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3期
美国的布鲁姆斯伯里
作者:刘 雯
1910年,年轻的画家乔治·贝娄斯搬到了位于东十九街的新居。这里靠近他的恩师罗伯特·亨利的工作室,还有他经常会见朋友的演员俱乐部,而国家艺术俱乐部则是他展出作品的地方。
乔治·贝娄斯出身于俄亥俄一个家教谨严、宗教气氛浓郁的家庭,他身上不安的艺术家天分与这样的环境格格不入。他在大学里开始学习绘画,但是直到在纽约艺术学校师从罗伯特·亨利,他才开始真正明白艺术的真谛。
罗伯特·亨利当时已是著名画家,他的艺术思想影响了整个一代美国艺术家。他鼓励学生摒弃传统,描写真实事物,大胆表现内心感受。他告诉学生“没有什么不能入画的题材”,真正的艺术家要抓住触发灵感的一切事物,表现心灵感动的时刻。他向美国画坛介绍了法国印象派画风,但是他本人更致力于美国艺术流派的形成。他说:“(印象派作品中)金色阳光下的美景对我没有吸引力。我真正感兴趣的是如何像他们那样用新奇的眼光看待身边的普通景象,表达独特感受。”
他位于格兰摩西公园的画室经常高朋满座,周四晚上的聚会更是形成了规律。他的好友和学生以这里为中心,交流他们的艺术观点。因为共同的艺术理想,罗伯特·亨利和阿瑟·戴维斯、欧内斯特·劳森等人被称为“八人画派”。
在这些聚会上,乔治·贝娄斯深受启发,他的一系列作品,如《海斯特大街》反映了下层民众在社会底层挣扎的生活,而名作《沙克里的斯塔格》则展现了拳击运动中激烈的搏斗和紧张的肌肉中的力度,被誉为新写实主义画派的代表作,他也逐渐成为这一时期美国最著名的画家之一。
醉人的夜晚,荒凉的早晨
和乔治·贝娄斯一样,卡尔·范文克腾也出身于西部。他先是在芝加哥的一家报纸担任了一段时间的记者,但是他大胆的评论不被那里还相当保守的读者接受。1906年他来到纽约,从此以后,这座城市对他永远保持着“一千零一夜”般的神奇魅力,多年之后,他还是觉得无法完全表达对纽约的感受:“对它的热爱让我不能把它的每个部分分开,单独分析”。
不久,范文克腾成为《时代》杂志的记者,主要担任音乐评论家理查德·阿尔德里奇的助手。这让他有机会结交当时演艺界的名流,并在专栏文章里发表见解。这些文章机智风趣,表现了他对音乐的强烈爱好和深刻的理解力,并且总是个性鲜明。这与当时流行的学院派的、客观冷静的文风大相径庭,因而给人强烈印象。
这时另一艺术形式舞蹈吸引了范文克腾。俄罗斯著名芭蕾舞蹈家安娜·帕夫洛娃来访演出。她优雅的舞姿征服了纽约,范文克腾的文章高度评价了她的风格和艺术表现力:“她像鸟一样在空中飞起旋转,然后轻轻落下。她从不会跌倒。有时她好像已超越了重力的吸引。”
与此同时,伊莎多拉·邓肯也在纽约舞台上成名,并在格兰摩西公园附近开办了一间舞蹈学校。她的舞蹈风格即兴而自由,而线条流畅又奔放热情,受到希腊古典雕刻的影响。她常常穿古希腊式的长衫,赤足表演,这种自由的形式常常令观众迷惑,但在邓肯,这是舞者表达灵魂的最好方式。
邓肯的个人生活也像她的舞蹈一样奔放,她挑战习俗,追求自由的生活方式令人迷惑,也让人佩服她的勇气。有一次聚会结束,她突发奇想,要当众裸舞,有些人规避了,但范文克腾和另一些朋友却等到她一曲舞罢,又把她送上前往欧洲演出的客轮。
范文克腾有许多艺术界的朋友,从来不会寂寞。当他搬到格兰摩西公园的时候,他那装饰艳丽的宽大客厅立即成为这些朋友狂欢的最佳场所。20年代的这些夜晚比白昼更为灿烂,在那些歌舞达旦的日子里,没有人想到萧条时期的逼近,这一切将如一场梦一样消失无影。
1922年,范文克腾的第一部小说《彼特·威弗》出版,人们很容易在其中找到他那些朋友生活的影子,这满足了人们对于了解这些似乎生活在另一个世界的明星的渴望。而范文克腾的语言轻快机智,也让阅读他的作品成为一种享受。
这个时候,海明威、斯坦贝克、福克纳的作品已经为人瞩目。他们的作品反映了战后价值观迷失的年轻人的困惑,对前途的沉思和忧虑。因此范文克腾的小说被批评为缺乏真实感,远离社会大众。但是范文克腾可以找到的安慰是,菲兹杰拉德的作品以同样的生活为背景,他们是那些不停旋转的晚会和舞会上的熟人。
范文克腾有许多黑人朋友,如著名诗人兰斯顿·休斯、女歌手贝希·史密斯等,他与他们交游甚密,也深受黑人文化的影响。他的许多文章探讨了黑人艺术对于当代生活的影响,尤其认为爵士和蓝调音乐已成为美国音乐的重要特色。现在评论家一般把他和20年代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联系在一起,认为他功不可没。他1926年的小说《黑人天堂》就描写了哈莱姆一带的艺术生活,是他最严肃也是最受争议的作品,因为他为黑人大胆代言,抗议白人对于生活在这些地区的广大黑人的生活的漠视。
范文克腾的另一成就是他的摄影事业。这一爱好在随后的大萧条时期竟成了他的谋生手段.他交游如此广泛,有许多机会为他们留影。他的这些人物摄影今天已成为一本宝贵相册,留存了许多活跃在当时的画家、作家、诗人、演员、歌手的风采。
如果说范文克腾的作品表现了这一时期的人们的乐观情绪和放纵的生活态度,纳撒奈尔·韦斯特小说中的内容与之完全相反。他的作品也许是经济萧条时期人们绝望失落情绪的最好代言。韦斯特一生仅写过四部小说,然而其中的两部《寂寞芳心小姐》和《蝗虫日》被认为是这一时期的最好作品,他本人则被称为“迷惘的一代”的最后一位天才。在很长一段时间,读者很难接受他的风格。当时海明威、菲兹杰拉德已经采用了某些现代叙事技巧,而韦斯特则有更明显和强烈的形式实验意识,作品体现出超现实主义的风格。他的小说内容光怪陆离,满是宗教传说、典故、隐喻、滑稽模仿、梦境,给人感觉一切都是徒劳挣扎,生活本来就是不值得、无意义,遍布荒凉。这对于当时人们脆弱的神经无疑又是一种刺激,任何想在他作品中找到安慰的企图都是徒劳,韦斯特自己也说:“在我的书中无根可寻。”
韦斯特的强烈宗教意识应该与他的出身和成长背景有关。他于1903年出身于纽约的一个犹太家庭,父亲是一个成功的建筑承包商。这个家庭从小就着力培养孩子对美国文化的认同感,韦斯特也非常在意自己的背景,但是本民族宗教的精神很难完全摆脱,最终成为他痛苦的根源。他幼时饱读经典,中学学业成绩却惨不忍睹。他中途辍学,却不知道以什么法子进入了塔夫兹大学,人们普遍怀疑他的中学成绩单是伪造的。不久,他获准转入布朗大学,转学成绩单上居然成绩绝佳,他甚至得以免去学习最为头疼的数理课程。原来这一次他持的是塔夫兹大学与他同名同姓的一个好学生的成绩单。也许是为了洗脱这些不良记录,他后来把本名纳撒·维恩斯坦改为纳撒·韦斯特,并且在进入新学校后,在学业和课外生活上都有上佳表现,也赢得了朋友的爱戴。
像美国其他富裕家庭出身的年轻人一样,他在毕业后去欧洲接受古老大陆的文化熏陶,但是父亲的家庭旅馆业需要他回来帮助,他成了东二十三街肯摩尔旅社的助理经理。他倒是很喜欢格兰摩西一带安静的环境,而他一般夜间当值,这也让他有了沉思和创作的时间。
他的不安分的本性和编故事炫技的偏好在小说创作中得到表现和发挥,他的第一部小说《鲍尔索·斯奈尔的梦幻生活》就是一例。故事与特洛伊木马的传说有关,但讲述的是一群背景不同的人在木马的肠胃中旅行的历程。内容匪夷所思,情节怪诞,充满嘲讽和戏作,有些描写甚至令人反胃,总之很难总结,大意是试图寻找人生意义的努力都是徒劳。
1933年出版的《寂寞芳心小姐》据韦斯特自己说:“是不同情形下的产物,健康、清洁、神圣,稍具神秘和空虚的色彩”。但这番一本正经的话很可能只是标准的“韦斯特式恶作剧”而已。
小说的主角本是位男士,在报纸上开设了“寂寞小姐专栏”,读者信以为真,纷纷来信诉说各种难以启齿的苦恼。他们在绝望之中,急盼他的指点和安慰。男主角初始只把一切当作游戏,不想身不由己,渐渐卷入这些读者的故事和生活,最后竟被其中一人枪杀。小说用这些人的困境来影射人生的大苦难,以及求救无门的绝望。男主角在一系列怪诞历程中试图寻求宗教的帮助,但结果表明基督也救世无望。
这部作品迎来各方好评,但是正值美国经济大衰退,原来的出版商破产,无法将成书发行。几经辗转,小说才得以面世,而酬劳不过是区区几百美元。
经济大萧条的阴影已影响美国各阶层,美国梦彻底破灭。韦斯特每日工作的旅馆给了他现成的观察机会。他目睹着人们如何在恐慌中挣扎,走向没落。他此时已在一家名叫舒坦的旅社工作,光是在这里,就有好几个人因破产跳楼自杀。旅馆的空房间越来越多,韦斯特经常为他那些穷困潦倒的文人朋友提供免费居所,由此这里也成了30年代的文艺中心据点。
《寂寞芳心小姐》后来被改编成电影,韦斯特也开始进入好莱坞,操起编剧的职业。他的本性让他厌倦好莱坞的浮华虚假生活,试图在小说创作上有更多收获,然而这一切突然结束了。1940年他与新婚妻子打猎归来,在加州附近公路车祸身亡。而就在前一天,菲兹杰拉德刚刚去世。
故人已逝,所有的喧哗和骚动都已远去,今天的格兰摩西公园作为一片历史保护区,是城市腹地的一片绿洲,也是人们缅怀纽约旧时风貌的地方。纽约本地人和游客都喜欢来到这里,他们欣赏优美的景致,品味周围建筑的多样而和谐的风格,感受宁静,沉浸在现代和传统相互交融的独特气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