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5期
福克纳的文学场景
作者:托马斯.S. 海因斯
汤普森有一个女儿名叫卢克丽霞(Lucretia),呢称卢拉,嫁给了乔赛亚·钱德勒(Josiah Chandler)医生,并和他携带子女搬回了汤普森府第,照顾她年迈的父亲。1893年,钱德勒的最后一个孩子埃德温·戴尔·钱德勒(EdwinDialChandler)出生,但是天生弱智。小福克纳对此完全了解。据威廉·福克纳的弟弟约翰(John)说,福克纳家的男孩子们从汤普森府第走过时,经常能够看到埃德温在铁栅栏后边。并且当邻居家的孩子辱骂埃德温时,福克纳就会很悲伤。实际上,众多观察者猜测,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中的班吉?康普生的角色就是以埃德温·钱德勒为原型的。因为现实与虚幻、社会与建筑之间有着太多的雷同,所以二十世纪中期,汤普森-钱德勒府第就经常被称为牛津镇的“康普生府第”。
特纳设计的房子中,福克纳最为熟悉的一幢就是特纳早期在牛津建造的舍戈格寓所(1848年)了。这所房子位于泰勒街宏伟的希腊复古式房子雅各布?汤普森府第的对面。雅各布的这幢房子在1864年时遭北方军队破坏。1929年,福克纳结婚之后,他们夫妇住到了大学路埃尔玛?米克(Elma Meek)府第的一套房子里,并在里面住了两年,这是一幢漂亮的战后建造的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埃尔玛?米克是牛津镇镇长的遗孀,她为大学的年刊提名为奥利·米斯(Ole Miss),后来学院便以此冠名了。在这所房子中,福克纳完成了《圣殿》和其他几部重要短篇,包括《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1930年,福克纳用第一次所得的版权税,买下了破损不堪的舍戈格寓所,并满心欢喜地对它进行了修复。在缓慢的修复过程中,福克纳同工匠们一起工作,因此对房屋的结构和建造过程一清二楚。坐落在大学路的豪里-赖特府第,始建于1837年,是附近的另一幢四柱走廊式建筑。从传统的定义来看,这幢房子是新古典主义风格中最为普通的一种。内战期间,北方军队认为,房前草坪下极有可能埋有白银和其他贵重物品,因此他们就把草坪翻了个底儿朝天,指望有所收获。周遭的其他房子也没能逃此厄运。福克纳对这些事早都记在心中,并在后来的创作中把这些事情融入他的作品中。
牛津镇上最富丽、雄伟的房子就是埃文特-斯通宅第了。该房子建在老希尔大学路上,牛津镇的西北,靠近边界,是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初由汤姆林?埃文特(Tomlin Avant)建造的。埃文特是弗吉尼亚一个豪门之子,于三十年代末身无分文地来到了牛津。这所房子的设计者已经无从查考,即使是威廉?特纳,其风格也与以前设计的四柱走廊式风格有所不同,但却与密西西比和亚拉巴马几处房子极为相像。这些房子的设计者,就是吕克昂学院的设计者,著名建筑师威廉?尼克尔斯(William Nichols)。他在四十年代初期和中期曾在牛津呆过几年,所以他极有可能是埃文特府第的设计者。埃文特当时借钱建造这所豪宅,希望能以此赢得社会地位,并最终在这个社会中获得财富。因此他在这幢豪华的双层白色宫殿中大宴宾客,极尽奢侈铺张之能事。房子门前的六柱走廊与房子持平,通往楼上大厅的门,打开后通向一个有锻铁栏杆的阳台,这就使第一层的正门门厅的大小增加了一倍。埃文特破产后,该府第几易其主,其中包括密西西比大学的钱塞勒·爱德华·梅斯(Chancellor EdwardMayes)和他的岳父--参议员、总统内阁成员、最高法院法官,卢修斯·昆塔斯?辛辛纳特斯·拉马尔(Lucius Quintus Cincinnatus Lamar)。1892年,律师詹姆斯?斯通(James Stone)购买这幢房子时,已经无人居住,且年久失修。斯通把它恢复了原貌。他的儿子菲尔(Phil),福克纳的家乡密友兼导师,就在这所房子里度过了他的童年,长大后他也一直居住于此,并且醉身于梅斯和拉马尔遗留下来的大图书馆,以及其他东西,所以福克纳对这所房子和图书馆甚为熟悉。但1942年,一场大火将它全部焚毁。
由扬西·威利(Yancy Wiley)于1852年建造的锡达?希尔农场坐落于拉斐德县西北角,和位于牛津南部边界的希普种植园与特纳在城里所设计的四柱走廊式房屋十分相似。虽然并未有记载证明这一点,但这两处房屋极有可能都是特纳设计的。1833年,费利克斯?格伦迪·希普(Felix Grundy Shipp)医生从密西西比中部的海恩兹县北上,搬到了奇克索县,也就是后来的“水谷镇”附近。1839年他在沃特瓦利土地拍卖会上,买了拉斐德县的土地,并在驿站马车路旁建造了一家小旅舍,这也是他的第一所房子。希普雄心勃勃,他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便开始建造他的豪华气派、气势雄伟的宅第了。
据史学家查尔斯·B.克拉默(Charles B.Cramer)所言,希普动用了大量奴隶建造此宅。这座有十间房的宅第就在他的第一所房子的对面,直冲驿站大道。“建房所用的砖块都是在营建现场由两个砖窑烧制的。用来铺设屋顶的柏木木板都是放在沸腾的亚麻籽油里浸泡的,以防止恶劣天气对它们的损坏。”这些柏木屋顶一直用了七十五年,后来才用锡板屋顶取而代之,房屋的木制框架都由牢固的木钉连接而成。
一楼宽敞的大厅两侧是两个很大的房间,一直从前门走廊到后门走廊。连接一楼和二楼的是一段精美的曲形楼梯,上面有黑人奴隶工匠雕刻的精美花纹。二楼上,正好在一楼起居室的上面有一个大房间,作为共济会的旅馆和卫斯理宗教会一年四季的会议专用之所。楼上另外一个地方,是药房,很像药店。里面架子上和橱柜上摆的全是瓶瓶罐罐,这是希普医生发给他病人的药。房子周围的石灰墙用沙子、蜜糖、马鬃和其他成分混合而成。
希普家族一直守着这份家产,直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希普的女儿马莎(Martha)去世后,这所房子才被封上,再也没人居住了。后来,这房子逐渐破败,里面的祖传之宝也被破坏者和一些热衷寻找古玩的人掠走。门前驿车所走的道路也杂草丛生,无法穿行。这所房子在草木丛中更显得有些茕茕独立,形影相吊。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福克纳知道这里的时候,这儿已经是浪漫主义映像中的废墟了。福克纳的“老法国人寓所”很可能就是以此为原型的。对于希普家族是从希普本德迁移来的事实,福克纳或许知道,当然也或许不知道。而在1936年,他在《押沙龙!押沙龙!》的扉页上,给小说中的约克纳帕塔法画的地图中,他把“法国人的本德”和附近的大厦“老法国人寓所”放在了县的东南角上,也就是实际上“老希普公寓”的所在地,正如早已为人所知一样。
三
老一辈密西西比河作家斯塔克?扬(Stark Young,1881-1963),在把建筑应用于文学场景和象征方面给福克纳树立了重要的榜样。斯塔克?扬出生在帕诺拉县的科莫镇。1895年,他跟随他的父亲搬到了牛津。可以说,他是在科莫和拉斐德长大成人的。扬毕业于密西西比大学,学习戏剧和文学,后来成了该校一名戏剧和文学方面的教授。此后,他又在德克萨斯和阿默斯特大学完成了他不同寻常的学术生涯。后来的批评家把扬划分到“月光和木兰花”派。他的小说也遭到遗弃,但他却以一位卓越的戏剧评论家的身份赢得了经久的盛名。他为《新共和》和《纽约时报》撰写了大量精彩的剧评。斯塔克?扬通过牛津的各种关系早就认识了年轻的福克纳,尤其是通过菲尔·斯通--他们两人共同的朋友。福克纳在学术上缺少知名度,扬就帮助他成为奥利·米斯的一名特殊的学生。他还鼓励年轻的诗人北上纽约,允许他在自己家里逗留一段时间,并帮他在他的朋友伊丽莎白?普劳尔(Elizabeth Prall)的书店中找了份工作,从而使福克纳的这次纽约之游得以实现。福克纳对斯塔克?扬的密西西比小说甚为熟稔,包括人物、场景。这些人物和场景都是在参照帕诺拉县和拉斐德县的基础上充实起来的。斯塔克?扬的第一部小说名为《天堂树》(1926)。这个名字来自种植园宅第的名字。小说也是以这所府第为背景的。“我把泰特旧宅作为故事的场景,”扬在回忆泰特豪宅时说道,科莫镇就是以泰特豪宅为中心,不断发展起来的。泰特豪宅是“一所豪华的房子,有两个大厅。房子三面都是帕拉弟恩式新古典主义风格的阳台,带着柱子”。扬的舅舅,乔治?泰特(George Tait)医生就是这所房子的建筑者。乔治“在某所大学里获得了行医证书,但他的种植园使他没必要去行医,而且他也不能从亲戚家属中捞得半点儿行医费用,因此行医证书也就毫无用处。他也很快忘了他的药箱,一头扎进了书堆和威士忌中。经常有快活的雅士、醉酒的狂徒和悲伤不已的人们光顾此地。他们搞一些有关边疆、园地和各种庆祝场合的恶作剧,讽刺已经逝去的过去。”
斯塔克·扬的第二部小说叫《火把的火焰》(1928)。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的密西西比县北部的“清水”,这个地方纯属仿照牛津镇而建立。小说中的府第名为“友谊”,是书中中心人物丹德里奇医生的家。这所房子同拉斐德县的威廉?特纳设计的几处房子很是相似。较之辉煌一时、现已倾颓的“雪松”豪宅而言,这所房子的状况可谓良好。扬曾描写过“雪松”这所房子——“一个正方形房屋,经日晒雨淋,已黯然失色。”房子周围“有几棵雪松,没有空地,没有花园,没有墙,也没有栅栏。只有门柱依旧。”
类似的南方豪宅,全新的也好,行将倾圮的也好,都在斯塔克?扬后来的两部小说《河边房宅》(1929)和《玫瑰如此红艳》(1934)中再次出现。《玫瑰如此红艳》中有一部分还是作者在牛津北部的希尔大学路上的雪松山农庄做客时写的。尽管在这部小说中,扬多次更迭故事场景:从密西西比州的北部,直到西南部的纳奇兹地区,但是拉斐德和帕诺拉镇上的标志性宅第却随处可见。例如,牛津镇口头流传的一个众人皆知的轶闻,说内战期间,北方士兵开枪打死了一个黑人孩子,当时这个孩子正躲在尼尔森府第草坪上的树上。扬就把这个故事写入了小说。福克纳也谙熟扬的小说,但对此却不露声色。斯塔克·扬在福克纳把建筑作为首要的、鲜明的因素这方面起了一个重要的启发和引领作用,但福克纳的才华和成就处处超过了斯塔克?扬,就连把建筑作为暗喻这方面也要略胜一筹。
四
“老法国人寓所”是《圣殿》中坦波尔?德雷克遭遇一系列不幸经历的场所之一。正是在那儿,她遭到了患阳痿的恶棍金鱼眼的猥亵,用一根玉米蕊强奸了她。在这里,福克纳就用“老法国人寓所”来象征社会、文化、道德和精神的败坏。“房子内部一片狼藉,在一片雪松林中更显荒凉和突兀。雪松也很久未修剪了。这房子就是老法国人寓所’,建于内战之前,是一个标志。这是一个种植园宅第,处在一大片土地中间,周围有棉花田、花园和草地,丛林密布。附近的人们来此砍柴,已经有五十年了。这五十年来,人们在这儿偷偷地掘地,冀希偶尔发现一些黄金。盛传,当时格兰特经过这儿去参加维克斯堡战役时,这所房子的建筑者就把黄金埋在这周围……天空掩映之下,这所房子在莽莽杂乱的雪松丛中,更显灰暗、凄凉和深远。道路不再称其为道路,风雨侵蚀,横沟处处;里面蕨类藓苔,枯枝败叶;但是又笔笔直直,因此又难以称其为沟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