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20世纪中国美术现实主义内涵的变化与发展

作者:尚 辉




  1、现实主义不应以情节性的绘画为主,不应以文学性的描绘削弱或取代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的本质特征。
  2、现实主义具有两个基本内涵:既是一种创作方法,也是一种表现方法。
  3、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它的基本要求是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再现,用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给人以精神上的鼓舞和美的享受,或者通过对社会底层人民生存状况的描绘体现艺术主体的人文关怀。
  4、现实主义作为一种表现手法,和写实同一种概念,但写实仍包含着艺术主体的想像创造。
  5、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并不是有了现实主义流派后才产生的,历史上许多艺术流派、许多艺术作品,所表现出的人们当时对现实世界的认识、思考和表现,都具有现实主义精神。
  6、现实主义的本质特征是真实,尤其是在某一历史时期,广大人民的意愿难以得到实现的时候,暴露与批判成为现实主义艺术表达广大人民意愿最有力的武器。
  因此,新时期美术的标志是从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暴露与批判开始的。连环画《枫》、程丛林《1968年×月×日雪》,从揭示文革伤痕到暴露“人性”真实;罗中立的《父亲》,从乡土写实到人道主义的精神孤旅。当时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让人们从英雄和领袖的崇拜中,从理想和教条的束缚中回到现实世界,特别是回到现实中人的真实精神世界。新时期历史主题的现实主义创作更加注重对于历史真实与人性的发掘与表达,当时提出的革命历史画要“忠实于历史真实”的观念和强调造型艺术的独特规律“忌用说明性、解释性的细节来表现故事和情节”的思想,都影响了新时期以来关于历史题材的美术创作。在审美精神上,由原来的理想主义、英雄主义转向了悲情现实主义和平民主义,像现实中的“伤痕”美术一样,画家们往往也通过战争素材寻找中华民族历史的“伤痕”。因此,这个时期以表现“大屠杀”为内容的作品非常广泛,而且作品大多通过酷烈的场景描绘,宣泄历史悲剧的纵深面。它和五六十年代在表现“悲壮”时的只“壮”不“悲”正好相反,是“悲”而不“壮”。就表现人物而言,也由原来的表现“英雄”、塑造“典型”而转变为对战争中普通人的描写,像沈嘉蔚《红星照耀中国》那样的鸿篇巨制,却刻意把领袖人物隐藏到平民和战士之中,这和理想现实主义时期的领袖形象塑造形成了鲜明对照。
  由“解放思想”开始的对于“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反思,拓宽了人们对于现实主义内涵的理解,人们从单一的写实绘画,而开始探索绘画艺术发展的自律性,关注“形式”在视觉艺术中的主导地位,关注个性精神、主体精神对于现实世界的呈现、超越和独立。对于“现实主义”的讨论、对于“内容和形式关系”的讨论,对于“艺术以自我表现为目的”的讨论,对于“艺术本体独立性”的讨论,都试图摆脱“社会政治意识”和“社会人伦判断”的束缚,而走向艺术主体的张扬与整个社会人本主义精神的表达。
  从’85新潮美术到’89中国现代艺术大展,中国现代艺术用了四年时间走过了西方近百年以张扬主体创造精神为内核的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历程。西方现代和后现代艺术之所以能够潮水般地夺门而入,正体现了中国整个社会对于人本主义精神的饥不择食。那时,人们似乎要摆脱包括“市场经济”姓“社”还是姓“资”等国家意识形态在内的某种教条主义的理念。的确,“发展是硬道理”,“发展”的观念摧毁了人们许多固有的观念,从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艺术开始了更高层面的本土艺术自觉和人本主义精神的重建。
  20世纪90年代“近距离”对当代社会中个体生存状态的倾心,是从人的社会关系的“类”意识再现,转换到自我视角的“个体意识”表现的表现。在中国当代都市文化中,个体生存体验已成为艺术表达的一种主要人文意识,从具象、表现而走向非具象、抽象、超现实,乃至实物直呈,都掩饰不住作品中对于社会与自然的“人”此时此刻“自我存在”的肯定,都体现出精神的寓意和心理的体验。它是从个体“人的存在”表现出的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总之,新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引发了中国文艺界对于现实主义的整体性反思和理论梳理,没有这一思想解放运动,人们便不能从文革伪现实主义的禁区中冲决出来,去真正表现现实生活中的“人”,也不可能把现实中的“人性”和“个性”放在揭露文革黑暗的首位。新时期的改革开放,无疑也拓宽了现实主义的内涵,这个内涵就是:一是“写实”是现实主义的重要表现方法,但不是现实主义唯一的和独有的标志,“写实”作品也可能表达“形而上”的精神观念(如后现代主义一些作品),也可能反现实或伪现实(如文革中创作的许多作品)。二是现实主义的思想或精神不只存在于现实主义的流派中,人类艺术史上的许多流派、许多优秀作品都具有现实的指向或现实的针对性,都在一定程度或某些侧面上体现了反映或折射现实社会与生活的创作方法。三是新时期现实主义创作更加注重造型艺术中的现实主义创作规律,而不再移用文学创作中的典型性和情节描绘的瞬间性,将写实传统和象征、寓意、夸张、意象、表现、抽象、超现实、挪用、并置等现代造型艺术语言的探索融会贯通,发展了现实主义的表现方法。四是将现实主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转换到对现实中“人”的关注,特别是对现实中每一个人的个体生存价值与生存状态的关注。对于个体生存体验的呈现,是现代都市生活对于物的信赖性而构成人性相对独立的肯定,这在以表现人的类意识以及人的社会关系即生产关系的生产型社会,是不可能被发现和观照的。对于精神寓意和心理体验的现实性表达、对于放逐人性纯粹艺术语言的探索和主体精神的张扬,也不可能在“不修正现实,不粉饰现实”所体现的“审美客观性”的时代而产生和放大。类关怀的个体性转向,是以社会生产的相对过剩为基础的。马克思曾在为创作《资本论》而写下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把“以物的信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二大形态。他认为:“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 {18}显然,类关怀的个体性转向,是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结果,是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因此,新时期现实主义精神所揭示出的中国整个思想意识,是对于20世纪引进的科学主义思想体系与方式的调整,它充分体现了对于社会个体的“人”的尊重和对于“个体存在”价值的肯定,它从审美的社会性走向了人本主义的个体性审美表达,承认并强化了消费社会的艺术主体的精神独立和与物欲横流相对立的艺术主体的创造价值。
  (作者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杂志主编、美术学博士)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钱景长撰写“写实主义”条目,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年出版社。
  ②陈独秀《美术革命》,《新青年》1918年1月15日。
  ③徐悲鸿《中国画改良论》,《绘学杂志》第1期1920年6月。
  ④徐悲鸿《新国画建立之步骤》,《世界日报》1947年10月16日。
  ⑤梁启超《美术与科学》,《晨报》副刊1922年4月22日。
  ⑥鲁迅《全国木刻联合展览会专辑》序,1935年 《鲁迅全集》。
  ⑦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与现实的美学关系》,《生活与美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
  ⑧王朝闻《面向生活》,《人民日报》1953年9月17日。
  ⑨王朝闻《一以当十》,《人民日报》1959年3月10日。
  {10}见邵大箴、奚静之编著《欧洲绘画简史》,1987年天津美术出版社。
  {11}蔡若虹《向工农群众学习,从生活实践中提高创作思想水平》,《美术》1958年第12期。
  {12}{13}蔡若虹《造型艺术问题杂记》,《美术》1959年第4、6期。
  {14}石坚《关于“三结合”》,《美术》1965年第2期。
  {15}梁寒冰《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画出我们时代最新最美的图画》,《美术》1966年第1期。
  {16}奇棘《谈“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美术创作中的一些问题》,《美术》1980年第7期。
  {17}邵大箴《现实主义精神与现代派艺术》,《美术》1980年第11期。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104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