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灵与心的上下求索
作者:庞希云
摘 要:《天路历程》以梦幻的形式设计与描绘了人类在生命的历程中通向天国的道路;《西游记》也以神怪的形式,描绘了孙悟空师徒四人历尽艰难到西天取经的历程。然而,《天路历程》解读的是基督教教义中信仰及灵魂救赎的思想,《西游记》表现的是儒释道人心自悟的观念。东西方这两部寻求通向天国之路的小说,分别以灵魂和人心为旨归,体现了基督教文化体系与儒释道文化体系之下对灵与心的不同追求,形象地阐释了东西方两种完全不同的宗教和文化。
十七世纪中后期,英国小说家约翰·班扬(John Bunyan,1628-1688)写了一部著名的小说《天路历程》(The Pilgrim’s Progress,1678),其影响之大,在西方国家中通常被看作是仅次于圣经的基督教重要经典。它依据基督教灵魂救赎的教义,以梦幻的形式设计与描绘了人类在生命的历程中通向天国的道路,因此也被认为是一部由基督教教义演绎而来的救赎寓言。与此相类似,中国也有一部描绘人类通向西天(也即“天国”)之路的小说,这就是在十六世纪明后期开始流行、至今仍然家喻户晓、人人皆耳熟能详的神魔小说《西游记》。它以神怪的形式,描绘了孙悟空师徒四人到西天取经,历尽艰难最终到达理想境界的历程。然而,这两部寻求通向天国之路的小说,所阐释的却是东西方两种完全不同的宗教与文化,是西方基督教灵魂救赎与中国儒释道人心自悟之文化心理的体现。
《天路历程》:灵魂救赎的宗教寓言
班扬的《天路历程》以梦幻的形式,叙述的是主人公基督徒从“毁灭之城”到达“天国之城”的旅行。“我”在梦中看见一个衣衫褴褛的人,也即主人公“基督徒”,背负着沉重的包袱,手中捧着一本《圣经》边读边哭,徘徊而不知所措。他对妻子哀诉说,他就要被那压在他身上的重负毁了,并且他确实知道他们那个城市将要给天火烧毁,所有的人都不能幸免于难,除非找到一条解救的路。正在基督徒不知怎样才能获得拯救而失声痛哭时,一个“传道者”来告诉他,逃离罪恶,逃离将至的愤怒。“基督徒”随即朝着“传道者”所指示的亮光,去天国寻求救赎,从而开始了他的“天路历程”。他刚开始逃离这“毁灭之城”时,曾有一个名叫“顽固”的人来劝阻他;一个叫“柔顺”的人愿意与他同行,但陷入灰心泥沼后,“柔顺”挣扎出泥沼走了,“基督徒”则在“援助”的帮助下,爬上了泥沼。此后,“基督徒”受老世故先生的欺骗曾偏离正道,然而在“传道者”和“好心”朋友的指点下,他又走上了正道,进入了象征十字架的“窄门”。一路上,“基督徒”克服了千难万险,遭受了种种磨难,经过了“艰难山”“屈辱谷”“死荫谷”“名利场”,他得到了“贤慧”“虔诚”和“仁爱”的鼓励,获得了“忠信”的友谊,最后在“盼望”的陪伴下渡过了“死亡河”到达了天国。
很显然,《天路历程》即是基督教灵魂救赎的形象阐释。依据传统基督教的观念,上帝创造了人,这是上帝对人的恩赐,人应顺服于上帝。由此人与上帝便建立了一种自我降服的、依附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在对上帝的信与爱中体现的。人要是因自大与骄傲,自比上帝,破坏人与上帝的这一和谐关系,便被认为是最严重的罪,是众罪之本源。亚当与夏娃之所以犯罪,并不在于“偷吃禁果”这一行动,而在于他们吃“禁果”的动机——希望眼睛明亮,能如上帝一样具有智慧知道善恶①。因此,这一原罪的深层含义便是人违抗上帝的意旨,人不肯信靠上帝,而妄想僭越上帝的地位,自作上帝,自作主宰。这种不安分守己的自我提升就是自大和骄傲。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就说:邪恶的意志是如何开始的,只是由于骄傲。骄傲岂不是一切罪的开端吗?骄傲是什么?只是一种顽固的自高意向,人想离弃那本为灵魂所唯一依附的上帝,而以自我作为人生之原。……什么是骄傲?岂不是无限的自高之心么?一旦灵魂想要抛弃它所依附为生命终极的上帝,而以自我作为生命的终极时,那就是无限的高傲。②因此,原罪的本质就是人的自大与骄傲,破坏了人与上帝的和谐关系。而且这一原罪的根源不是别的,而是有罪的灵魂,罪的根源就在人自己的灵魂深处。
所以,亚当和夏娃的犯罪,意味着人类已深陷罪孽之中不能自拔。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第十四卷中就用大量的篇幅申述了人类从亚当以来的堕落。这种堕落包括恐惧、贪婪、诉讼、战争、背叛、发怒、仇恨、欺骗、阿谀、伪善、盗窃、抢劫、傲慢、嫉妒、谋杀、弑亲、残忍、邪恶、奢侈、卑鄙、奸淫、私通、乱伦等等数不清的、肮脏的行为。所有这些都说明了人类已深陷罪孽之中。而陷于罪孽之中的人是不能自拔也无力自拔的,只有依靠他力的拯救,才有可能从罪孽中走出,而具有这一拯救力量的唯有上帝。上帝差遣他的独生子耶稣来到人世间,为罪人钉上十字架,用他的身体和血救赎人类。而作为对耶稣救赎的回应,人则必须忏悔自己的罪过,重新信靠上帝,接受耶稣为自己的救主,相信他能赦免自己的罪恶,包括原罪及自己曾犯的本罪,才能最终获得拯救而重生。这就是《圣经》说的:“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③
基督教的这一“原罪”说是奥古斯丁根据《圣经》所阐发,而自奥古斯丁以后,在西方基督教神学与伦理学中,长久以来关于“原罪”的说法与争论便一直持续不断。对于这些争论,我们没有必要去追究其中的异与同,因为这争论本身就是这一思想观念渗透人的心理的过程与表征。正如刘再复先生所说的:“人到底是否生而有罪,纠缠和争论都是没有意义的。这是不可证伪的形而上学的命题。重要的是我们要意识到从这个假设中引申出来的东西。人既然被确定为生而有罪,那么毕生的无限的救赎就是必要的。每一个行动,包括日常琐事和职业活动,都可以看成是赎回先前‘原罪’的活动。因此必须遵从宗教戒律,遵从内心良知的呼声去做事待人。这样,生命在基督教伦理的定义下就是一个忏悔和救赎的过程。”④自奥古斯丁以后的整个中世纪及中世纪以后,与生俱来的罪恶感以及忏悔和救赎的意识,始终贯穿在西方的文化发展之中。
从基督教教义上说,灵魂获得拯救而重生的过程,有三个关键:一是忏悔离罪。只有在承认了自己的罪并且要求悔改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更新人与上帝之间的关系。而这个悔改不只是行为上的悔过改变,更重要的是思想层面的忏悔更新。二是信靠上帝。这里所谓的信靠,不是指一般对事物具有某些信念,而是指把自己全然交托于耶稣基督,只有相信上帝,依靠上帝,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这就是耶稣说的:“你们祷告,无论求什么,只要信,就必得着。”⑤三是上帝的赦免。人堕落之后,人自身已没有寻求至善的能力,人若要获得至善的能力,需要上帝赦免他的罪并赐给他新的生命,他才能重新获得服从永恒法则,回归永恒秩序的能力。
根据《圣经》所示,对于基督徒来说,拯救包括两部分:称义和成圣。称义就是宽恕的另一名称,是人类一切罪恶的赦免,其含义即人类在上帝面前蒙接纳。而当基督徒称义时,成圣也就在那个时候开始,基督徒获得重生,从上帝而生,为圣灵所生。⑥且人类借以得救的是信。信的含义也是多方面的。从最高的意义说,这信就是使人类得救、称义与成圣的信仰。所谓因信称义,信仰就是称义的唯一条件。
由此可见,在灵魂获得拯救而重生的这一过程中,世俗信仰的“灵魂拯救”,更看重的是信靠上帝和获得上帝的赦免。拯救,是救一个人脱离邪恶的势力,经历神的生命,使人活在神的生命所彰显出来的权势里。就拯救的意义而言,它强调人获得救赎,在于信徒身上的人性和灵性的神秘结合,或者促使上帝和人的关系所发生的变化。因此,拯救本身不是终极的目的,终极的目的是要把人引到神的面前,让神的生命进入人的生命中。而实现这一终极目标的前提则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