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998年第4期


刘大年忆郭沫若

作者:刘 潞

史学科专门委员会下设近代史组和历史考古组,人员包罗甚广,名单至今俱在。最后形成的《历史研究》第一届编委成员为:郭沫若(召集人)、尹达、白寿彝、向达、吕振羽、杜国庠、吴晗、侯外庐、胡绳、范文澜、陈垣、陈寅恪、夏鼐、嵇文甫、汤用彤、刘大年、翦伯赞。
  第二点是关于稿件的组织。作为编委会召集人,郭老非常关心稿件的组织工作,不但经常为杂志推荐文章,有时还亲自阅改(如创刊号上浦江清先生的《屈原生年月日的推算问题》),下面是有关的两封信:
  
  刘大年同志:
  感冒大体好了,还有点咳嗽,体温不稳定,有时高过三十七度。汪筏同志的报告看了。浦江清先生和杨向奎先生的文章都跳着看了一遍。浦文是费了大工夫的,我认为可以发表(作为一个单行本印行也是办法)。这是一个很麻烦的问题,提供出来可让学者们继续研究。杨文问题比较多,断定《周礼》“无论如何不是王莽‘时代’伪造”,很难使人信服。《周礼》和《左传》,是刘歆利用了大批的原始资料而加工改编,也窜杂了已见,大体上是可以成为定论的。敬礼
  郭沫若 十二、十四(1953)刘大年同志:
  
  刘大年同志:
  上海李平心先生去年寄我的一篇东西《居延汉简奴隶考》(似稿又似信),内容颇好。凡关于汉简出处,我已仔细据《汉书》校正了一遍。所引别的书籍,可能亦有误记处,我就没有工夫仔细校对了。这稿子,我觉得《历史研究》里面可以选用。此致敬礼!
  郭沫若 十一、三(1954)
  
  此稿如用,望直接通知李君,问他有无补证处。李通信处见附上原信。另外有一篇《伊尹迟任老彭新考》,我觉得太牵强了,不好。
  《历史研究》确实贯彻并体现了百家争鸣的精神,编委会的组成无门户之见,畛域之分。由于这一创立背景、办刊方针及编委成员诸因素,《历史研究》自然地成为五六十年代史学界最高水平的刊物,得到当时持各种学术观点学者的重视和支持。
  
  科学院设立学部
  
  学部是中国科学院各学科的学术领导机构,学部委员为当时国内最高的学术荣誉称号。学部的建立及学部委员人选的确定,前后历时二年。
  学部的设立,起因于1953年国家派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科学家代表团访苏。此次访苏的一个结果,便是学习苏联,在科学院院务会议下,设立学术秘书处和筹备成立代表全国科学界的学部。
  学术秘书处在筹建学部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他们调查了全国乃至国外中国籍科学家的学历简历、发表的论著,向中央有关部门呈交了筹建学部的报告及学部委员推荐名单。
  父亲是秘书处里唯一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秘书,所以哲学社会科学部的筹建工作,很多是由他具体操作的,如主持起草了学部成立大会上的报告中的哲学社会科学部分。郭老曾写信对此报告初稿提出意见:
  
  大年同志:
  报告稿大约是集体创作,文词气势不大一致。我只在文字上修改了一下,但整个地说,我对这稿子不大满意。三项重点的提出是好的,但第一项的提法似乎应该从积极方面来说,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树立工人阶级的领导。反对唯心主义思想的斗争是一种学习方式,即所谓“不破不立”。此点请考虑一下。第三项对哲学以下各部门的分述,看不出重点,和所标示的提要不适应,请考虑一下。似可归为第四项。现有社会科学各部门中所存在的问题,作为一个网篮包括进去,可能更有归宿一点。
  是学部成立大会上报告,关于学部的任务和作用,似乎说得太少,不大集中。
  我这些意见并不成熟,仅供参考。敬礼!
  郭沫若 五、廿三(1955)
  
  关于学部委员人选,父亲回忆说:“第一届学部委员的产生属于协商性质,是协商产生的。自然科学方面的人选是科学家推荐,但推荐不是选举。”“社会科学方面是在提出名单之前,征求了各学科主要人物的意见。我当时参加了这些活动,主要在北京地区找有关人士谈。北京以外的就没有去找,是书面征求意见的。我记得当时找了这样几方面的人:哲学方面有杨献珍、艾思奇、张如心、汤用彤;语言学方面有王力、罗常培、丁声树、吕叔湘;历史学方面有季羡林;经济学方面有狄超白,等等。当然不止这几位,还有一些我现在记不清了。在征求意见时,我们首先把科学院的精神告诉他们。当时提出的人选标准主要有这么两条:一条是政治的标准。社会科学的政治标准主要是拥护社会主义,拥护共产党。另一条是学术标准,即在本学科中是否有成绩。所谓成绩就是看他的著作,及群众对他学术著作的评价。根据这个要求,来征求他们认为适合做学部委员的人选来。然后,党组根据这些意见拟出名单。”
  关于学部委员提名问题,在父亲收藏的郭老信件中,有这样一封:
  
  寅恪先生大鉴:
  学友杜守素先生来京,获悉先生尊体健康,并已蒙慨允担任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学部委员,曷胜欣幸!
  学部乃科学院指导全国科学研究工作与学术活动之机构,不致影响研究工作,目前正积极筹备,详情将由守素兄返粤时面达。
  尊著二稿已在《历史研究》上先后发表,想已达览。《历史研究》编辑工作缺点颇多,质量亦未能尽满人意,尚祈随时指教,以期有所改进。尊处于学术研究工作中,有何需要,亦望随时赐示,本院定当设法置备。专此著祺!
  郭沫若
  这是父亲代郭老起草、郭老略有修饰的一封信函,写于1954年9月30日。此信涉及近年来学界注目的史学家陈寅恪的一件事,即“慨允担任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学部委员”。
  确定陈寅恪为学部委员,曾经历了一番曲折。由于陈有“请转告毛刘二公,允许我不宗奉马列主义”的话,在被推荐提名为学部委员后,引起争议。据科学院当时的党组书记、副院长张稼夫回忆:“在这个工作中,矛盾最尖锐的是研究隋唐五代史的历史学家陈寅恪。他是这个学科的权威人士,不选进学部委员会不行,他下边一班人也会有意见。若选他进学部委员会,他却又一再申明他不信仰马克思主义。我们只好请示毛主席,毛主席批示:‘要选上’。”张稼夫还说,“不选上,首先陈毅就通不过(陈毅副总理当时分管科学院工作)。”
  中央最高层领导的鲜明态度,为陈寅恪是否担任学部委员的争论画了句号。不过,还有一个陈先生本人是否接受的问题。基于数月前陈寅恪谢绝出任历史二所所长之前鉴,这次的信息传达,郭老和科学院党组都认为,由被郭老称为“墨者杜老”的中共中南局宣传部副部长杜国庠(即杜守素)承担较为适宜,因杜老与陈先生私交不错,且兼具郭沫若旧学友及广东地方党和学术团体领导人等多重身份。随后,郭老又向中山大学发出关于提名陈寅恪为学部委员的推荐信。这一次,陈先生欣然接受了。为此,杜国庠特别致函张稼夫:
  
  稼夫同志:
  陈寅恪先生已答应就委员职。日前给您电报想已收到。
  弟二日晚到达北京,现住北京饭店,有

[1]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