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昨夜的书(阅读随笔)

作者:丁伯刚





  
  3月31日:《赎罪》
  
  夜看完伊恩·麦克尤恩《赎罪》。此小说去年曾看过开头部分,翻来覆去渲染一个小女孩在做游戏时的细微感受,觉得过于琐碎,过于纤弱,没看完就放到了一边。不知为什么,我一直讨厌小说从一个人的童年、少年甚至出生时写起,总觉得小孩的感觉太干净,包容不了更多的社会含量,许多作品就这样刚刚拿起又放了下来。如果通篇写童年少年什么,就更不愿看了,不管是谁写的,如托氏、陀氏的相关作品,我至今都没翻过一下。
  《赎罪》共分三部和一个结尾。第一部占整部作品篇幅的一半有多,故事发生的时间在1935年夏日中的某两天,特别是写了后一天;地点在伦敦郊区的一个庄园;人物较多,但活动的范围及线索都很集中,简直是严格按照古典戏剧上的三一律弄成的。从整个故事的走向上,戏剧化倾向也极其明显,情节波澜起伏,并且巧合连连,尽管开头时的进入是那么细腻,那么艰难。13岁的布里奥妮爱好文学创作,为欢迎在外读书的哥哥利昂归来,特意写了一部戏剧,并约请刚投奔到她家的亲戚罗拉三姐弟一同演出。于是几组人物先后出现:罗拉三姐弟到来;布里奥妮的姐姐塞西莉娅和她们家里帮工的儿子罗比到来;利昂及其朋友马歇尔也一同来了。布里奥妮及罗拉三姐弟在排练,罗拉及她的双胞胎弟弟不配合,布生气、失望,取消排练;塞西莉娅和罗比这对恋人因闹别扭而把一只瓷瓶弄落池塘中,塞当罗比的面脱衣下水捞瓶,无意中被布里奥妮看到,产生误解;利昂和马歇尔聊天,后马歇尔与罗拉及双胞胎弟弟相遇;另外布里奥妮的母亲不停地叫嚷头痛;罗比给塞西莉娅写信以解释误会,请布里奥妮转交,谁知却把私下里写的一封放肆的情信转了出去。罗比后悔莫及。布里奥妮私拆了此信,对罗比的误解更甚,没想塞西莉娅却借此与罗比沟通感情,两人在图书室约会,偏被布里奥妮撞见。接下来便是吃晚饭,饭没吃完,两个双胞胎小孩因想家及不满姐姐的严厉而出走,所有的人都连夜出去寻找。在寻找的过程中罗拉被人强暴,布里奥妮断定是罗比所为,并出面指证,罗比被捕。
  相比而言,后几部的内容就简单得多,第二部写时过五年,罗比出狱后在二战中的法国战场,主要是写向敦刻尔克大撤退途中的情形。负伤的罗比与两个士兵一起徒步向海边走,反反复复写沿途所见,村庄、田野、撤退中的军队、正在耕作的农民和马、敌机怎么轰炸、无数的死尸和断体残肢、活生生的人怎么在炸弹中化成一缕烟消失等等。其中也穿插罗比的回忆,他入狱后塞西莉娅与家人断绝来往,出狱后与塞的一次见面,后他开往法国,塞也参加军队医院做护士,并一心等他。后罗比终于来到海边,却没有轮船渡过海峡回到英国,只能混在无边无际的军队之间,夜晚来临,他在高烧的迷糊中睡去(看到这里时,我当时还以为罗比就此死了)。第三部写在后方医院做护士的布里奥妮。当年罗比入狱,布里奥妮随即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开始痛悔。为惩罚自己,她放弃学业,小小年纪也进入医院做见习护士,忍受严厉的护士长的管束和斥骂,忍受没完没了的繁重的体力活和医院里特有的肮脏。后来战争开始,大量伤兵一齐涌入医院,布里奥妮护理着一个又一个的临死者,心灵受到无限震撼。后来她接到父亲寄来的一封信,得知当年被强暴的罗拉与强暴者马歇尔即将举行婚礼,布里奥妮偷偷赶去观看。参观完婚礼后,布里奥妮去看她的姐姐塞西莉娅,竟意外在姐姐处发现了刚撤退回国不久的罗比,五年后相见,布里奥妮无比惊慌,同时也无比安慰。布向姐姐和罗比道歉,受到罗比的斥责。后布答应再次到法庭作证,为罗比洗冤,以挽回清白。小说的结尾发生时间已是1999年,作为作家的布里奥妮已77岁,医生刚检查出她正面临痴呆的危险,但她却很高兴。这天正是生日,她去博物馆捐献二战中的遗物,却在这里遇到年迈的马歇尔、罗拉夫妇。从博物馆出来,又赶往郊区的那个庄园,参加由后辈们为她举行的生日晚宴,并由她的曾孙辈演出了她13岁所写、当时却未能演出的那个戏剧,布里奥妮感慨万端。小说最后才交代,罗比和塞西莉娅都在二战中死去了,现在只剩下老迈的布里奥妮一人站在窗前,用最后一丝精力思考一个人该怎样赎罪的问题。
  看完全书,我自觉并不能对此作品构成准确的判断和评价,很多地方甚至颇有些费解。很显然,此小说三个部分的发展是不均衡的,整体布局也不是完整的。我不知作者是有意为之,或者是自己也驾驭不住的结果?从全篇看,第一部的内容其实也不复杂,只是为了表现布里奥妮怎样铸下终身的过错。如果按照一般写作技法来理解,这只是个事情的起因,是整个小说的基点和出发点,作品的重要部分应该在后面。可作者为什么不能意识到这些,反而在此处安排那么长的篇幅、那么多的人物,集中了那么激烈的矛盾冲突,并且设计下那么多实际上似没有很大必要的巧合?起点部分就弄得如此庞大如此复杂,等到小说要向纵深处深入,从“罪”过渡到“赎罪”时,却发现篇幅已经不够了,尤其重要的是作者蓄在心中的那股气势也已经消耗得差不多,再想向深处拓展也显得无能为力。于是后面的几个部分只能截取某个人物的某个生活断面,中间部分只好以虚线,以映射以投影的方式代替,再在很远的虚线和阴影的尽头设置一个结尾,从而人为地为整篇作品作一个照应,画上个句号?如果说作者是有意造成所谓文本的开放性和现代感,那么第一部的技法为什么又那么中规中矩,结尾又显得如此圆满?还有那么多巧合,不只手法上陈旧,而且也有些让人难以置信,经不起推敲,比如结尾处布里奥妮去博物馆,为什么马上就能遇到马歇尔夫妇?作者的用意不就是对人物的最后结局作一个交代吗?又比如第一部一个小女孩并不明确的举证,就能定一个无辜者犯罪?
  我这样理解麦克尤恩当然是可笑的,一个世界级的大作家不可能如此简单。那么我只能说,此作标题《赎罪》所呈示的只是一个显主题,或说是个表面主题,作者不可能如此单纯地写“赎罪”什么,他一定还有另外一种让人看不出来的复杂用意。这样看来,作品的结构也不是表面所呈现的纵向性,而是由几个主题、几个意义层次所相互支撑形成的横向性结构。这种结构弄得好能形成一种巨大张力和整体合力,弄得不好,也可能会给人造成残缺感分裂感。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