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2期

蒙马特尔高地上的洗衣船

作者:马振骋




  第二类是法国朋友。1909年离开洗衣船以前,毕加索在画室门上用粉笔写着“诗人会”。的确,毕加索认识的很多法国人是诗人,给新艺术起了一种引导和促进作用。他们在毕加索身边营造出一种鼓励和赞扬的气氛,有利于他的发挥创造,这跟他在晚年听到的阿谀奉承绝对不可同日而语。
  初到巴黎时,毕加索其实不大有文化素养,也没受过多少教育,西班牙语只是会念会写,一句连贯的法语也不会讲,对美学理论也是似懂非懂。他的同胞拉蒙·比肖告诉他印象主义的原则,别的人跟他解释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是怎么一回事。
  至于文学、哲学、诗歌,他更像个西班牙贵族,也就是《堂·吉诃德》里所说的那般一窍不通。法国文学方面,全亏了比他大五岁的诗人雅各布的开导。雅各布见这位新朋友很好学,就绕过他语言上的欠缺,从诗歌开始启蒙,让他欣赏龙沙、波德莱尔、兰波、魏尔伦、马拉美的诗歌。
  这一番教育在毕加索身上打下了很深的基础,以后他虽然乡音未改,说的法语却非常地道,也能领会法语的精妙之处。他至死对身边的诗人朋友以礼相待。有人说要引起毕加索对你的同情与兴趣,只消说自己是诗人,就如芝麻开门那般灵验。在洗衣船一带,阿波利奈尔、雅各布、毕加索是著名的三剑客,这也不是偶然现象。当雅各布为了更多地接近毕加索搬到洗衣船附近,毕加索说出一句很有道理的话:“诗人与画家轮流相互影响的时期开始了。”
  
  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画《阿威农少女》
  
  毕加索在洗衣船里的鸽子棚,成了“现代艺术的调节中心”(萨尔蒙语)。他才华横溢,想象力充沛,工作努力,再加上他的个人魅力和豪爽性格,令他很快成为蒙马特尔的中心人物以及先锋派艺术的带头人。他的作品见到的人很少,理解的人就更少了,然而古怪荒诞的艺术实践却使他的名声在同行之中传开。画家、作家、评论家、演员,一切摆脱了学院派束缚的人,从四面八方涌来,要看一看住在破楼里的这位穷画圣。
  尤其是1906至1907年间,他的朋友,他朋友的朋友,络绎不绝地来到他的画室欣赏作品,瞧着他作画,并提出他们的经验看法,因接触到他的精神实质而颇受启发。布拉克被阿波利奈尔领来看毕加索不久前完成的《阿威农少女》,这幅画是当时洗衣船的一大风景。
  那副画原来不叫《阿威农少女》,而叫《阿威农妓院》,画的是以妓院众多著称的巴塞罗那阿威农街道上的姑娘。运用三角分割人体,重新组合,为以后的主体主义艺术开创了先河。德莱不喜欢这幅画,预言说西班牙人(指毕加索)总有一天会吊死在这幅画后面。布拉克看了也不喜欢,跟毕加索讨论了很久,临走时说:“不管你怎么解释,这幅画就仿佛你要逼我们吃旧麻绳、喝汽油。”布拉克当时是野兽派。事后他又思考了在洗衣船看到的一切,很快同意了毕加索的看法,回过头来重新进行与毕加索平行的研究,很快也成为立体主义的创建者。
  1907年以后,由于有美国和俄罗斯收藏家的光顾,洗衣船里的艺术家房客方才看到了钱,日子过得稍微舒坦一点。毕加索开始带费尔南特上馆子,费尔南特也能买上几件像样的衣服,扮成太太模样。毕加索对饮食从不讲究,也很少喝酒,一根辣香肠、一只西红柿就可以果腹,人家给他点好菜他也不在乎,他只爱跟朋友聊绘画。德莱把毕加索当作值得与之讨论的对话者,一连几小时与他谈论古代艺术,陪他参观卢浮宫。德莱不住在蒙马特尔,却经常带弗拉明克上这里吃饭。
  
  洗衣船成了一幢萦绕心头的幽灵楼
  
  毕加索真正为大众熟悉,是在他为佳吉列夫的俄罗斯芭蕾舞团设计演出布景以后。到了1909年,他已被圈子里追求新艺术的青年尊奉为“大师”,欧吉尼奥·道尔从马德里来,向他转达西班牙青年画家对他的敬意,预言有朝一日他会进入普拉多-马德里的艺术博物馆。毕加索的画室成了论坛,几乎夜夜都有集会。对艺术各抒己见这固然不错,毕加索却再也无法在夜里作画,便选择离开。
  其他艺术家的生活也逐渐富裕,一个个迁往更舒适的地区,穷得无法离开的是格里斯和雅各布。以后陆续有优秀画家搬入迁出,只是零星几人不成气候,无法形成树立新艺术流派的团体,再也没有了画室里热情洋溢的氛围。毕加索一走,蒙马特尔的艺术生活便不存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重心转移到塞纳河左岸的蒙帕纳斯。
  蒙马特尔,耸立在巴黎北郊的弹丸之地,有段时间里,聚集了那么多日后成为大师的艺术家,诞生过现代艺术最有影响的流派,今天变成了一个旅游胜地,半山腰的丘岗地上全是街头画家,向游客展示当地的风景画,给他们即兴画速写。
  洗衣船已成为一幢供人缅怀的幽灵楼。戴高乐执政时期,文化部长马尔罗(1958-1969),有意把洗衣船作为保护建筑,永久保留在蒙马特尔。毕加索听到这个消息说:“要是我们还在那里的时候就宣布该多好!”
  计划还没来得及实施,1970年5月12日的一场大火,把这幢破楼烧成了灰烬。今日游客来到蒙马特尔,还能在一个斜坡的转弯处看到这样一块标牌。上面写着:
  
  埃米尔·古杜广场51号洗衣船旧址
  
  《阿威农少女》(1907)一画是立体主义的滥觞,标志了二十世纪现代艺术的诞生,曾在这里居住过的大师有:杜里奥、莫弗拉、莫里亚克、瓦尔东、毕加索、马克·奥兰、甘东、格里斯、瓦依昂、莫迪里亚尼、萨尔蒙、雅各布......在艺术史、文学史、音乐史上留下名字的达三十多位,还不包括不住在这里却常来探访作客的名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