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5期



试论早期道教与易学的关涉

作者:章伟文 孔祥宇




  早期道教,一般认为,以太平道、天师道和金丹道为代表。太平道的主要经典是《太平经》,天师道的早期经典是《老子想尔注》,而金丹道教的著作可以《周易参同契》作为重要的代表之一。我们简略考查一下《老子想尔注》、《太平经》、《周易参同契》中是否有与道教易学相关联的内容。
  
  一
  
  《老子想尔注》据唐玄宗《道德真经疏外传》、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所载,作者为东汉张道陵;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存《老子想尔》二卷,注称“不详何人,一云张鲁或云刘表”。此书已佚,只有敦煌残抄本一件,基本保存了原书的上卷。饶宗颐先生据此而整理成《老子想尔注校证》一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出版。《老子想尔注》吸收《周易》谦卦的思想,以之解《道德经》,认为“道意谦信,不隐身形剥,是其效也。”(饶宗颐著《老子想尔注校证》第1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出版)“谦曲后令明,非虚语也;恐人不知,故重申之。”(同上第30页)对《周易》中提及的“河洛”,以之为受命君王的图谶,其曰:“国不可一日无君,五帝精生,河洛著名,七宿精见,五纬合同,明受天任而令为之。”(同上第37页)
  我们再来看《太平经》。《太平经》又名《太平清领书》,共约一百七十余卷,现《道藏》本只残存五十七卷。著名道教学者王明先生据相关资料辑校补遗,成《太平经合校》一书,基本恢复了《太平经》之原貌。《太平经》以阴阳五行为天道之准则,强调顺应天道之阴阳五行以治世、养生,就能建立起一个理想的“太平”世界。太平道之所以能在东汉后期迅速崛起,并对国家的政治生活和民众心理产生重要影响,形成道教早期的重要教团,并不是偶然的。东汉后期,外戚和宦官轮流掌权,使得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民不聊生,国家处在危机四伏的动荡之中,如何引领社会走上正轨,或者说,怎样将现实社会的种种黑暗消除,建立起一个理想社会,是时代提出的一个问题。太平道以一种宗教信仰的形式来回答这个时代问题。它认为现实世界是不合理的,是注定要灭亡的,所谓“苍天当死,黄天当立”,黄天即“太平世界”。“太平世界”之所以能取代现实世界,主要就在于现实世界的不合理和“太平世界”的合理。而“太平世界”的合理,除了它具有宗教理想的性质之外,亦有其理论的根据。这个根据就在于,“太平世界”是合于天地之道的,是顺应天地阴阳五行之则的。而在汉易中,阴阳五行的思想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故太平道所奉之《太平经》亦对《易》的思想进行引进、加工,以构成其道教教义的思想体系。这就是为什么《太平经》中亦有着丰富的道教易学思想的原因。
  《太平经》重视人与天地阴阳的相合。在《合阴阳顺道法》一节中,作者提出:“故顺天地者,其治长久。顺四时者,其王日兴。道无奇辞,一阴一阳,为其用也。得其治者昌,失其治者乱,得其治者神且明,失其治者道不可行。详思此意,与道合同。”(王明著《太平经合校》第11页,中华书局1960年版)认为道即一阴一阳,以道治国则昌,不以道治国则乱;统治者顺天地、四时之规律来进行统治,就能使国家长久兴盛。与道合同,必须探究一阴一阳变化的规律。《庄子》认为“《易》以道阴阳”,故《太平经》与《周易》在理旨方面是一致的。
  《太平经》对阴阳关系的考察过程中,重视阴阳的相和。在《名为神诀书》一节中,作者提出:“故纯行阳,则地不肯尽成;纯行阴,则天不肯尽生。当合三统,阴阳相得,乃和在中也。古者圣人治致太平,皆求天地中和之心,一气不通,百事乖错”。(同上第18页)又云:“天下凡事,皆一阴一阳,乃能相生,乃能相养。一阳不施生,一阴并虚空,无可养也……圣人者象阴阳,阴阳者象天地以治事,合和万物,圣人亦当和合万物,成天心,顺阴阳而行。”(同上第221、222页)阴阳相和的方法之一为“乐”,“夫乐于道何为者也?乐乃可和合阴阳。”(同上第13页)
  阴阳的变化,有其内在的规律,阴阳或消或长,表现出刑与德两种不同的属性。而“刑德者,天地阴阳神治之明效也,为万物人民之法度。”(同上第105页)《太平经》以汉易的十二辟卦来论阴阳的刑德,其云:“是故十一月内怀一德,一群众入从。十二月内怀二德,二群众入从。正月内怀三德,三群众入从。二月内怀四德,四群众入从。三月内怀五阳盛德,四群众贤者入从。四月内怀六德,万物并出见,莫不扰扰,中外归之。此天明效法也。二月八月,德与刑相半,故二月物半伤于寒,八月物亦半伤于寒;二月之时,德欲出其士众于门,刑欲内其士众于门,俱在界上,故二月八月万物刑德适相逢,生死相半,故半伤也。子今乐知天地之常法,阴阳之明证,也即是也。”(同上第107页)在汉易中,十二消息卦代表一年十二月、二十四气和七十二候的变化,这即是象数易学中有名的卦气说,卦气说以卦的阴阳奇偶之数的变化解释阴阳两气消长的过程,认为得其序则治,失其序则乱,因其序而前知。《太平经》吸收了汉易卦气说的这个思想,将阴阳两气的消长看成是天道的主要内容,并以刑德的属性来对之进行规定,重德而不重刑,认为德治强于刑治。“今人不威畏不可治,奈何乎哉?然古者圣人君子威人以道与德,不以筋力刑罚也。不乐为善,德劣者反欲以刑罚威警以助治,犹见去也。夫刑但可以遗穷解卸,不足以生万物,明扰扰之属为其长也。今使人不内附,反欺诈,其大咎在此。”(同上第107、108页)《太平经》对于《周易》十二辟卦的运用,在于释社会治乱之因,并如何才能由乱及于治等社会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应重德而不重刑,这是对汉易卦气说内容的进一步发展。
  重德不重刑,实际上就是重阳不重阴。在现实中,何谓阳,何谓阴?《太平经》云:“天之格分也,阳者为天、为男、为君、为父、为长、为师,阴着为地、为女、为臣、为子、为民、为母。故东南者为阳,西北者为阴。””(同上第271页)阴阳是彼此制约的关系,阴制阳则乱,阳制阴则治。故“天之格谶,东方者畏西方。是故天地开辟以来,王者从兵法,兴金气,武部则致君之象无气。火者大衰,其治凶乱。真人欲乐知天谶之审实也,从上古中古到于下古,人君弃道德,兴用金气兵法,其治悉凶,多盗贼不祥也。是故上古圣人深知天固法,故不敢从兵革武部以治也。帝王欲乐长安而吉者,宜按此天谶,急囚断金兵武务,而急兴用道与至德,以象天法,以黍皇天之心,以长厌绝诸奸猾不祥之属也,立应不疑也。”(同上第268页)“又天谶格法,东南为天斗纲斗所指向,推四时,皆王受命。西北属地,为斗魁,所系者死绝气,故少阴太阴土使得王,胜其阳者,名为反天地,故多致乱也。”(同上272页)但是,这里又出现了一个问题,即在《易》之中,南方为阳,反得巽、离、坤三个阴卦,北方为阴,却是乾、坎、艮三个阳卦,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太平经》对此也作出了解释:“《易》者,乃本天地阴阳微气,以元气为初。故南方极阳生阴,故记其阴;北方极阴生阳,故记其阳;微气者,未能王持事也。故《易》初九子,为潜龙勿用,未可以王持事也,故勿用也。此乾,但以元气之端首耳。”(同上第272页)就是说,东南仍然为阳,西北仍然为阴,《易》之所以南方阳地反得巽、离、坤三个阴卦,北方阴位反得乾、坎、艮三个阳卦,原因在于《易》以“元气之端首”来论卦之方。南方本为阳之极,阳极则生阴,故《易》南方之阳位反得巽、离、坤三个阴卦,北方为阴之极,阴极则生阳,故《易》北方之阴位反得乾、坎、艮三个阳卦;同样,东南为地户,西北为天门,亦是这个道理:“然门户者,乃天地气所以初生,凡物所出入也。是故东南,极阳也,极阳而生阴,故东南为地户也。西北者为极阴,阴极生阳,故为天门。”(同上第227页)《太平经》对《说卦》中八卦方位说的难通之处进行了创造地发挥,因为《说卦》所谓“震,东方也”,“巽,东南也”,“离,南方之卦也”,“乾,西北之卦也”,“坎,正北之卦也”,“艮,东北之卦也”等等,按汉代流行的五行方位,南方为火,位之以离卦,北方为水,位之以坎卦,但《易》以乾为老阳,坤为老阴,南方阳盛,就应为老阳乾卦,北方阴盛,就应为老阴坤卦,这样看来,阴阳的位置似乎不太顺当。《太平经》的作者发现了这个问题,并运用阳极变阴,阴极变阳的理论来对之进行调和,较好地解决了这个矛盾。《太平经》对《周易•说卦》之八卦方位进行阐释,其目的在于对阴阳消长的规律作出说明。而人君如果能深知天地表里阴阳之气的消长,兴阳气,抑阴气,便可以常垂拱而治,无复有忧。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