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适合“悦读”,又启迪心智

作者:温儒敏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以上对第一节的分析比较细致。我们要注意体味其中不同的意象所蕴涵的各种感情,以及意象群的并置、转换如何形成特殊的情绪氛围。整首诗都可以用这种方法阅读,最重要的是直接去感觉和体味,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这也是阅读那种比较“晦涩”、难懂的现代派诗歌的方法之一。以下三节这里不再详析,只就几个问题略加提示。
  第二、三节写一个“农夫”和一个“老妇”,他们的劳作、家庭、生育、饥饿、忧患、欢快、恐惧、希望、失望,以至死亡等等,这些描写都不只是个人的遭遇,而是通过两个受难者各种生活化的意象,呈现对民族历史与现实的认知与感觉。“农夫”一节偏重表达无限悠长的“忧患”。“多少朝代在他身边升起而又降落了”/而把希望和失望压在他身上”,“他永远无言地跟在犁后旋转”。这是写历史的重复与沉重。
  注意象征的手法。“犁”翻开田地如同破浪,有“旋转”的感觉;“农夫”跟在犁后面,也会有随着泥土的破浪“旋转”的感觉。但诗歌不止是写这种劳作中的体验,而是在暗示民族苦难历史的不断重复,暗示“希望”一次次转为“失望”的那种“重压”感、晕眩感。这就是比较典型的象征的手法。“农夫”和“犁田”等事物是具体可感的“景”或“象”,关于历史的感觉体验则是融注其中的“情”或“意”,前者与后者两相融汇,借有形寓无形,借有限表无限。阅读时不断发现、体会“有形”的事物所含蓄表达的无限的意味,实际上也就参与了艺术的再创造,会获得特别的审美阅读快感。
  第三节与上一节有联系。如果说第二节主要写“历史”,这一节就是“现实”,其中“老妇”可以理解为是国家民族现实的象征,偏重表达的是“含蓄的悲哀”。那许多母亲与孩子在“饥饿”里的“忍耐”与“期待”,也是诗人想象中整个国家人民的精神状态。“农夫”与“老妇”两个受难者都是民族苦难的象征。阅读时注意体会诸多复杂的意象表现中所突出的基调,就是“受难”和“期待”。诗中每一节最后都落实到“一个民族已经起来”这一句,如同歌曲后面反复吟唱的部分,加深对主旋律的印象。于是诗中所表达的对国家民族的各种复杂情感,也就借此凝集和提升,表现为自信与希望。也可以理解为这是诗人在期盼通过战争的洗礼,我们国家民族将重新站立起来,获得新生。
  这首诗题为《赞美》,是赞美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赞美那承受着苦难的历史重压却又始终不放弃希望的坚韧的民族精神,赞美“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坚定信念。要注意诗人并非毫无保留地赞美,诗中也写到“荒凉”、“单调”、“黑暗”,写到人民的愚昧、保守。“人民”并没有被美化或英雄化,而是在“耻辱里生活”。但全诗总的是充满对人民的同情和热爱,即使有批评和警惕,那也是发自内心的对自己民族国家的关切与期盼,是亲情般的复杂、丰富的感情。唯其如此,这赞美的内涵才更加饱满,是带血性的、能让人感觉到汗味、泥土味的最真挚的赞美。
  
  八、阅读中的冥想
  ——冯至的《一个消逝的山村》
  
  冯至的《一个消逝的山村》选自散文集《山水》,写于抗战时期的“大后方”昆明。在战时艰苦的生活中,冯至仍然追求他一贯的写作意趣:偏爱平凡普通的题材,以质朴的笔致,写人与大自然的融合,以及大自然的永恒之美。这篇散文也体现了这个特点。这是拿诗的笔法来写散文,时而写景,时而回顾历史,还不时插入联想、议论与抒情,似乎有些散漫,总觉得有些跳跃,但认真体会,发现“冥想”是其中贯串的线索,所有描写似乎都在导出 “冥想”。这篇颇具哲思的文章,靠“冥想”带动哲学的启示。所以阅读时应格外关注“冥想”的效应。
  开头点明“一个消逝了的山村”,马上与这山村的淹没相比较,联想到“人类之外”的大自然那种“默默地对着永恒”。所引发的思路便是,所谓“人事变迁”并不会左右大自然的生生不息。接下来三个段落,想象山村过往的历史,感到那也只剩下草木之间的一点“余韵”。在大自然亘古常新的大气象面前,人事变迁显得那样“无常”与“渺小”。只有把人类看作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懂得对滋润自己的大自然感恩,才懂得生命的意义。这里多少有点道家思想的风味,就是回归自然。
  接下来,在文章的后半部,用较细致的笔触写一种小草——在杂草中顽强而又谦虚地生长的鼠曲草,可以看作是生命的赞礼,是对那种简朴生活形态的肯定。当作者把小草和夕阳下聚精会神劳作的村女交织在一起,那幅动人的图景更是让人感悟到生命存在的“意义”:“一个小生命是怎样鄙弃了一切浮夸,孑然一身担当着一个大宇宙。”再下来几段,先后写雨季山上人们忘情地采菌子,写秋后风夜中山民们的无奈与恐惧,以及大风过后各种美丽动物的重新活跃,各种生命过程的悲欢沉浮,如同壮丽的交响乐,奏响了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之曲。
  顺着“冥想”的线索来读这篇散文,就能读出智性之美,哲思之美,还有那诗的韵味。这样的山水散文漠视“胜”与“奇”,专注于平凡的“原生态”,的确有些特别。冯至说过,他写山水喜欢“还给它们本来的面目”,不想“把些人事掺杂在自然里边”,在他眼中,将历史东拼西凑堆积的杭州西湖,是比不上未经任何雕饰的自然山水的。冯至推崇大自然的质朴和原始,主张能融入大自然的至性常情的生活,认为只有在这种简单健全的生活中,才能明心见性,体会古今人类生息相通之处,体会生命的价值。阅读这篇散文,除了感悟这种格外关注人与大自然关系,因而主张回归简朴生活的思路,还可以学习如何在描写中融入想象与哲思,如何让文章富于诗意。
  
  九、趣味盎然的科学论说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
  
  本文选自费孝通的社会学专著《乡土中国》,是其中开篇部分。社会科学的学术论文以调查和科学论证为主,这不同于文学性作品,但这篇论文还是写得很有文采,人文性很强,也很吸引人读。文中渗透着对历史学、哲学、政治学等相关学科的深刻认识和精辟见解,可以说是“杂”而化之。能做到科学、严谨而又好读,这种文体风格背后,需要科际整合的开阔视野,也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读这篇学术论作,不会有专业隔阂带来的枯燥,反而会觉得引人入胜,趣味盎然,这是学术论文的一种境界。从语文的角度看,这也是一篇可圈可点的美文。比如论文写作在科学论证的同时怎样能更生动而且有可读性,观点与材料如何结合,叙述和论说如何平衡,以及如何摆脱从概念到概念的“八股味”等等,这里都有值得借鉴的经验。
  《乡土中国》的主题是“研究中国文化模式怎样从中国农业和农村生活中产生出来”。这篇文选就从乡下人的“土气”入笔,一反常人对“土气”的藐视,称赞“土”字用的精当,因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小农经济依靠的正是土地。也正是因为有了土的滋养,才有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业,才有了聚村而居、与世无争的传统生活,才有了中国人生生不息的传统文化根源。乡土社会的本质不是别的,而正是这种“土气”。进而又论述,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本质也就是这种建立在相对固定的社群基础之上的稳定的社会结构。此等精辟见地,在貌似平易的叙说中层层推进引申,入情入理,思路清晰。虽然是客观的科学论说,我们依然感觉得到,如果没有一种流淌在灵魂深处的传统文化意识以及乡土中国情结,恐怕是很难写出这等贴切的文章的。难怪有人说,费孝通对于中国传统乡土社会和传统文化的社会学解析,可以和鲁迅先生对中国人的剖析相类比,不仅提出了科学的结论,还具有发人深省的力量。
  社会科学论文讲求科学的研究方法,而优秀的社科研究还必须具有人文关怀的眼光。费孝通深知中、西方文化的本质差异,借用西方的社会学方法时防止生硬套用,努力将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体验与理解渗透其中,所以他对乡土中国文化现象能做到透析式的微观解剖和宏观把握,对这个社会独特的结构和运行有精妙的观察和总结。学习时注意领略该文如何采用田野调查和社区分析等社会学方法,以及对不同社会结构做比较的方法。这些对于我们学习社会调查及写作调查报告,会有帮助。
  

[1] [2] [3] [4]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