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7期
论审美文化的当代结构
作者:余 虹
中国的前卫审美文化产生在五四前后。五四前后的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而五四之后的中国社会也相对宽容(严格地说不是宽容而是因社会混乱所导致的失控),这使一些新青年成为审美上的前卫,比如生活世界中的剪辫子、放小脚、穿洋服等等,这些行为不单具有反封建的意义,也具有审美上的前卫意义。此外,更为严格意义上的审美文化出现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先锋实验,比如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象征主义诗歌与现代派风格的艺术。中国前卫审美文化的发展因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意识形态控制而中断,在改革开放后复苏且一发不可收拾。1980年代初有关朦胧诗的论争可以说是中国特定情境中的前卫审美文化与保守审美文化的斗争。如果我们撇开这场论争中的政治、思想性内涵不谈,就可以明确看到它与前卫和保守的关联。1980年代以前的中国现代诗歌体制是以革命文学的经验为基础、以特定的政治教化为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因此,“通俗易懂”、“思想正确”是它的根本原则。朦胧诗在这两个方面都是违禁的,或者说是反现行体制的,因此,它具有明显的前卫特点。朦胧诗之后,中国文学艺术界的前卫(或先锋)运动风起云涌、出现了大批实验诗歌、实验小说、实验戏剧与实验艺术,这些实验性文学艺术活动都具有明确的前卫性质,即反叛既有的文学艺术体制而开拓创新。与文学艺术界的前卫运动同时出现的还有日常审美领域的前卫风潮,自1980年代初以来,喇叭裤、罗卜裤、牛仔裤、花衬衣、超短裙、吊带衫……长头发、小平头、鸡冠头、光头、七彩头……,前卫审美文化的花样翻新让人目不暇接。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代社会,审美文化的前卫化来势很猛,但保守的审美文化仍是社会的主流。在文学艺术领域,前卫实验毕竟是少数人的行为,大多数人还是在循规蹈矩的从业,尤其是作为大众文化之一部分的娱乐性文学艺术更是将自己的运行基础放在大众习以为常的审美惯例上,因为只有这样,休闲的大众才会轻轻松松地喜闻乐见。在日常生活的领域,前卫新变的反常离奇也只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几十年一种样式的发型不变、一种风格的服装不变、喜欢四平八稳的东西、习惯性地审美。
审美文化中的前卫与保守现象十分复杂。那种跟风式的前卫大不同于反思性的、自觉的前卫,后者是创造性的、开拓性的,它之前卫是建立在对成规陋习的反思批判上的;前者则是模仿性的、非反思性的,正是它的模仿使前卫变成了时尚,进而成为新的成规,因此,它是伪前卫。同样,那种习惯性的保守也大异于反思性、自觉的保守,后者意识到传统中某些恒在的价值而坚守并激活某种相对稳定的审美要素,它之保守是要自觉维护审美传统中不可轻易丢弃的东西,而前者则对传统不加反省地习惯性固守,从而使传统成为致死的枷锁,因而它只是消极的守旧。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注意极端的前卫审美文化中的虚无主义和毁灭主义倾向。在西方20世纪初的“达达运动”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倾向的明确样式。“达达”是一种无意义的儿语,达达主义以此表示对一切意义的拒绝和一种绝对的否定性态度。达达主义者特利斯坦·查拉在《一九一八年达达宣言》中说:“用全身心举拳抗议,进行毁灭性的行动是达达;……取消逻辑,即无能力创造者的舞蹈是达达;取消一切由我们的奴仆制定的社会等级和差别是达达;……取消记忆是达达;取消预言是达达;取消未来是达达……”。(特利斯坦·查拉:《一九一八年达达宣言》,项嬿译,见《现代主义文学研究》,袁可嘉等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第 471-472页。)在当代中国的前卫艺术中,虚无主义倾向也是明显的。这种倾向不仅表现为对传统不加反省地否定与摧毁,还表现为对建立新的规范与价值秩序的拒绝与无能。因此,我们在看到前卫审美文化给感性审美带来的解放的同时,也要注意它那消极的破坏性。
我们用三对范畴来分析当代审美文化的结构,并不是要将当代审美文化支解为一些机械的对立面,而是为我们把握其复杂的结构性空间提供认识工具。因此,我们要强调的是,在事实性的领域,生活/艺术、大众/精英、保守/前卫之间的斜线(/)不是断然明确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事实上,正是这条斜线的颤动、扭曲、变化、甚至消失和再生标志着当代审美文化活生生的生命存在与运动。此外,生活/艺术、大众/精英、保守/前卫的区分之间是有交叉重叠关系的,但它们指向不同的结构性层面。前卫审美文化就常常与精英审美文化一体(比如现代主义艺术),但有时也与大众审美文化联姻(比如后现代主义艺术),大众审美文化常常就是生活化的审美文化,但有时也是艺术化的审美文化。尽管如此,作为一种认识工具,生活/艺术、大众/精英、保守/前卫的区分是重要的,否则我们对当代审美文化的结构性把握就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