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自闭症谱系障碍语义加工特点与认知神经机制的研究综述

作者:曹漱芹 方俊明



复杂的与语义有关的任务(涉及单词水平、句子水平和篇章水平)。如前所述,之所以在语义领域出现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自闭症谱系障碍语义组织的策略不同于正常个体。他们的语义很可能更加依赖低级的非言语能力(尤其是视觉能力),更加依靠在词与意义间建立一一对应的刻板关系,而并不同于韦氏测验所测得的晶体智力,在运用上倾向于缺乏创造性和灵活性。这种类似于年幼儿童的不成熟的语义获得机制将很难用于完成灵活的复杂任务。Minshew等曾经设计“简单”和“复杂”两大类语言任务,系统检验自闭症谱系障碍的语言特点,发现自闭症患者确实没有表现出基本信息加工的缺陷,他们能够完成动物命名、口头词汇、识字和词汇理解等任务,他们的缺陷局限于更加复杂的信息加工,如段落理解、歧义句和比喻性表达等。Minshew等由此认为,自闭症患者存在简单的机械、程序性语言能力与复杂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之间的分离。
  弱的中心统合理论是当前解释自闭症谱系障碍能力和缺陷并存现象的较有影响的认知理论。该理论认为自闭症谱系障碍的认知加工是局部和片段的,他们过分关注事物的细节,无法把局部信息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这导致他们在简单任务上表现较好,而在复杂任务上表现较差。目前,这一假设得到了关于知觉水平、视空间一结构水平和词汇一语义水平的大量研究的支持。该理论产生之初,也同时面临着来自另一些研究结果的挑战。有研究发现,自闭症谱系障碍能够整合一些单个的对象,如视觉任务中的颜色和形状以及单词水平的词汇意义等,故不能认为自闭症谱系障碍完全缺乏整合情境信息的能力。基于这些发现,弱的中心统合理论的提出者Happ6和Frith最近对该理论进行了修整,一个重要的转变即认为弱的中央统合主要是指自闭症谱系障碍不存在高级的中心统整能力,但并不否认其可能借助机械的刻板记忆等手段而具备局部的统整能力。Happe和Frith指出,“很明显,自闭症谱系障碍能够整合一些种类的信息,如日常生活中的常规,日历计算——这种能力可以通过锁链(chaining)的方式加以完成,但这仅仅是一种局部的统整能力,却不是中心统合能力。然而,这种局部的统整能力足够帮助自闭症谱系障碍建立起事件的框架和常规。”从这个角度看,弱的中央统合理论与复杂信息加工缺陷模式的观点已经趋于一致,即都认为自闭症谱系障碍在简单的任务上是存在统整能力的,他们缺乏的是更高级的统整能力,无法完成需要复杂心理操作的任务。
  还有一些研究者提到,自闭症谱系障碍常有一些特殊的语言特征,如回声式语言、比喻性语言(如用“去鳄鱼”来代替“去游泳”)、代词颠倒和创造新语等。这些语言表现出一个共同的特点,都属于一种“完形语言”,即“作为一种记忆形式或整体形式的多词语的口语,这种口语形式可能是规则应用的结果,说话者并不清楚这些语言的内部语义结构”。研究者指出,完形加工的出现可能正是由于自闭症谱系障碍缺乏整合信息的能力而造成,因为如果不能够通过把相关的零散的信息统合到一起,并将它们与以前的经验联系起来而抽取意义,那么唯一的选择就是记住整个一块或者一并产生。
  
  2.2 脑神经联结异常假设
  脑联结异常假设从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来解释自闭症患者简单信息加工能力和复杂信息加工障碍之间的分离现象。
  近来,自闭症谱系障碍神经结构研究方面一个重要的发现是:绝大部分自闭症谱系障碍在生命早期脑体积显著大于正常标准(在2~4岁达到顶点,此时脑体积比正常儿童高出10%,脑重高出15%,而幼年阶段之后,其脑体积增长速度又显著下降,最后大小达到或者接近正常标准。研究者指出,这种异常发展可能会严重损害儿童生命早期至关重要的神经髓鞘化、突触形成、轴突生长等过程,且尤其可能破坏他们的脑部联结(connectivity)。进一步的探查表明,自闭症谱系障碍生命早期过大的脑体积主要是由于脑白质过多造成,并且过大的脑体积又主要体现在那些较晚成熟的高级脑区域(如额叶)。根据这些发现,一些研究者提出了脑神经联结异常假设。具体地说,该假设包含了以下3个子假设:(1)自闭症谱系障碍的额叶这一最晚成熟的高级功能脑区存在缺陷,其潜在机制至少包括过度的局部联结(白质异常)以及与其他低级功能脑区缺乏有效的长距功能联结;(2)自闭症谱系障碍低级的基本信息加工脑区,尤其是枕叶,功能相对保留乃至增强,但是不能服务于高层次的以情景为基础,以目标为导向的任务;(3)自闭症谱系障碍不同脑区之间缺乏有效的长距功能联结。以上缺陷的存在可能导致自闭症谱系障碍在完成简单任务(主要依赖单独的低级脑区)时具有优势,而在完成需要多个脑区共同协作的任务时遭遇困难,如果这多个脑区中还涉及到高功能脑区(尤其是额叶),其遇到的困难还将更加明显。
  根据脑神经联结异常假设,自闭症谱系障碍将在局部的低级功能脑区(尤其是枕叶)出现更多的激活,而在具备整合功能的大脑区域(尤其是额叶)出现激活减少,以及与低级功能区域之间的功能协同减少的现象。就语义研究领域而言,这些预测的激活模式分别在数量有限的“词汇语义”fMRI研究和“句子理解”fMRI研究中得到了部分或全面的验证。
  词汇语义层面,美国马萨诸萨州立医院的Hat—ris等研究者和圣地亚哥大学的Graffrey等研究者分别在近期开展了两项fMRI研究。以往的研究表明,位于左前额下皮质的布洛卡区和位于颞后部区域的威尔尼克区是正常个体的语言加工中心。就语义来说,词汇的语义加工主要导致布洛卡区的激活。在Harris等的研究中,研究者分别让14名18—52岁高功能自闭症谱系障碍成人完成浅层的词汇知觉任务(如判断词汇是红色还是黑色)和深层的词汇语义任务(如判断词性是积极还是消极),并同时考察他们完成任务时的脑激活状况。结果发现,相较于知觉任务,控制组在语义任务中表现出布洛卡区、额中上回和右小脑这些区域的激活增多,而自闭症组则出现:(1)布洛卡区激活不变;(2)威尔尼克区的激活增多;(3)没有产生额中上回和右小脑的激活等异常模式。研究者得出结论,尽管自闭症个体能够正确完成语义任务,他们却更加没有依赖布洛卡区来达成目标。由此,该研究证实了高功能自闭症者的高级语言统整中心——布洛卡区存在缺陷。另一项Gaffrey等的fMRI研究也有重要的发现。该研究中,研究者针对10名高功能自闭症成人安排了语义判断任务(如判断“锤子”是否是“工具”)和知觉判断任务(如判断某个单词中是否有字母“k”)。在行为水平,自闭症组在语义判断任务上的成绩显著落后于控制组,但高于随机猜测水平,说明其能够理解部分语义;同时自闭症组在知觉任务上的成绩与控制组没有显著差异。脑激活模式上,控制组在语义判断任务中出现左前额回(1eft inferiorfrontal gyrus,BA44和BA45)的大量激活,

[1] [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