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施琅大将军:十三年修炼成就平台伟业

作者:高 冕



提督提升为正一品内大臣,由绿旗汉籍抬入皇上亲隶的旗籍,看上去无论官职还是身份都大为提高,风光荣耀,但实际上是明升暗降,被削夺兵权,担任闲散之职。
  施琅明白这意味着什么,这时他这才省悟过来,为何要他携带家眷来京,为何朝廷格外示恩由他自行择人代理提督之职。实际上他被软禁了,只不过这是一种光彩体面的软禁。
  从康熙七年(1668年)春至康熙二十年(1681年)夏,施琅被削夺兵权羁留京师达13年。
  
  三
  
  康熙八年五月,少年皇帝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智擒鳌拜,夺回旁落多年的皇权。当年十一月,康熙帝破格授予施琅伯爵爵位,但却没有立即命施琅返回福建重组水师。随后,康熙帝派大臣明珠等人赴泉州与郑氏谈判,提出只要他们遵制剃发归顺,不仅可得到高官厚禄、保持台湾原有局面,还允许他们长期留住台湾,不必迁来大陆。
  清廷做出如此的决定,一是因为康熙帝亲政以来将“三藩”割据势力列为头等重要大事高度关注,而对台问题被暂时搁置;二是皇帝对施琅一直心存疑虑。
  一个立志平台的优秀海军将领,为什么会受到皇帝的猜忌呢?原因很简单:施琅是明朝降清将领,而且在降清过程中有过反复。
  施琅1621年出生在福建晋江衙口一个较为殷实的农民家庭。他自幼力气惊人、见识出众,家人对他寄予厚望,期待他能够谋取功名,光宗耀祖。无奈施琅好武不好文,只好弃文从武,拜师苦练武艺,精习兵法。
  当时,正逢明末清初,遍地狼烟。因为叔叔施福是明朝总兵郑芝龙的亲信,所以17岁那年,施琅离开家乡投奔叔叔加入郑芝龙的队伍。因战功突出,他很快就晋升为游击将军。
  1646年十一月,时任南明太师平国公的郑芝龙眼见大势已去,于是秘密派人联络降清。郑芝龙不顾儿子郑成功的苦劝和阻拦,率领包括施琅在内的部众赶赴福州降清,然而投降后的郑芝龙非但没有当上闽粤总督,反而被博洛挟持进京软禁起来。随郑芝龙来降的官兵被强行分配到清军军营,施琅也被编人攻打南明政权的清军中。
  1648年,施琅获悉郑成功起兵抗清,于是率领弟弟施显和一些部将投奔到郑成功麾下。当时郑成功起兵不久,力量弱小,因此非常器重施琅的军事才华,任命他为左先锋,视其为左膀右臂,每遇大事都要和他商量。施琅也一心一意为郑成功效劳,率军队攻下漳浦、揭阳等地,提高了郑成功的威望,扩大了势力。
  然而,时间一长,恃才傲物的施琅与年轻气盛的郑成功之间不断发生摩擦,二人的关系渐渐恶化。
  1652年四月,“曾德事件”终于导致施琅和郑成功二人分道扬镳。曾德是施琅手下的一名标兵,因违背军法犯了死罪,害怕受到惩处便投奔郑成功寻求庇护。施琅听到郑成功把曾德提拔为亲随的消息后大为愤慨,派人把曾德捉回斩首。郑成功勃然大怒,下令逮捕施琅及其父亲施大宣和弟弟施显。后来施琅用计逃脱,郑成功盛怒之下处死了其父和其弟。施琅遂对郑成功恨入骨髓,决心投靠清朝,誓报郑成功杀父诛弟之仇。
  听说施琅主动来降,清军闽浙总督李率泰喜出望外,立即报奏朝廷,清廷很快批复,任命施琅为清军同安副将,不久又把他提升为同安总兵。施琅的旧部得知他降清后,不少也追随而来。
  虽然施琅由郑成功的亲密战友变成强大的敌手,但这种立场上的反复令清廷生疑,随后他两次率水师半途而返,又进一步加重朝廷疑虑。尤其是第二次征台,他在奏本中说遭遇飓风如何如何厉害,但实际上仅沉没损失两只小船,令人疑肠百结。更让朝廷放心不下的是,施琅还有众多亲属在海峡对岸郑经的手下做官,有的甚至颇受器重,朝中很多亲贵大臣私下说他与郑氏旧恩未断。
  这类尴尬之事,朝廷不予明言,施琅更难以辩白。
  兵权被解除,水军被裁撤,施琅的翅膀折断了。
  春花伴着流水逝,黄叶随着秋风去。岁月无情地流逝,施琅羁留皇城,年复一年,遥遥无期。
  以这种特殊背景,可以想见踌躇满志的施琅在陌生京城所过的是什么日子。名义上是显赫伯爵、一品大员,实际上清闲孤寂、生活清苦,以致逼得他夫人不得不放下贵妇架子,做一些针线活贴补家用。
  13年的京师生活,对施琅来说是一片海,清苦的海、怨屈的海、孤寂的海、凄凉的海、窒息无助的海。但是,这一片茫茫大海中,没有一个沉溺呛水的施琅,没有一个随波逐浪的施琅,没有一个自绝于深渊的施琅。他在苍茫大海上顶风逆浪、一臂一臂地划着,不停歇地奋臂击水,坚韧不拔,泅渡大海。他明白,他不能停止击水。因为停止击水,他就会葬身于鱼腹,就会沦于万劫不复的渊薮。对于水军将领来说,战死于大海是最高的荣耀,而自绝于大海则是极端的耻辱。
  施琅身羁京师却始终不忘窥取台湾,常与闽籍在京官员探讨台海形势,还致力于研究风潮信候,“日夜磨心熟筹”。退朝休闲时,他“翻阅历代二十一史,鉴古今成败及史臣言行可法者,一一具志诸胸中”。
  施琅始终认为“海上可平”,坚信能够收复台湾。但在有的朝臣看来,他两次征台无功而返,是个爱说大话的人,过于骄狂,甚至连康熙帝宠信之臣李光地也这么认为。
  后来,李、施二人秉烛论兵谈势。当谈起顺治十六年郑成功兵败南京的原因时,施琅直言李光地所见不切实际,同时还指出郑成功当年之败是抛弃战船,水军当做陆军使,登岸屯结于南京坚城之下,合长用短所致。(《施将军逸事》)李光地听后深为佩服,了解到施琅虽羁留京师,但一直在钻研兵法,始终在研究作战对手,目光执著地关注着东南沿海的局势。这才认定施琅确是将帅之才,而非骄狂之徒。四
  “三藩”战争爆发后,郑军乘机攻占了东南沿海不少城池,这使得康熙帝对台湾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台湾虽然远隔海峡,但一旦机会来临,郑氏就会卷土重来,反攻大陆,威胁清王朝的统治,所以台湾问题必须予以解决。而清军在平藩中的节节胜利使康熙帝信心大增,相信台湾问题完全能够解决。
  形势开始朝着施琅期盼的方向发展。康熙十七年(1678年),清廷重设福建水师提督,重建福建水师,接着先后调京口将军王之鼎、湖广岳州水师总兵万正色为福建水师提督。
  早在康熙十五年,福建布政使姚启圣就建议康熙帝重新起用施琅。十七年,升任福建总督的姚启圣再次推荐施琅出任福建水师提督。随后姚启圣又先后十多次向康熙帝保荐施琅,但康熙帝都没有采纳。
  当时,能够统领水师与郑军作战的水师帅才稀缺,朝廷选拔艰难,为何偏偏不让知己知彼的前任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复出呢?对此朝廷讳莫如深,直到康熙二十年,康熙帝垂询心腹重臣李光地时,才泄露其内心的确切顾虑。
  是年六月七日,康熙帝御门听政,大学士等大臣启奏:将军喇哈达、总督姚启圣奏报,在台郑军主帅郑经已死,部下互相猜疑。他们建议,乘此良机命令水师进攻台湾。
  康熙帝听后谕令:“进取台湾事情关系重大,

[1]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