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预设与否定  

作者:赵 宏

到底有没有?是无定的。但在这个肯定判断里,是以“李二有新房子”为预设的。
  (23)并非乞丐中的李二在想他的新房子。
  在例(23)里,可以否定“有乞丐中的李二这样一个人”的预设而否定全句所有的预设,也可只否定“他有新房子”的预设。
  2.4从实概念与虚概念的区别上看
  2.4.1虚概念与虚拟语境
  在概念分类中,实概念是指其外延所指称的对象存在于客观现实世界中的概念,所谓虚概念是指概念外延所指称的对象在现实世界中没有任何具体分子的概念。如“孙悟空”、“白骨精”、“上帝”、“美人鱼”、“金山”等都是虚概念。虚概念就客观世界的论域来说是空类,但在人类的思想文化中是有意义的。概念是用词来指称的,词的意义除了反映客观世界外,还包括了人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认识和主观评价。虚概念又与虚拟语境有关。如,“孙悟空”这个虚概念所指称的对象虽然在现实客观世界中不存在,但是在《西游记》所虚拟的唐僧取经历尽九九八十一难这一语境里是有其具体指称对象的。所以,表示虚概念的词语也自然存在于人类的语言之中。但虚概念毕竟有它自身的特点,其特点又必然要影响到语句的预设。
  2.4.2在虚拟语境中,有关虚概念的肯定判断、否定判断有预设,负判断里预设的有无难以确定。如:
  (24)白骨精死了,或白骨精没有死。
  都预设:“有白骨精这样一个人或妖怪”。(在《西游记》的虚拟语境里)
  (2s)他没有杀害美人鱼。(否定判断)
  预设:“有美人鱼”。(在某神话故事的虚拟语境里)
  (26)并非狐狸精害死了王小二。(负判断)
  由于是虚拟语境,你可以这样虚构,他可以那样虚构,不同的人所读到的神话故事不同,知识背景不同,这里的“狐狸精”和“王小二”到底有没有具体的指称对象便难以确定。如果确定为某一虚拟语境,有没有此预设则是可以确定的。
  (27)并非孙悟空打死了白骨精。(负判断)
  在《西游记》这一确定的语境里,“孙悟空”和“白骨精”都有具体的指称对象,而且是专名,定指性很强,很难否定掉有“孙悟空”和“白骨精”的预设。但是如果有人另外虚拟了《西游记》的语境,也可以否定掉有“孙悟空”和“白骨精”的预设。
  2.4.3在现实语境中,肯定判断、否定判断中的古代的虚概念一般是用为比喻,没有预设;负判断里的虚概念一般没有预设。如:
  (28)美人鱼坐飞机去美国了。
  “美人鱼”一般喻指某漂亮女性。现实世界中没有神话故事中的“美人鱼”。
  (29)昨天看电影,猪八戒没有来。
  “猪八戒”一般喻指某长像丑的人。现实世界中没有《西游记》中的“猪八戒”。
  上两例如果说有预设,也只能说有一个外号叫“美人鱼”的人,或外号叫“猪八戒”的人。
  (30)昨天张科长开汽车时速达到510公里。
  预设:有“时速达到510公里的汽车”。(但只能是现代虚拟作品里的虚拟概念)
  (31)并非昨天张科长开汽车时速达到510公里。
  可以否定掉“有时速达到510公里的汽车”的预设,或者认为张科长开车的时速是150公里。
  (32)小明的聚宝盆没被同学偷去。
  否定判断。“聚宝盆”是古代的虚拟概念,在这句话里只能看作比喻。
  (33)并非小明的聚宝盆没被同学偷去。
  负判断。可否定掉“聚宝盆”,理解为哪里有什么“聚宝盆”?他只有洗脸盆。
  
  3.结语
  在许多语用学论著中,一般都认为判断(或陈述)中的语用预设是可以取消的,而语义预设是不可被否定掉的,不可取消的。通过以上分析证明了:
  在语用范围里谈预设,必须结合语境;在一定的语境中,语义预设也可被取消。负判断可取消原判断的预设;含有多个预设的肯定判断,在变为否定判断后可取消其中的某个预设;无定性指称成分用于否定判断里,原肯定判断中的预设可能被取消;用于负判断,原肢判断的预设被否定的可能性增强,范围扩大;在虚拟语境中,负判断里虚概念预设的有无难以确定;在现实语境中,负判断里的虚概念一般没有预设,被否定掉了。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