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要闻摘编

作者:佚名

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安全保障。
  当天,民政部会同财政部向福建、江西、广东、广西等4省(区)下拨中央救灾应急资金1.16亿元,其中福建4000万元,江西3500万元,广东2000万元,广西2100万元,用于帮助解决受灾群众基本生活问题。
  初步统计,灾害已造成137人死亡、39人失踪,紧急转移安置113.5万人,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13.1亿元。
  人民日报北京6月15日讯,今年以来,面对严峻的防汛抗旱形势和近期南方发生的洪涝、台风等灾害,国家防总已商财政部安排9.71亿元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各地防汛抗旱工作,其中安排汛前度汛应急项目资金5亿元,特大防汛补助费1.76亿元,特大抗旱补助费2.95亿元。
  新华社福州6月27日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出访非洲期间一直惦记着国内灾情,多次打电话了解救灾和群众生活情况,回到北京一天后就奔赴福建龙岩市灾区检查抗洪救灾工作,代表党中央、国务院看望灾区干部群众,慰问抢险救灾的军民。
  (据“新华网”和6月8、11、15、28日《人民日报》)
  
  山西左云县—煤矿发生透水事故,56人遇难
  
  5月18日晚8时30分,山西省大同市左云县张家场乡新井煤矿发生透水事故,56人遇难。
  据大同市安监局介绍,发生透水事故的新井煤矿是一座乡镇煤矿,年产煤炭9万吨,各种证件齐全。
  5月24日下午,矿难抢险指挥部新闻发言人白玉龙说,初步确定这是一起性质恶劣、损失严重、影响极坏、特别重大的煤矿透水和瞒报事故。
  根据事故初步分析与核查,新井煤矿存在四大问题:一是非法生产,二是严重的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三是严重违反安全规定组织生产,四是矿主蓄意瞒报事故。
  新井煤矿透水事故责任人已有9人被拘留,包括新井煤矿承包人李付元、跟班矿长王胜、法人代表司功、包工头兰仁伙等。安全生产矿长等2人在逃。
  5月26日,被公安部门列为山西左云“5·18”透水事故第一号抓捕对象的张胜胜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落网。
  截至26日10时,公安部门已经刑事拘留与案件相关的15名责任人,事故煤矿所在地的张家场乡党委书记常锐、乡长刘永鑫、乡人大主席团主席王永祥被纪检部门“双规”。
  5月23日晚,中共左云县委决定,张家场乡党委书记和乡长停职,同时要求全县所有煤矿停产整顿。
  5月27日下午,国务院山西大同市左云县张家场新井煤矿“5·18”特大透水事故调查组在大同成立。
  调查组组长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担任,副组长有山西省省长于幼军、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赵铁锤、公安部副部长刘金国、监察部副部长陈昌智等。调查组下设技术组、管理组和综合组3个工作小组,另聘请专家组成专家组。
  6月3日,记者从左云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了解到,左云县县长张明生、分管煤炭工作的副县长施录日前分别向县人大常委会提出辞呈,县人大常委会依据有关法律规定,同意张明生辞去县政府县长职务、同意施录辞去县政府副县长职务。
  6月2日20时,左云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召开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上述决定,并报左云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备案。
  此前,中共大同市委因左云新井煤矿发生透水瞒报事件,已于5月27日免去张明生的县委委员、常委、副书记职务,免去左云县分管煤炭的副县长施录的县委委员职务。
  6月3日,左云“5·18”矿难重要抓捕对象王金星(绰号“王老五”),在河南省新乡市一间出租民房内被公安人员抓获。至此,公安部门批准刑事拘留的11名矿方事故责任人全部落网。
  6月13日,记者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获悉: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煤监局、国家发改委、监察部、劳动保障部、国资委、中华全总近日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对进一步加强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基础管理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办法。
  《意见》指出,安全基础管理薄弱是当前国有重点煤矿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些企业领导思想认识不到位,对安全生产不重视,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技术管理、现场管理、设备管理弱化,劳动组织管理松弛,以包代管较为普遍,安全投入不足,工作质量、工程质量、材料设备质量达不到安全标准要求:规章制度执行不严,“三违”现象时有发生,队伍培训缺失。为此,必须把加强安全基础管理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抓住关键、抓住薄弱环节,采取有力措施,迅速改变上述不良状况。
  (据5月21、22、25、27、28日和6月4、14日《人民日报》)
  
  审计署公布对西部退牧还草、农村公路改造项目审计调查结果
  
  人民日报北京5月25日讯,审计署近日发布公告,公布了对西部地区退牧还草项目审计调查结果和16省农村公路改造和10省通达工程项目实施情况审计调查结果。公告显示,退牧还草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存在部分项目前期工作薄弱、配套资金不落实等问题,16省农村公路改造和10省通达工程改善了农村交通条件,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但存在高估冒算等问题。
  2004年10月至2005年3月,审计署对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等5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西部地区天然草原退牧还草”项目进行了审计调查。调查显示,该项目自2002年起,经过2年多的建设,完成退牧还草7664万亩,占计划8570万亩的89%。围栏建成后减少了人畜和车辆对草场的破坏,多数地方植被明显得到恢复,涵养水源的能力增强,生态环境得到一定改善。
  但审计调查也发现,部分项目前期工作薄弱,有的地方还将林地、道路、农田、农舍置于围栏中算作退牧还草面积。如宁夏灵武市1.65万亩草原已经规划为建设重化工基地,却将其计入退牧还草围栏面积。
  配套资金不落实,有的地方向农牧民收费作为“配套资金”。工程投资计划中安排了占投资额30%的地方配套资金,但调查的5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地方财政实际到位配套资金仅3029万元,占配套资金计划4亿元的8%。
  此外,部分省(区)未将饲料粮补助及时足额发放到农牧户,少数地方滞留项目资金4068万元,挤占挪用项目资金64627元。如内蒙古兴安盟财政局滞留资金327675元,乌拉特中旗和新巴尔虎左旗分别挪用1080万元和525万元用于经费支出、发工资等。
  对审计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经过认真整改,大部分问题已得到纠正。
  16省农村公路改造和10省通达工程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深受广大农民欢迎。农村公路建成后,加强了城乡沟通,促进了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和农村经济发展。审计调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有:
  有些地方为了多获取中央专项补助资金,重复申报,虚假申报,多报建设规模。据对安徽、河南、贵州、陕西、广东、四川、江西、

[1] [2] [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