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期

血溅洞阳宫

作者:李宗儒




  宋伯仁道:“记得。怎么,他的胞弟还没来到么?”
  案犯赵生被判秋决,因此地无亲人,只有个胞弟远在湖南,恳乞死前一见。宋伯仁法外施恩,同意刑期暂缓几日,让速捎信唤其弟来见。
  “他兄弟已经相见,赵生不日候刑。”老莫拈须又道,“赵生与史班主年岁相当,身材近似,可将刑后赵犯尸首,慌称史班主越狱遭戮,从而搪塞署衙,此为李代桃僵。”
  宋伯仁一怔,随后言道:“这样最好,只是应告之赵犯,须他配合才天衣无缝。”
  老莫笑道:“此事已与赵生言明……”
  宋伯仁欣喜道:“赵壮士果然应允?”
  老莫点头:“是的。一则为感大人迟刑恩典,二则他也是个戏迷,愿舍身义救名伶。只是,他有个请求。”
  宋伯仁道:“什么请求?”
  老莫道:“赵生想鉴赏一下史班主的才艺,以使‘代僵’无憾。”
  宋伯仁笑道:“这个好办,本府马上说与史春明。”
  史春明闻言后,起初坚决拒绝,说:“大丈夫行事,光明磊落,岂能苟且偷生!”
  但宋伯仁一再晓之以情理,终于说动了他。
  府衙内宅有处天井,四周环房,围起一方天地。正值秋爽月明,几盆黄菊怒放。宋知府携家眷廊下坐定,老莫陪史春明侧立一旁,还有位琴师把扶着京胡静坐侍候。不一刻,两名狱卒押来死囚赵生,择一茶几旁坐下。茶几上置水果瓜子和香茗,还有一把锡制的酒壶在月下闪着冷光。
  宋知府见人到齐,便清咳一声。老莫晓事,耳语史春明道:“开始吧。”
  按事先商定,不介绍各自身份,不必要客套招呼,一个只管演唱,一个只管欣赏。这种堂会,恐怕绝无仅有。尽管如此,史春明来至天井中,还是朝角落里的赵生诚挚地深躬一拜。虽说死囚早晚也是个死,但为救人义死,已足令春明深感厚恩,惟有毕其技艺以呈图报。
  在琴师的伴奏下,史春明先是清唱了几段小生名段,接着又束身紧衣练开“把子功”。为尽全力,他亮出拿手的“双刀破花枪”。刀舞身进,似电闪风驰,踏宫步斗,如趟泥漫地,一时间,刀身映月光,上下翻飞,闪得人眼花缭乱,惊得看客目瞪口呆,就连正襟危坐居官持重的知府大人也连连叫好。然而死囚赵生却神情冷漠,不紧不慢地品茗嗑着瓜子。
  赵生不动声色,史春明心头暗紧,莫非此人梨园造诣甚深,或是个武林高手?但以貌观取,似不尽然。可他又为何不为所动呢?春明实在揣摩不透。眼见夜近二更,赵生依然默然静观,史春明不禁起急,便决定拿出看家的绝技。他让老莫摞起三张八仙桌,然后攀登而上。
  以往在戏台上演此险技,身穿武靠,锣鼓点伴,临桌一站,众目悚然,那种氛围顿添几分精神气。而此刻在天井之内,月光罩灯不明,砖铺地面不平,暗中死囚冷观,桌上夜风裹身,未曾抬腿,已是唇冷心寒。然而,为博替死的赵生一笑,春明只有冒险翻下了。
  史春明心里默敲着锣鼓点,探身瞧准黝黑的落脚点,猛地大喝一声,突然翻下,凌空拔刀,落地亮出一个“双刀架日”。
  “好——嗷!”赵生终于高声喝彩。
  喝彩后的赵生,执起锡壶满斟一碗酒,双手端起,向秋月遥遥一拜,然后仰脖灌下。稍顷,捂肚倒地,翻滚抽搐,惨叫数声,中毒身亡。
  
  七、计败遭追捕
  
  第二天晨起,宋知府绝早就派人向总督大人禀报,史犯春明昨夜越狱出逃,被狱卒追赶时,由高墙坠落而亡。
  总督闻禀,顿觉有诈,忙唤满将带兵,亲临府衙查验。
  总督带兵来查,不出保府所料,老莫指派狱卒将犯尸抬上。满将上前细观,果见尸体衣着戏装,身条高矮胖瘦皆与昨日所见之人相仿,只是面孔扁裂变形,无法辨认。老莫说是逃犯扑落在石板地上,故脸部摔烂至此。满将点头,回禀总督已验明正身。
  总督是统领四省军政要务的封疆大吏,文武兼备,并非白吃干饭的。昨晚保府抗令押走史犯,今晨又报案犯暴亡,如此蹊跷,必然有弊,因此,满将查验尸体,他却暗观宋伯仁神态。
  宋伯仁毕竟一介文官,心虚则面薄,满将验尸前后,不觉微露先惧后喜的神色。
  总督冷眼瞥见,心中有了底,待满将无果而归,便责道:“你这般验尸,只能算衣验毛检,不足为证。来人,扒去尸装,待本督亲查。”
  老莫哪敢怠慢,只得令人扒光尸体。
  总督踢踢尸体的胳膊腿肚,冷笑连声:“这等皮松肉软的货色,也只配是街头饿乞狱中老囚,怎是名伶武戏子的筋骨腱肉?”
  总督识破“代僵”之计,众人闻声色变,宋知府更是汗颜湿背。
  总督震怒,厉喝拿下宋伯仁,查封府衙,搜捕史春明。
  再说史春明被义释之后,因等着开城门,天大亮才改装离开知府衙宅。将出东城门时,偶然听门兵私语,说是总督兵马包围了知府衙门,史春明惊出一身冷汗,立刻猜到此举必然与自己有关。出城后史春明奔上东关大道,急走之间忽然想到,若“李代桃僵”败露,旗营兵定会追出东关,因为这是通往家乡沧县的必由之路。为避追兵,他灵机一动,绕城半周后转向西行。
  史春明来至西关外大街,见日头偏午,肚内饥饿,便在街摊上买了三个火烧夹肉。正边吃边走间,迎面跑来一队骑兵,因他们是自西返城而来,史春明料想不会是追兵,也就没怎么在意。谁想碰头擦身之际,猛见领头的马上之人正是昨日捉拿自己的满将。
  原来,府衙假尸败露之后,总督立派人马分四路出城追捕史春明,因保定西行有匪患,所以他让满将追西路。满将带领十几人快马加鞭一路追出二十多里仍不见人,这才扫兴而回。没想到,竟会在此地巧遇逃犯。
  满将狂喜,高叫一声:“戏花子你往哪里走——”跳下马来挥剑就刺,惊慌中史春明拔刀相迎。
  顿时街面大乱,行人呼叫奔躲,店铺关门上板,繁华的西关外大街顷刻间人走街空,只剩下他们恶斗在一处。
  好汉难敌四手,猛虎难斗群狼。纵然史春明双刀如神,然而人单势孤,难以招架十几员恶兵狠将。战不多时,史春明已是汗下手软脚步迟,心中长叹:“天煞俺也——”
  正在这当口,随着一声呼哨,街房瓦顶之上“刷刷刷”跳下二三十个黑衣蒙面人,挥刀舞剑直取旗营兵将。史春明抬眼一瞧,来的人原来是太行山寇王泊梁的人马。
  昨日洞阳宫开戏,王泊梁也正好潜入城中来观赏。洞阳宫内清兵放刁,“大令”惹怒戏班,史班主刀伤清将,这些都被王泊梁一一看在眼里,心里暗赞史春明是台上英雄,台下好汉。最后见史春明被知府带兵抓走后,他下决心要劫牢救人,于是令人急回山寨密调人手,连夜赶至西关外待命。这日上午,王泊梁一面派人进城打探消息,一面让手下藏身睡觉,准备午夜行动。不想街头突现事端,他探身一望,见是旗营兵追捕史春明到此。王泊梁笑道:“天助俺也!”于是急令手下上前解救。
  群英救助,史春明精神大振。来人个个武艺高强,满将的旗营兵怎是对手?只好眼睁睁看着案犯随山寇遁去。
  史春明不往东逃反而西来,王泊梁猜想他定是欲投奔太行,所以欣喜异常,欲派人先回山寨准备聚义庆典。然而史春明却苦笑摇头,诉说了东逃西躲的缘由,并深谢他的救命之恩。他言明自己无意啸聚山林,还是想和师兄弟们搭班唱戏。王泊梁苦劝无效,只好半路洒泪而别。
  再说保定知府宋伯仁被罢官查办之事,虽在总督职权之内,但因其是五品官员,须报奏朝廷备案。恰巧此奏章被慈禧太后得知,因她是个大戏迷,故偏袒梨园,随口道:“放个把戏子,罚半年俸禄也就是了。”懿旨传下,总督也只好照办,将宋伯仁复职。但他恶气难出,耿耿于怀,半年后终于寻个借口将其贬为西山顺平县令。
  史春明回到沧县,与师兄弟们商议,认为京畿之地难以存身,只好改道南行。春明戏班改名换姓,经天津辗转到了上海,很快唱红。史春明也被誉为江南第一武生,终成一代名伶。
  
  编辑人语:
  一代名伶史春明在危难中得到知府、公差、山寇、死囚各色人等的鼎力相助,除了他的绝技让人叹服以外,更重要的还是这些人胸怀一个“义”字。自战国时代的聂政以降,中国历史上义士多矣,他们或慷慨就义,或奋不顾身,或济人危难,或浊世独清,“义”早已成为中华文化精神的重要构成。在商潮滚滚、重利轻义的时代,我们也许更应该重温这样一句话:“君子抱仁义,不惧天地倾。”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