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道教经济伦理刍议

作者:刘仲宇




  道教是古老的宗教,也是常新的宗教。当现代化的进程不断向前的时候,它所需要的文化资源也不断在扩大。然而现实的情况是,经过近百年的社会巨变,中国传统的文化资源大量被破坏,有些则被埋没。道教中的资源就是这样。实际上,道教虽然是一个宗教,却在传统社会里起过收束人心、提供道德教化的功能,对于社会中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和社会关系,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对于维系中华传统起过不可替代的独特影响。当着中华民族步入现代化进程时,道教的文化资源仍然是极其宝贵的,若能激活这些资源,那么它对于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才能得到真正的发挥。
  最近的三鹿奶粉事件,以及先后发生的溃坝事件、煤矿事故瞒报事件,都显示了当前经济活动中,道德底线不断被击破,人的生命和尊严被践踏,法制一再地遭受挑战。这些事件,不仅本身十分恶劣,同时又有相当大的典型性:它们显示了经济活动中普遍的道德缺位,或者说一部分人的道德低下。它们向我们警示:传统道德资源和信仰被过分地破坏所造成的后果。针对这种经济道德贫乏甚至于低下的情形,回顾一下道教中的经济伦理资源,或者可以对当代的人们有所启示,能够找到医治当代社会病症的良方。
  道教的经济伦理思想,内容十分丰富,但是挖掘却相当欠缺。盖以往的研究,较多偏重于哲学、政治、社会思想诸方面,直接讨论与经济相关的问题较少。窃以为,对此还应下大力气研讨,根据我个人的探讨,似乎从近年来的接财神活动的兴旺,可以得到某些启示,也可以找到道教经济伦理与信众思想、信众的经济活动的某些结合点。
  接财神的活动,不仅表现了人们对财富的追求公开化与神圣化,同时也鲜明地表现了在市场经济中,人们对于价值取向和道德准则的新的规范和诉求。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本身而言,要求有正面的道德建构,而且希望由它来压抑负面影响的过度膨胀。人们希望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使整个经济以及人自身,天天充满活力,财富以过去所不敢想象的速度增长,而人自身也取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发展自由。也就是说,期盼着市场经济的优点,尽可能抑止其缺点。中国人素有聪明正直谓之神的古训,在神灵身上,人们看到的总是优点为主,神,是种高尚人格理想的化身。在财神身上,人们也是这样。因此,通过道教宣扬的财神身上所具有的道德价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透视出道教经济伦理的基本特点。
  
  一、经营开发中的诚信原则
  
  与任何宗教一样,道教十分强调虔敬与诚信。香港地区流行的《吕祖宝忏》中就说道:“我以诚格,不以财临。”这是说敬神在于诚,而不在于供品的丰盛。这是就人神关系上说的诚。在人际关系上,则同样要求讲信义,在经济活动、经营开放中,尤其是如此。这一点甚至著为戒条。《化胡经十二戒》中便有“戒之勿欺诈,言当有成契。欺人为自欺,华词为负誓”。诚信的原则,在道教徒看来,与长生联系在一起,所以说:“以虚为实是一病”,而“怀实信厚是一药”——这里的病,既指道德上的缺陷,也指身体上的疾病,药也是一语双关。有病便不能成道,与长生久视的追求相左。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在商品交易中,常常发生契约合同一类行为,而它们正是必须以诚信为基础的。正如日裔美国学者福山在其《信任》一书中指出,“信用是整个社会的最大资本,如果一家企业、一个国家没有人与人之间的信用关系,也就没有人之间的相互信任,社会资本也不可能形成,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都不可能提高”。“一个国家的福利及其他参与竞争的能力取决于一个普遍的文化特性,即社会本身的信任程度。”这是观察当代社会和经济生活的至理名言。
  就中国目前情形看,原来建立在宗法经济制度上的忠诚,建立在原有的政治道德前提下的“老实”、“忠”等观念正在解体,而市场经济所必需的诚信的道德准则尚未能完善,同时,相关的法律也较为滞后,因此,诚信是当前中国经济生活中的稀缺资源。本来,在传统的商业行为中,诚信为本的思想和实践并非没有。在重农抑商的政策导向下,社会上对于商贾的评价总是负面的多,正面的少,所以,历来人们嘴里骂“奸商”的频率甚高,甚至于形成“无商不奸”的思维定势。其实,凡是在社会上站稳脚跟的商家、作坊,都打着“童叟无欺”的招牌,而且实实在在地执行之。童叟无欺是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诚信约定,合同、条规在神前盟约,则是商业伙伴之间的诚信约定,所以商而诚,才是得到社会肯定的的正途,而奸诈的行为可以行之一时,决不可行之永远。清代的晋商、徽商,这些著名的商帮,虽然无法皆能人人实践应有的商业道德,但从总的方面看,他们还是多将儒家的仁义忠信列为经营的准则,同时也从佛教和道教那儿吸取道德资源,尤其是《太上感应篇》关于“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一类思想,长期支配着商家群体,所以总的来看是小心翼翼地警惕着对诚信的维系。商家的这种道德资源,一直是他们立足于市场从而得到社会承认的精神支柱之一。当前,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是令人头痛的问题。其中的原因也是纷纭复杂,无法一言以蔽之,但与商品经济重新从原始积累开始,原有的商业道德资源久被遗忘,有直接的关系。新的暴发户与原有的有过商业道德熏陶的老企业家并无直接的继承关系。他们需要在自己的经营实践中慢慢品味不遵守商业道德的酸甜苦辣,才能建立起恪守诚信等商业道德的观念。
  总而言之,现代市场经济呼唤诚信,而诚信的营造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接财神活动中体现出来的诚信精神,不管它所依托的是什么——宗教道德常带有报偿性,即相信实践某一道德与否会受到神灵的奖惩,接财神活动中的诚信规范,也同样以信仰为基础以报偿性为原则——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什么。作为市场经济时代的道德资源,它仍然是十分宝贵的。
  
  二、资源利用的节约原则
  
  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资源的利用,比任何时候都量多面大。无论是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都是市场运作、利益追求的基本条件。然而,当代经济的发展却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从工业革命以来所形成的资源利用的方式,存在着极大的弊端:人类过分地开发了资源,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尤其是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早已超出了其自生能力,而且寅吃卯粮,我们已经将子孙后代的资源早早地透支了。这种情形尽管已引起人们的担忧,却极少有制约其蔓延的手段,甚至于还很少有企图加以纠正的道德上的冲动。与整个传统价值的丢失而造成当代生态、环境和人际关系的破坏相伴随的是,资源的浪费似乎有愈演愈烈的趋势。针对这个问题,非常值得回忆和恢复道教的节约思想。这一思想,古代称为“啬”。老子主张:“治人事天莫若啬”,即尽可能节约。平时我们说勤俭持家,俭有节约支出之意,但没有老子所说的“啬”覆盖面广,内涵丰富。啬,可以是从统治者的清静无为、尽可能少支出精神与体力、尽可能少折腾的角度理解,古代将老子书当成南面术,其理解即是如此;可以将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