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论何处去?
作者:代 迅
鉴于大众文化的迅猛发展及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国内近年来对大众文化的认识有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和改变,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决议中第一次明确地使用了“文化产业”这个概念,在1998年中央机构的改革普遍减员减机构的情况下,文化部却增设了文化产业司,中国政府在发展的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发展文化产业的决策,中国对culture industry的翻译,从最初含有贬义的“文化工业”改为中性的“文化产业”。在国外学界和国内官方政策的引导下,对大众文化明显持乐观态度的文化研究,就顺理成章地进入了我们的理论视野并蓬勃发展起来,伯明翰学派受到了我们的广泛关注,法兰克福学派的追随者明显减少,我们对大众文化的简单化否定观点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有学者甚至提出:“不应仅把批判成分局限于高雅文化,却只把通俗文化看成具有意识形态性。实际上,大众文化作为平民文化,天然地具有批判性和反思性。而从某种角度讲,精英主义高雅文化恰恰缺乏艺术反抗和批判的基础”,[17]这样的观点在目前的国内学界是颇具代表性的。
援引西方观点来阐述中国现象,已经无可争辩地成为当今中国学术研究中的主导倾向。但是我们还必须清醒地意识到,简单地背诵西方观点还不足以解决中国本土的实际问题,把西方理论走向的变化视为我国学术发展趋势的风向标就更为不妥。首先,西方理论本身存在诸多问题,尚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以文化研究为例,它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与文学研究的关系应当如何把握,这至今仍然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它对文学研究所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也还有待于在今后的研究实践中作出进一步的探究。还有,从中国自身语境来看,当今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以及提出的课题,既与西方世界有着某些共同之处,但是,更重要的是,不管是从实践发展还是理论逻辑上讲,这些课题及其回应都应当带有明显不同于西方的一系列本土化特征。
中西方大众文化最重要的区别就在于,西方国家的大众文化从一开始就是市场化的,而当今中国的大众文化依然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经济领域已经走向全面市场化,而文化领域依然保持计划经济模式,国家意志依然试图掌控思想文化,这样就产生了矛盾和冲突,而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市场化走向,恰好处于这种矛盾冲突的漩涡中。大众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权威之间的微妙互动关系,当前都市化进程中的消费主义潮流对艺术趣味的强劲影响,经济转轨与社会转型中文化资本在当今中国的独特运作方式,简言之,如何发掘当今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大众文化生存和发展的独特机制,是当今中国学术研究中亟待我们填补的薄弱环节和重大课题。在我们的文学研究中,如何走出当代中国学术研究的大众文化之路,不是仅仅满足于简单地追随或者抨击西方话语,而是如何从我们本土的独特经验出发,进而提升出超越于本土的带有普遍性的理论话语,还需要我们再深思。
(作者单位:西南师大文学院)
①陆梅林、盛同主编《新时期文艺论争辑要》(上卷),第142页,重庆出版社1991。
②③⑥⑦B15罗钢、刘象愚主编的《文化研究读本》,第1页,第66页,第14页,第18页,第1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④参阅Wilfred L·Guerin等《文学批评方法手册》(英文版),第240-241页,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2004。(A Handbook of Critical Approaches to Literature)
⑤这段话本意是指中国现代美学,但是用来描述作为中国现代文论主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也完全适用,参阅李庆本《走向跨文化研究的美学》,《文艺研究》,2000,3。
⑧Judith G·Coffin & Robert C·Stacey, Western Civilizations, (New York & London: W·W·Norton & Company, 2005 ), pp.1014-1015。
⑨欧力同、张伟著《法兰克福学派研究》,第285-286页,重庆出版社1990。
⑩陆扬等选编《大众文化研究》第4页,上海三联书店2001。
[11][12][13]愚士选编《以笔为旗——世纪末文化批判》,330页,482页,489-490页,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
[14]参阅卢铁澎《文化研究:大道与歧路》,《首都师范大学学派》(社会科学版)2004,1。
[16]参阅James Procter, Stuart Hall (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04), pp. 57-65。
[17]金元浦《文化研究:学科大联合的事业》(论文未刊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