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回首农村改革三十年

作者:刘荣刚




  2004年一号文件出台前,我国粮食产量已连续下滑,农民增收低速徘徊,中央希望尽快扭转这种形势。当年一号文件锁定农民增收,出台了三项前所未有的惠农政策:一是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二是减轻农业税费负担,三是对重点农产品实行最低收购价制度。这极大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当年即增产粮食700多亿斤。
  梳理新世纪五个一号文件,主题分别是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和加强农村基础建设。尽管内容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鲜明特点,即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丰富系统的内容,凸显了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要求,统筹城乡社会发展,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的坚强决心。
  记者:确实是这样。特别是党中央提出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普遍认为这是对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三农”工作基本方针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什么新的历史背景?
  陈锡文:2005年10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本身不是一个新概念,在以前的中央文献中也曾多次出现过。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以前提出这个目标,主要是把它作为一种憧憬和发展的方向。这次则是把它既作为一个长期的发展方向,又作为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有着非常明显的时代特征。这一点最突出地表现为: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下,通过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至少有五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虽然取得了重大历史成就,但当前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一些深层次矛盾没有消除,耕地和水资源不足对农业发展的制约越来越明显,农业科技体系比较薄弱,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比较低,农业抗灾减灾能力不强,农村获得的金融支持也严重不足。二是城乡差距呈扩大之势,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都在快速增加。但从总体来看,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现明显的扩大趋势,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与城市的差距则更大。三是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综合国力的明显提高,加大扶持“三农”的力度和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条件正日渐具备,因此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四是落实扩大内需方针的要求。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协调,不仅制约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且也明显制约了国内市场的扩大。五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公正,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必然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居民占我国人口的大多数,没有城乡的协调发展,没有和谐的新农村,就不会有和谐的社会。
  
  记者: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哪些机制和制度做保障?
  陈锡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重大历史任务,要实现这一伟大历史任务,根本途径就是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把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与激发农村内部活力结合起来,把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与促进农村社会进步结合起来,把遵循客观规律与尊重农民意愿结合起来。其中的关键是要建立起五个机制。一是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投入机制。二是建立党政各工作部门合力、协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工作机制。三是通过政府引导,建立起农民依靠自己辛勤劳动建设自己幸福家园的激励机制。四是建立引导全社会力量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参与机制。五是建立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改革机制。
  记者:由于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问题的认识更加清楚,采取的措施更加得民心,现在不少干部、群众都觉得很舒心,认为照这样下去,真的有奔头了。是不是可以认为,我国农村发展又迎来了一个大好春天?
  陈锡文:广大干部、群众对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未来是充满信心的。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党和政府对我国的国情、国力,对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发展脉络都有清醒的判断和准确的把握。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实行国家工业化,我国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学习苏联发展经济的模式,即从农业中提取城市和工业发展的资金。这也就是说,我国最初的积累资金主要来自农业,农业和农民为国家工业化作出了巨大贡献。据统计,从1953年实行农产品的统购统销到1985年取消统购统销期间,我国农民对工业化的贡献大约是6000亿至8000亿元,即国家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无偿从农民手里拿走了6000亿至8000亿资金。不仅如此,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也导致了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长期存在。特别是近年来,相对于快速发展的城市而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协调不仅制约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且也明显制约着国内市场的扩大。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在县和县以下实现的比重,1993年为42%,1996年为39.6%,2001年为37.4%,2004年只有34.1%。这从一个侧面表明,农村发展的滞后和农民收入增长的缓慢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一大瓶颈。
  针对我国城乡发展不协调的突出矛盾,2002年,中共十六大明确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这标志着党对农村改革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七大目标和任务,其中第二个就是建立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2004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2007年,中共十七大对加快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提出明确要求:“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2008年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也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加速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可以说,“两个趋向”的判断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处理我国工农和城乡关系的重要指导思想。
  记者:在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召开了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等方面部署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这主要是基于什么考虑?
  陈锡文:主要有三方面:一是2008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我国农村的改革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有许多宝贵经验应当认真总结;二是当前的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和新挑战,有许多重大课题迫切需要破解;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农村改革发展亟待加快推进。
  

[1] [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