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跃动北部湾

作者:陈述彭




  
  珠海路百年老街
  北海市的珠海路老街,东起清政府海关大楼,西至外沙桥头,全长1.6公里、宽9米。街道两边中西合璧的回廊拱卷式建筑,建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曾是北海最繁荣的商务区。
  珠海路分东、中、西3段:东段的店铺主要经营鱿鱼、沙虫、虾米、鱼干等干海货,俗称咸鱼街或海味街。西段接近外沙港口,经营绳缆、渔网、风帆、船灯等渔民用品。中段最为繁荣,经营来自苏杭的绸缎,又称为“苏杭街”,传承着海上丝路的遗风。
  老街的店铺南北相望,北面铺面靠海,房后都有防止船只碰撞的木桩,称为下水铺。货船涨潮时可以直接停泊在店铺房后的码头,屋内作为仓库,屋前即是销售门面。店铺门面不大,但进深很长,中间有天井采光、通风,前店后库,成为家庭创业的宝地。老街北临外沙,外沙原是一条天然沙堤,原是以海做垫、以船为家的水上居民“”家棚户,而今已为繁荣的海鲜酒楼所取代。
  老街之妙,在于街道两旁林立的骑楼。骑楼式建筑是粤派的分支,以精美的线条勾勒出整体的和谐。骑楼最精彩的部分是它的花墙头,中西合璧,既有中国风格的长方匾额,但匾额雕刻着西式浮雕。有时还有一个圆孔的“天目”。骑楼既美观,又实用,为行人遮风挡雨,让住户纳凉、做生意。
  老街不仅是近百年来北海通商开埠的历史文物,也与新加坡国宝级的老街一样,成为海上丝路中西文化传播的交流象征。
  1876年,北海曾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西方的廊式风格渐入北海。1926年,广州商贾进入北海,推行岭南骑楼。1927年,北海将离海70米以内的大小旧街拓建为珠海路,成为当时最繁荣的商业中心。1995年以前,依然生意兴隆、相当繁荣,直到四川南路、北海大道新城区的拓展,这条老街才逐渐“人老珠黄”、风光不再(应该用近景摄影和三维数字化,把它完整地保存下来)。
  
  涠洲火山岛
  涠洲岛的面积比澳门还大,是年轻的火山,最后一次喷发距今只有7000-10000年,火山灰、火山蛋、熔岩、海蚀平台、风暴岩地貌都很丰富,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火山地质博物馆”。
  涠洲岛位于北海市区东南36海里,面积约24.74平方公里。全岛是一个半月形的火山口,港湾就在古火山口的内侧。湾内尚有残留的熔岩小丘称为猪仔岭。海湾南岸面临火山口内侧峭壁悬崖,高达30米。在妈祖庙后的露头,火山熔岩堆积,层次分明、色彩斑斓。顶层为黑色火山灰和薄层熔岩流组成;中层为乳白色泥岩夹杂玄武岩角砾,厚达2-3米;底层为绛红色熔岩流及火山灰夹层,层厚不过20-30厘米。显而易见,涠洲岛的火山喷发是间隙性的,至少有3个明显的旋回。
  海湾西南角37米的灯塔岭下,接近海面,遗留有熔岩洞穴、熔岩流地貌。最大的洞穴叫做“海盗洞”。海蚀崖和海蚀平台,蔚为奇观。海湾东侧也有火山熔岩洞穴,最大的是贼佬洞和龟窿。涠洲岛不是一个单一的海上火山,而是一组复合型的火山口。
  妈祖庙悬崖下形成了一条狭长的市集,庙后悬崖背上新建了地质博物馆。从地质博物馆向北熔岩流表面非常平缓,大约以7°-3°的倾角延伸十余公里,直到芝麻湾的北面,厚度不足200米的岩熔流,几乎与海平面相近。芝麻湾附近的海蚀崖滩上,海水沿节理冲刷,天然切割为正方形的石料,附近居民用于建筑房屋。玄武岩的黑色岩屑与珊瑚礁的白色碎屑混杂在一起,黑白相间,故称为芝麻湾。
  涠洲岛火山岩流很薄,当时流速很快、分布很远,而中层夹杂的火山灰也很薄,各层厚度不超过30公分,而流布长度数公里。可见喷发的间歇很多,而熔岩流布很快,属于典型的盾形火山。涠洲岛总体上好像浮在海面的琵琶岭。高程点不超过37.9米,而面积达36平方公里。
  
  民文化
  民是以“舟楫为家,捕鱼为业”的水上人家。北部湾民分为3种,蚝、渔和珠。蚝约8000人,居西场沿海;渔居民于党口镇沿海,约10000人;珠居合浦东南沿海。独特的职业和环境,使民无论性格、语言、服饰、居住、婚姻和宗教信仰均自成一体,形成独特的家文化。不愿上岸定居,有时在海边搭建大竹棚居住,称为家棚。性情豪放,热诚浪漫。唱咸水歌和西海歌,崇信妈祖、观音。
  妈祖(三婆)庙位于南沥海枯石烂景区,傍依冠头岭,面向银滩,明代始建镇海庙,至今南沥渔民出海前祈求平安丰收,初一、十五前来许愿还愿。涠洲岛上的妈祖(三婆)新庙位于港口峭壁悬崖之下,系近年由政府斥资重建。
  传说中的采珠女名“绿珠”,出生于合浦郡博白双角山村,石崇用三斛明珠聘之为妾,在洛阳为她造了一座金谷园。“八王之乱”,石崇为孙秀所杀,绿珠跳楼自杀,乡人特建祠祀奉。杜牧咏金谷园诗曰:“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此外,在北部湾周边地区,还有跨国的德天大瀑布,千古之谜的宁明花山壁画,著名的友谊关,世界珍稀濒危动物白叶猴,龙州起义红色教育基地,十万大山国家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东兴金滩、江山半岛景区,海洋沙滩训练竞赛基地,边关风貌,京族风情等品牌旅游景点。
  
  示范基地
  
  当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项目建设的环境和条件很好。第一,发展机遇好,正面临着多区域合作的新兴机遇。第二,发展氛围好,北部湾开放开发的战略构想深入人心。第三,发展基础好。经济区的建设开发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开局,路网、航道、供电及给排水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港口规划与建设加快发展,引进和建设了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对外开放步伐明显加快。第四,发展势头好。第五,发展潜力和空间大。当务之急是要加强统筹协调,落实项目。与此同时,还要加强生态功能区划,建立环境保护监控系统。
  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陆兵指出: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放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大背景下去谋划、布局和推进。
  从长远目标来看,努力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打造成为沟通中国与东盟的区域性物流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带动广西以及整个西南地区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的一极。从近期目标来看,力争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把该区域打造成为广西经济开发建设的新亮点,打造成为广西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成为广西经济增长的新高地。具体地讲,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全面开放开发关键要靠项目:
  一是着力抓好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继续规划建设崇左至钦州、玉林至铁山港、南宁(六景)至钦州的高速公路;铁路方面,加快南宁至防城港铁路复线改造,新建玉林至合浦、合浦至河唇铁路,启动沿海铁路扩能和支线铁路建设,增强防城港、钦州、北海等港口疏港能力;航空方面,加快推进南宁机场改扩建项目。
  二是着力抓好大型组织港相关项目建设。要加快港口开发、建设和管理体制的改革,推动港口资源整合。
  三是着力抓好石油化工、林浆纸、能源等重大产业项目建设。
  四是着力抓好北海铁山港临海工业区、钦州大型临海工业园、防城港企沙工业园等园区项目建设。
  五是着力抓好沿海火电厂项目、北海市液化天然气(LNG)项目和南宁、北海燃料乙醇项目等的前期工作或建设。
  六是着力抓好沿海基础设施大会战二期工程项目建设。沿海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二期工程,对配套超亿吨级大型组合港建设、配套重大产业的布局和发展、配套临海重大工业园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2] [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