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基于修辞学学科交叉性质的观察与思考

作者:谭学纯




  提要:追溯中国修辞学传统,观察西方当代修辞学的前沿态势,不难认定修辞学明显的学科交叉特征。修辞学的交叉学科性质对研究主体的要求与这种要求在目前的学科状态下得不到满足的矛盾,很大程度上成为导致修辞学学科萎缩的软肋之一。修辞学学科交叉和部分成果流向及成果进入学术刊物的离散性,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对修辞学研究滞后的学科评价。给出包括修辞学在内的学科真实或接近真实的面貌,需要以价值公正为前提的评价指标。文章强调:重建中国修辞学学科形象,需要考虑学科交叉特质,展示修辞学研究在当代学术背景下的多元并存格局。应该吸纳强势学科的学术智慧,但不可以克隆。
  关键词:修辞学 交叉学科 成果流向 学科重建
  
  一、修辞学的学科交叉性质和学科队伍
  
  按照目前国内的学科分类,修辞学的学科定位属于语言学的一个子学科。但是,无论是追溯中国修辞学传统,还是观察西方当代修辞学的前沿态势,都不难感觉出修辞学明显的学科交叉特征。
  1.1 两个参照系
  1.1.1 纵向参照
  在中国,早自先秦时代,修辞学就广泛进入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从个人修言修身,到言语交往、诸侯国之间的外交活动,乃至国家政治,都有修辞的介入。诸子关于修辞问题的丰富论述,一直是中国修辞学重要的理论资源。各种版本的中国修辞学史中很多影响深远的学者,往往同时是文艺学家、美学家、哲学家。《周易》、《毛诗序》、《文心雕龙》以及历代诗话词话等,至今仍是中国修辞学、诗学、文艺美学乃至哲学共同开发的学术富矿。
  由陈望道先生奠基的中国现代修辞学,也没有完全限定在语言学的学科框架内,陈望道本人的知识结构就是多学科的。除陈氏《修辞学发凡》,20世纪另有两本在中国现代修辞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著作,均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一本是1923年出版的《修辞格》,作者唐钺是心理学家;另一本是1979年出版的《汉语语法修辞新探》,作者郭绍虞是文学批评家。
  从《文心雕龙》到《修辞学发凡》,从唐钺到郭绍虞,作为学术史的中国修辞学,始终回响着交叉学科的声音。
  1.1.2 横向参照
  在西方,一些走出了国界的修辞学著作,研究领域不限于语言学。尼采《古修辞学描述》、瑞恰兹《修辞哲学》、布思《小说修辞学》、德曼《解构之图》、博克《宗教修辞学》、《动机修辞学》,或者有着超越语言学的学科背景,或者在不同的学科有较高的显示度,在不同的学科被引用、被研究。至于福柯《事物的秩序》、《权力/知识》,更是让人们看到,修辞学如何介入多学科的学术前沿。作者的学科背景和知识结构,决定了他们介入修辞学研究的路径,往往与语言本体研究的路径不完全相同。
  1.2 作为交叉学科的修辞学在中国现行学科结构中的存在形态
  作为交叉学科的修辞学,在不同层级,具有理论扩容的可能性:
  立足于修辞学归属于语言学的学科事实,修辞学研究需要体现语言学的学术面貌。但修辞学的“语言本位”,不等于不逾语言学的学科之墙,而需要由修辞学所在三级学科向所属二级学科语言学相关领域扩容。
  立足于修辞学的交叉学科性质,修辞学需要由所属二级学科向上位层次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相关领域扩容,进而向社会科学的其他学科相关领域扩容。
  尊重坚守“语言本位”的修辞学研究,同时开发理论扩容的修辞学研究,我将后者称作广义修辞学。
  修辞学理论扩容是双向互动的过程:
  一方面,修辞学研究吸纳相关学科的学术智慧。我给我的研究生开列的跟踪阅读名单,包括修辞学所在三级学科、所属二级学科、一级学科及社会科学其他相关学科优秀作者,涉及我认为值得认真阅读的几十位有着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他们的声音,通常不同程度地代表了各自学科的前沿信息。
  另一方面,修辞学展示自己介入相关学科研究的可能性,向相关学科输出本学科研究的智性成果,与相关学科的同类研究对话。
  二者相互碰撞,产生新的思想能量,丰富自身的技术含量,彰显修辞学区别于语言学其他学科对社会语言生活的解释力,使修辞学学科建设和发展处于符合交叉学科特质的良性运作状态。
  1.3 修辞学学科交叉性质与学科队伍知识结构的矛盾
  这种良性运作的前提是,修辞学的学科队伍需要本自语言学、又超越语言学的知识结构。陆俭明(2008)强调:
  修辞研究要求研究者具有较好的有关语言学、文学、美学、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语言学方面又要求具有修辞学、语法学、词汇学、语义学、语用·篇章学、认知语言学等多方面的知识,这样.修辞研究才能不断向纵深发展,才能对语言学理论作出它应有的贡献。
  据此可以理解他对修辞研究的评判:
  修辞研究比起语音研究、词汇研究、语法研究来.应该说其难度要大得多。……难,才更具有挑战性。
  挑战性的研究,呼唤应战的研究主体——但问题正出在这里:研究主体的知识结构不尽人意。修辞学的交叉学科性质对研究主体的要求,与这种要求在目前的学科状态下得不到满足的矛盾,很大程度上成为导致修辞学学科萎缩的软肋之一。
  最近十多年里,曾经有过多次相关学科的学术注意力向修辞学转移或渗透的信号:修辞学理论资源和概念术语越来越多地介入相关学科研究,从西方当代的政治学、管理学、新闻学、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后现代主义历史哲学等研究成果,可以读出“修辞学转向”的信息;从中国80年代中期以来的文艺美学研究、90年代中期以来的哲学研究、21世纪之初的文化批评,也可以不同程度地读出“修辞学转向”的背景。
  遗憾的是:中国修辞界不止一次地错过了引导多学科的学术智慧向修辞学学科凝聚的时机。同时,中国修辞界也对一些本可以自我拓展的机会更多地保持了静观。
  当外部世界为修辞学学科发展提供可以借鉴的理论资源和研究方法时,具有相应理论准备和实践潜能的研究主体面对新的学术生长空间的敏感可能不同程度地被激活,但由此产出的学术文本有限。(谭学纯2006)这表明:如果学者的个人敏感,不能适时地转化为团队能量、拉动群体攻坚,那么,外部机遇只是上苍对个人的馈赠,学科空间的拓展可能因为缺少学科整体实力的支撑而限于个人行为。
  
  二、修辞学研究成果流向、人才流向及连锁反应
  
  修辞学的交叉学科性质,连带产生了下面的问题:
  2.1 部分修辞学研究成果流向
  学术成果在学术期刊汇集,并从学术期刊进入公共学术空间,实现研究成果的社会化流通,成为学术人共享的资源。20世纪重要的学术事件,如“白话文运动”、“大众语运动”:近20年来文学界有影响的学术口号,如“重写文学史”、“重绘中国文学地图”,无不通过学术期刊体现话语的权力。学术刊物在何种程度上介入学科理论的建构,不仅是一种前沿引导,而且具有延时效应。(谭学纯2005a)在这个意义上,修辞学研究成果向什么类型的学术刊物流动,反向地投射出修辞学研究的学术气象。
  修辞学学科交叉,从几个方面影响了研究成果的流向: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