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言语语境特征分析、翻译及翻译批评
作者:张志强
如果我们将“key”作为一个语境特征并将其译为“音调”,那么我们就需要在海姆斯开列的主要语境特征中再增加“交际效果”一项,因为缺了这一项我们的分析框架就很不完整了,就缺少了衡量评判翻译成败的重要参数。至此,我们已基本确定了翻译和翻译批评分析框架中的主要语境特征,它们是:1. addressor and his / her cognitive status(发话人及其认知状态);2. addressee and his / her cognitive status(受话人及其认知状态);3. topic(话题〔内容〕);4. setting(场景〔时空〕); 5. channel(渠道〔媒介、交际方式〕);6. code(语码〔所用语言及其风格〕);7. messageform(信息形式); 8. event(交际类属);9. key(音调);10. purpose(交际目的);11. effect(交际效果)。我们所需做的就是将各项特征的涵盖面加以扩充,即在翻译及翻译评论中既要考虑原语(域)的上述语境特征,又要考虑译语(域)的这些语境特征,同时切记在分析“发话人”(原语作者和译者。译者既是原语的受话人,又是译入语的发话人)和“受话人”(原语接收者和译入语接收者)时,都要加上对他们的认知语境的分析,尤其是在进行翻译评论时。因为在译者翻译一个文本时,他/她实际上就参与了这个言语事件,而当译评者来评论一个译本时,他/她事实上也同样参与了文本、译者和读者间的对话,而这个对话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认知过程。所以,笔者所倡导的语境特征分析,是囊括了语言语境、物理语境和心理/认知语境的言语语境,它涉及到的是参与一次言语事件的主要因素:作者(言者)、文本(话语)、译者、读者、评论者以及他们的理解、决策、阅读和评论等。言语事件链条中的任何一个语境特征的变化,都会引起翻译和翻译评论的变化。
下面仍以It be ... that ...结构句的翻译为例,来说明上述语境特征分析框架在翻译批评中的运用。
前几年《中国翻译》曾经多次载文争论莎士比亚剧本《威尼斯商人》中的It is a wise father that knows his own child.一句的翻译,人们对该句究竟应该怎样译最终似乎并未达成共识。朱生豪的译文是:只有聪明的父亲才会知道他自己的儿子。刘云波认为朱先生译错了,给出的译文是:再聪明的父亲也未必了解自己的孩子。刘云波,“英谚中一种特殊句型的翻译”,《中国翻译》,1994年第1期。方平先生认为朱生豪没有译错,方平,“朱生豪并未误译”,《中国翻译》,1994年第6期。劳陇先生也认为朱译没有错,该句属歧义句,但梁实秋的翻译似乎更为妥当:只有聪明的父亲才认识他自己的儿子呢。劳陇,“关于‘it is a wise father that knows his own child’句的翻译”,《中国翻译》,1995年第1期。在多个评论中,刘军平的分析较为全面,因之也更有说服力,刘文也认为梁译较之其他稍胜一筹(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找来刘文一读)。刘军平,“也谈‘It is a wise father ... ’的翻译”,《中国翻译》,1995年第4期。其实,如果评论者都能对该句的语境作一较为详尽的分析,肯定会对这句话的句义有更准确地把握:原语语篇的“发话人”是生活在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莎士比亚,剧本中该句的“发话人”是亲生父亲没能认出来、想要跟父亲开开玩笑的儿子,其身份是放高利贷的夏洛克的仆人,在剧中扮演的是小丑的角色;原语语篇的目的受众(“受话人”)是置身原语文化、熟悉其习语典故的英语读者,在剧中则是眼睛几乎看不见的父亲,“话题”是父亲在向人(他自己儿子)打听到夏洛克府上去的路以及他儿子的情况;“语码”是早期现代英语(写成于16世纪末),语言“风格”/“音调”是谐谑幽默,作者在借剧中人之口套用、活用英语谚语It is a wise child that knows his own father.该形式(结构)在脱离语言语境的单纯分析上不具句法歧义,是只有一个主述位结构的强调句,但在原文文化语境分析中,因为它是一个英语谚语的形式套用,故又可不将其作为一般强调句理解。在词汇层面上,该句中的“know”语义双关,既可指一般的“知道”,又含有“了解”之意,而梁实秋选用的“认识”一词,则较好地涵盖了这两个意思。“交际目的”是作者想要达到一定的喜剧效果等。如果译者和译评者都能对上述语境特征作较为详尽分析的话,笔者相信他们无疑会在该句的翻译上取得更多共识。但是笔者认为,要想让所有译者、读者(原语读者和译语读者)取得完全一致的意见,恐怕仍不可能,原因就是各个译者和读者、论者的认知语境(或曰认知形态,指交际参与者交际当下大脑中与交际相关的百科知识呈现的状况以及为了理解对方而在大脑中形成的一系列假设,这种知识呈现和这些假设因人、因时、因地随交际情景的变化而变化,它只在某一个时间段里暂时固定下来)不完全相同。尽管如此,笔者仍然认为较为全面的语境特征分析对于译者和译评者都至关重要。最近又看到一篇谈It be ... that ...结构句翻译的文章,文章一是将莎士比亚的“his own child”错写成了“his own son”,其次是认为朱译摆在上下文中“不十分融洽、儿子当着父亲的面说父亲不聪明也显得唐突”。李树德,“也谈‘It is ... that ... ’谚语的翻译”,《英语辅导报》(大学教师版),2004—2005学年度第26期。如果译评者对“发话人”、“受话人”和“风格”等语境特征都加以考虑的话,也许就不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了。可见,在翻译和翻译评论中,译者和论者的言语语境知识和他的认知语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我们对所译语句的各个语境特征知之甚少,那就很难将它翻译准确;如果我们不能全面分析所译词句的语境特征,那就很难找到合适的翻译策略;如果译者的认知语境不能给译者提供足够的信息,那他就很难避免误解误译;而如果评论者不能综合考虑语境的方方面面,也就难以作出令人信服的评论。
五、余论
综上所述,对It be ... that ...结构句及其他任何语句的正确理解与翻译,都有赖于译者对所译文本语境特征的充分分析,充分的语境特征分析可以帮助译者形成准确理解文本所需的认知语境,而翻译评论者要想写出有益于译者、读者的佳评来,也必须开展比译者所做更为精细的语境特征分析。此外,我们还必须认识到,文本类型的不同、社会文化因素和评论者的认知及情感等诸多因素,都会对翻译和译评产生很大影响。对于文学翻译而言,由于文学符号的多义性带来的文学语篇的多解性以及译者、译评者认知语境的差异,对同一语句(文本),应当允许有不同的读解和翻译,但读解和翻译必须建立在对言语语境特征的翔实分析上,必须符合吕俊先生提出的三个方面的标准:一、不违背知识的客观性;二、理解的合理性与解释的普遍有效性;三、符合原文文本的定向性。吕俊,“后现代文化语境下的翻译标准问题”,《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年第3期。笔者认为,这三个方面可以作为文学翻译批评在求真维度上的读解标准,至于文学翻译的美学、社会学评判,其标准远比读解标准要复杂得多,笔者将在另文中详加讨论,但无论是何种类型的批评,译评者都要在对言语语境特征的详细分析下,才能作出较为科学的评判。
(张志强: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学博士生, 邮编:210097;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邮编:453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