翻译理论中的一个新模式,它可以通过两种语言的对比分别研究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言等效的问题。(注;何自然,《语用学与语用学习》,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85—186页。)本文主要从语用学角度探讨实现社交语用等效的翻译策略。
  
  一、汉英语用差异和归化异化策略
  
  语用学介入翻译意味着译者要努力使译文的效果尽可能地接近或等于原文的效果,要做到这一点,译者必须掌握汉英在语用方面存在的差异,着重处理带有明显民族文化特征的词语的翻译。汉英在语用方面所受到的制约主要来自文化因素,导致语用差异的文化差异主要指跨语言、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汉英文化差异,它源于在各自的文化熏陶下衍生出来的不同民族心理、思辨方式与推理模式,并影响社交中的信息获得,甚至造成交际障碍。(注:同上,第177—182页。)如:“Of course I can learn it,” Uncle Tom said, “who says you can't teach an old dog?”由于东西方人对“狗”产生的不同民族心理,把此句中的“an old dog”意译成“老年人”可避免信息的误导。在中国,“戴绿帽子”隐喻妻子有外遇的丈夫,直译成“to wear a green hat”令外国读者不知所云,而相对应的英语表达法是“cuckold”。又如,中国人常用“哪里,哪里,我们的工作还做得很不好”来回答对方的夸奖,旨在以“自贬”突出谦虚的美德,若直译为“where, where, our work has been poor”会令英美人感到莫名其妙,甚至对原文信息产生曲解,而译为“Thank you”才地道贴切。
  语用差异的形成还源于汉英两个民族所处的不同社会制度。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不断扩大改革开放,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得到迅猛发展,汉语中出现了越来越多带有中国特色的词语,尤其是与数字连用的词组,在英语中根本找不到相应的表达法,翻译时还应采取灵活的方式准确地传达原意,增补潜在信息,让读者容易理解,如:“三讲”,若照字面译成“three emphases”,还是没有表达出内在含义,运用解释法译成“emphasize the need to study, to be political—minded and to be honest and upright(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则可以避免引起信息障碍;同样,“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也应增译为“attend to both spiritual and material civilizations with neither aspect being neglected”来实现原文与译文的社交语用等效。
  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如何在翻译中正确处理这类语用差异并运用语用对比知识来实现原文与译文的社交语用等效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为解决翻译中语用差异与语用等效的矛盾,翻译界提出了许多迥然不同的见解,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归化策略与异化策略之争。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认为,归化是采取民族中心主义的态度,使外语文本符合译语的文化价值观,把原作者带进译语文化(domestication)。(注:L. Venuti,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1995, P.20.)归化翻译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流畅地道的目的语进行翻译,在这样的译文中,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被掩盖,原文的陌生感被淡化。(注:罗选民,“论文化 / 语言层面的异化 / 归化翻译”,《外语学刊》,2004年第1期。)异化则是对文化价值观的一种民族偏离主义的压力,接受外语文本的语言和文化差异,把读者带入外国情调(foreignization)(注:L. Venuti,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1995, P.20.)。作为异化派代言人,韦努蒂提倡异化的翻译策略,译者努力保留作品的原味,从而突出译者的身份,提高翻译的地位。当代学者、归化派的代言人奈达(Nida)相继提出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和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理论,其实质也是遵循译语国家的语言习惯和文化模式。他认为,译者应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出发,把读者置于首位,并仔细分析原文的意图;译文基本上应是源语信息最贴切的自然对等,尽可能把源语行为模式纳入译文读者的文化范畴,但他不强调读者为了理解源语信息一定得接受源语文化的模式。(注:Eugene A. Nida, Towards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Leiden, E. J. Brill, 1964, P.159.)
  两派的分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翻译目的,异化派认为翻译的目的在于展示异国文化,而归化派认为是跨越语言文化差异以求相互交流沟通;(2)忠实性,异化派认为只有传达了所有源语现象才能忠实,而归化派认为忠实于原著意义更能达到文化对等的效果;(3)读者因素,异化派认为读者对异国文化具备理解与包容能力,而归化派认为译者应优先考虑让读者能轻松阅读。(注:刘嫦,“也谈归化与异化”,《外语学刊》,2004第2期。)概括而言,异化翻译与归化翻译具有不同的文体构形特征和社会语用价值。异化翻译不照搬业已存在的表达方式,旨在追求新颖的、具有陌生情调的语言表达;而归化翻译则大量使用现成的表达方式,旨在用流畅的语言表达与传统的风格来迎合译文读者。
  
  二、社交语用等效原则
  
  社交语用等效原则中的关键因素之一是读者。读者是信息传递的终点,信息只有来源而没有对象,传递就无法完成。纽马克强调对作者的忠实第一,但对作者的忠实必须与对读者的忠实相结合,否则就失去了实际意义。翻译的根本性质决定了译文对译文读者的效果必须与原文对原文读者的效果基本相同,用两套不同的语言表达同一信息,接受者虽不同,却要产生基本相同的效果,这就是等效翻译的主要原则。(注:金盽,《等效翻译探索》,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年版,第26页。)换句话说,等效翻译所追求的目标是:译文与原文虽然在形式上很不相同甚至完全不同,但译文读者能与原文读者同样顺利地获得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信息,包括主要精神、具体事实、意境气氛等。(注:同上,第40页。)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异化译文“Even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t cook a meal without rice.”与归化译文“Even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t make bread without flour.”虽然鲜明地体现了二者之间的差异,但两种译文又分别以特定的方式实现了译文与原文的社交语用等效。因此,异化也好,归化也好,只要能根据文本实际需要实现译文与原文的语用等效,都是得当的翻译方法。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