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议论文写作ABC

作者:闫永锋




  读着这一连串的问题,看着那一连串的问号,我们不仅认可了作者的观点——“控制学生辍学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靠一两个部门是难以做好的”,我们也在思考着解决问题的办法。
  俗话说“文无定法”。其实,大家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读写实践去总结出更多、更好、更实用的议论文结尾的方式来。
  
  问题六
  议论文:怎样才能涉笔成趣
  
  记叙性的文章大都有引人入胜的情节,所以大家不仅乐意去读,而且乐意去写;而议论性的文章则不然,由于其说理的严肃性,相对而言比较“呆板”。因此,大家既不乐意读,也不乐意写。其实,这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记叙能力和议论能力都是很重要的能力,只要你认真对待就会发现,议论文并不都是“沉下脸来训人”的,议论性的文章在说理的条理性、层次性以及严密性等方面还是有许多值得“欣赏”的地方的,就是在写作议论文时也可以做到涉笔成趣。
  
  一、你可以考虑运用形象来说理
  请读一读鲁迅先生写的一段话:
  “……而于狗,却不能引此为例,与对等的敌手齐观,因为无论它怎样狂嗥,其实并不解什么‘道义’;况且狗是能浮水的,一定仍要爬到岸上,倘不注意,它先就耸身一摇,将水点洒得人们一身一脸,于是夹着尾巴逃走了。”
  千万不要以为鲁迅先生这是在谈论动物界的狗,他这是在以狗作喻,他说的是生活中“性情”似狗的那些人。文章中的“狂嗥”、“浮水”、“爬到岸上”、“耸身一摇”、“夹着尾巴逃走”等描述,表面看写的是狗的“举止”,实际上写的是狗一样的人,文章中狗的形象就是生活中与之类似的人的形象。毫无疑问,这样说理是很新颖、很生动的,读起来也很有趣。
  
  二、你要善于运用反语
  反语就是说反话。某件事明明是错误的,我们却可以“文过饰非”说它是正确的;对某个人、某件事明明有不满的情绪,我们却可以表现出“宽宏”和“大度”。让我们再看一个例子:
  “……不道国民党政府却在十二月十八日通电各地军政当局文里,又加上他们‘捣毁机关,阻断交通,殴伤中委,拦劫汽车,攒击路人及公务人员,私逮刑讯,社会秩序,悉被破坏’的罪名,而且指出结果,说是‘友邦人士,莫名惊诧,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了!”
  大家看,作者明明已经料到反动当局会恶人先告状,却故意说“不道”;明明是敌人、是帮凶,作者却以“友邦人士”相称;明明是不满,却轻描淡写说成是“惊诧”。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有这样的体会:要批评一些反面的人和事,如果板起脸来训人,效果往往不好,而寓庄于谐、妙用反语,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以上例子也说明了这一点。
  
  三、你不妨穿插一些推论
  在论证的过程中,用戏谑的语言适时穿插一些合理的推论,也会收到化抽象为形象、化呆板为生动、化平直为有趣的效果。请看下例:
  “和尚本应该只管自己念经。白蛇自迷许仙,许仙自娶妖怪,和别人有什么相干呢?他偏要放下经卷,横来招是搬非,大约怀着妒嫉罢,——那简直是一定的。”
  在这段文字中,作者对法海拆散许仙和白蛇婚姻的目的进行了推测,作者是从和尚的“本职工作”是念经说起的,说许仙和白蛇的结合是两厢情愿,与别人无关,而法海的横加干涉没有半点理由可讲,唯一的可能就是“妒嫉”了。但是,“妒嫉”不仅与和尚的“本职工作”沾不上边,也与法海这等“得道禅师”的身份不相称。大家看,经过作者这么一推测,法海的可憎面目是不是就暴露无疑了?这样说理是不是很有意思?
  不难看出,要想把议论文写得具有吸引人的力量,关键是在语言上要“涉笔成趣”。当然,“涉笔成趣”不是开庸俗玩笑,而是既生动、形象、幽默、含蓄,又严肃、准确,富有理性。你能做得到吗?
  
  问题七
  议论文:怎样进行“分析”
  
   一些同学认为,议论文非常好写,针对论题提出论点之后,再列举几个例子一证明,文章就算写完了。写议论文果真就这么简单吗?不是的,论点和论据的简单相加是不可能成为一篇好议论文的。
  同学们知道,从结构上讲,议论文由三部分组成,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抛开前后两个部分不谈,单说这“分析问题”,就不应该只是论据的堆砌,因为“堆砌”不叫“分析”,也不是“分析”。事实上,写议论文是离不开“分析”的。那么,“分析”什么?怎样“分析”呢?
  
  一、“分析”可以是对论题含义的阐释
  即用解释、说明性的文字,具体地向读者阐释论题的含义是什么。以《谈骨气》一文为例,文章的论题是“骨气”,为了让读者弄清楚“骨气”的含义,作者在文章中前后两次对此进行了“分析”。在文章的第二自然段中作者写道:
  “……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大家看,经过作者这么一“分析”,我们就在“大丈夫”、“英雄气概”和“有骨气”三者之间建立起了联系,就弄清了作者所说的“骨气”的内涵。在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中作者写道:
  “……我们无产阶级有自己的英雄气概,有自己的骨气,这就是决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
  很显然,这段“分析”是对现阶段“我们无产阶级”的“骨气”含义的阐释,其现实意义自然是很强的。从一定意义上讲,正是因为有了这两处的“分析”,我们才弄清了文章中“骨气”的表现和内涵。
  
  二、“分析”可以是对论点正确性的说明
  论点是作者对论题的看法,为了增强论点的说服力和正确性,可以围绕“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论点”展开分析。一篇以“课外阅读利弊谈”为题的中考作文提出了这样一个中心论点:“中学生课外阅读利大于弊,应该提倡。”为了证明论点的正确性,作者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1.课外阅读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
  2.课外阅读丰富了同学们的知识;
  3.课外阅读使原来在课内学到的知识得到了巩固;
  4.课外阅读促进了学用结合;
  5.课外阅读陶冶了同学们的情操。
  读着这些“分析”说明的文字,我们会有这样的想法:既然课外阅读有这么多的好处,那当然是“利大于弊”了,自然就应该予以大力提倡了。毫无疑问,是作者对论点正确性的“分析”说明,增强了其论点的可信性和说服力。
  
  三、“分析”可以是对论据本质的揭示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一个论据能否证明得了某个论点,关键取决于它与论点之间是否存在着内在的本质上的联系。在具体的论证过程中,这种“联系要通过“分析”来揭示。以《俭以养德》一文为例,该文的中心论点是“俭以养德“,为了证明这一论点,作者先后列举了三四个事实论据。在文章的第六自然段里,作者列举了鲁迅先生一条棉裤穿了好几十年以及拒绝换新棉裤这一论据。那么,这一论据与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一种怎样的联系呢?在第七自然段里,作者对二者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分析”。作者写道:
  “是鲁迅先生连一条棉裤也穿不起吗?当然不是;是鲁迅吝啬吗?当然更不是。鲁迅对青年,对革命,向来是十分大方、慷慨的。”
  这也不是,那也不是,那么究竟是因为什么呢?答案是这样的:
  “鲁迅深刻地领悟到这一真理:工作容易被安逸的生活所累。”
  由此可见:拒绝换新棉裤,表现的是鲁迅先生的“俭”;正是这时时处处的“俭”,才养成了他“对青年,对革命,向来是十分大方、慷慨”的“德”。
  写议论文离不开“分析”。离开了“分析”,议论文的说服力就会下降;离开了“分析”,议论文就成了观点和材料的堆砌了。
  

[1] [2] [3]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