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手语多样性、标准化及手语语言建设的问题与思考

作者:沈玉林



  摘要 手语是人类的语言。手语在发展中因社会、政治、宗教、教育等原因出现了各种变异。为促进聋人群体的沟通,人们编纂手语词典来进行手语标准化工作,但这种手语标准化工作在一些国家并没有成功。中国手语规范化工作应该借鉴国外的经验教训,明确中国的聋人手语与中国手语的概念,处理好中国手语与中国标准手语的关系,发挥聋人在手语语言建设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 手语 多样性 标准化 语言建设 研究 分类号 G762
  
  2007年4月10日至14日,在荷兰奈梅亨市召开了第二届跨语言学手语研究和手语语言学国际合作会议(Cross-linguistic Research and InternationalCooperation in Sign language Linguistics 2,CLSLR2),会议中有关手语标准化的研究值得我们重视和借鉴。本文结合会议内容,说明聋人手语的多样化与标准化问题的社会语言学特性,并对我国手语语言建设进行思考。
  
  1 手语多样性的产生
  
  手语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而变化,手语变化形成了手语的多样性。从CLSLR2会议上,我们看到,手语多样性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普遍存在。手语的多样性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存有几种手语;二是在一个国家和地区,一种手语有多种变体。
  形成手语多样性的因素有多种,一般包括有:社会因素、政治因素、宗教因素、聋校因素等。
  
  1.1 社会因素
  聋人群体是以手语为纽带的特殊群体,是一个语言学意义上的“少数民族”,他们并非群居在特定地域,而是散居在健听人的主流社会中,手语必然受主流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制约。比利时的聋人手语就受到这种地域语言文化的影响。很久以前,存在着“比利时手语”(这可能是一种比利时的聋人群体的手语共同语),但20世纪70年代,比利时分裂为弗兰芒和瓦龙两大区域,比利时的聋人协会也相应分裂为两部分,随之也出现了两种手语:“弗兰芒比利时手语”(Flemish Sign Language,VGT)和“法国比利时手语”(French Belgian Sign Language,LSFB)。瓦龙区是法语区,法国比利时手语更多受到法国手语的影响,是从法国手语派生出来的。这两种手语是“比利时手语”的变体,还是两种不同的手语语言,人们对此还没有研究。但两个地区的聋人仍可彼此交流。
  
  1.2 政治因素
  殖民问题和移民问题等政治因素,都会对国家、社会的语言使用有所影响,从而促进手语语言的变化。犹太人曾散居在世界各地。在非洲阿尔及利亚的撒哈拉大沙漠边沿的M’zab地区,犹太人由于近亲结婚,聋人比率很高(2.5%),但聋人和健听人都使用手语,促使犹太聋人手语得到了发展。以色列建国后,许多犹太移民回到了以色列,包括来自阿尔及利亚的犹太聋人。以色列聋人群体开始形成,他们带来了许多地方的聋人手语,这些不同手语互相接触,形成了一种新的手语即“以色列手语”(Israelite Sigr language,ISL)。但是,来自阿尔及利亚的犹太聋人群体,还保留着阿尔及利亚犹太聋人手语,他们只在家庭里使用这种手语交流,成为家庭的“秘密”语言。目前,在以色列使用这种手语的人数在减少,大约还有300至400名聋人使用阿尔及利亚手语。
  
  1.3 宗教因素
  聋教育与宗教有着密切联系,教会办聋校或支持聋校是常有的事。因此,教会与聋人手语的发展变化也有着一定的关系。厄里特利亚的手语就受到了教会组织的影响。
  厄里特利亚(埃塞俄比亚境内)1991年独立。1955年,瑞典教会在厄里特利亚的Keren建立了聋校,随之也带去了瑞典手语。之后,其他国家的教会也在厄里特利亚开办聋教育,因此,除瑞典手语外,厄里特利亚还有挪威手语、芬兰手语、德国手语、美国手语。指语有厄里特利亚指语(与埃塞俄比亚指语一样),还有国际手语和指语。这样,厄里特利亚的聋人手语语种十分复杂,在一个不大的地区形成了一个多手语种类的聋人社会。
  
  1.4 聋校因素
  聋校往往被看作是聋人手语的“发源地”,聋校是聋人最集中的地方,也是手语使用最多的地方,同时也是新的手语词创造的地方。即使在口语教学鼎盛时期,手语也没有被彻底根除,聋生在课后、在操场、在宿舍仍然使用手语交流,并把手语一代代传承下去。
  但聋校也会促进手语的变异。造成聋校手语差异的原因有三种。一是聋校间的隔离。聋校多是寄宿制,校际之间学生一般没有联系。隔离最容易使手语变异,甚至形成方言手语。二是各聋校教学方法不同,口语教学和手语教学对学生的手语都会有不同的影响,形成校际间手语的差异。三是聋校内教师的影响。为了满足教学需要,教师时常自创手势,尤其是健听人教师在自创手势中,较多地引进指语或文字。各聋校对手语使用的态度不同,因此手语变异的程度也不一样。
  据说,在英国,看一个聋人的手语就能推测出他毕业于哪所聋校。CLSLR2会议上,印度Sunil sa-hasrabudhe介绍了他对印度一个聋人家庭手语差异情况的调查。这家4口,皆为聋人,父亲与哥哥就读于孟买聋校,妈妈和被调查者本人就读于Chenna聋校,这两所学校的手语都不一样,加上两代人之间的手语差异,一家4人,手语各不相同。
  
  1.5 时代因素
  时代变迁可以在语言中找到它的“年轮”,手语亦然。手语的语形、词汇和语法中,变化最快的是词汇。以“电话”为例,从听筒与话筒分离的最初电话,到听筒话筒合一的“哑铃”式电话,再到现在的移动手机,手语中就有三个手势表示。随着科学发展,新事物新现象也层出不穷,只要聋人群体接触到了这些新的东西,手语随之产生新的词汇和新的表达方式。因此,不同时代、不同教育背景的聋人的手语,也会出现变化和差异。
  
  2 手语标准化的诉求
  
  当语言的多样性和变异影响到人们的交流与沟通时,社会便要对语言进行规范和统一,建立标准语。从世界范围看,聋人手语的发展也面临着这种“标准化”的问题。人们(主要是健听人)认为,手语的变异使聋人交流产生了困难,也给聋校教育教学也带来不便。因此要对手语进行标准化。CLSLR2会议也介绍了一些国家的手语“标准化”工作。
  
  2.1 手语标准化和标准手语
  “手语标准化”,就是对特定社会存在的多种手语进行规范,选择一种手语作为共同语,或者对共同语的多种变体进行规范。“标准语就是共同语的规范形式”。“标准手语”就是一定社区内聋人群体通用的共同语的规范形式。
  从理论上讲,手语标准化有两种:一种是在多种手语的国家或社区选择一种手语作为其共同语。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