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类试题解读与演练
作者:石 匠 胡 青
C.运动员正奋力奔跑,请不要绊住他们的脚步!
6.(2006年四川省资阳市中考语文试题)某校初二(8)班同学在阅读完《水浒传》,《三国演义》后,开展了一次“识英雄,学英雄,做英雄”主题班会活动-在选择学习对象上,出现了分歧:一部分同学(甲方)选择诸葛亮,而不选宋江;一部分同学(乙方)选择了宋江,而不选诸葛亮;另一部分同学(丙方)则将诸葛亮、宋江部选了;还有一部分同学(丁方)则认为宋江、诸葛亮部不值得选。甲方选择诸葛亮的理由是:诸葛亮有运筹帷幄的卓越的军事谋略,同时还有对刘氏王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赤胆忠心。而宋江道貌岸然,虚情假意,在梁山正在兴盛、腐败的宋王朝束手无策之时,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接受招安。出卖梁山,使众多英雄罹难。
(1)假如你是乙方,丙方、丁方中的任何一方,请谈谈你的选择理由。
乙方:_____________
丙方:___________
丁方:___________
(2)在平时课外名著阅读中,你最喜欢读哪本书?谈谈喜欢读这本书的理由。
作者及书名: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
7.(2006年浙江省嘉兴市中号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光明中学举行辩论赛,正方的观点是“养成良好风气主要靠自律(自我约束)”;反方的观点是“养成良好风气主要靠他律(他人约束)”。辩论时,双方唇枪舌剑,反方突然这样发问:“孙悟空不就被套了个紧箍咒?可见养成良好风气主要靠他律。”作为正方,你将怎样得体有力地回击反方?
答:_______________
8.(2006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语文试题)2006年5月,滨海市开展了以“感恩母亲”为主题的活动。清你以该市一名中学生的身份参与这项活动,相信你一定能做得很好。
(1)请结合活动的主题,用简练的语言拟一条宣传标语以营造气氛。(不超过20字)
答:_____________
(2)如果你所认识的一位母亲在教育子女方面感到困惑,请向她推荐一本相关的名著,并说说你推荐的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
9.(2006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语文试题)搜集读书故事,交流读书方法,探讨读书内容,这是某校新近成立的读书小组的活动安排。作为小组成员的你,请参与下外活动
(1)活动中,同学们搜集了不少读书故事,下面列举了其中四则,它们分别说的是谁?请将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他好读书而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 )
2他勤学却无钱买烛,只得在墙上凿洞,借邻人的烛光读书。( )
3他很小就擅长书法,十二岁时见到父亲有个《笔说》藏在枕头中。就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
4他少年时就痴迷读书,曾经在梦中看到所用之笔开了花,后来果然“斗酒诗百篇”,被誉为“诗仙”。 ( )
A.匡衡
B.陶渊明
C.李白
D.王羲之
(2)活动中,同学们交流了很多读书方法,认为批注是一种很实用的读书方法。批注可以写心得,作评价;也可以联想、概括等。请参考示例,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对所摘内容进行批注。
(3)活动中,同学们对应该读什么书各抒己见,形成了下列三种观点。你更认同哪一种?请以一本相应的书为例,结合所认同的观点,简要说明你的观点。(50字以内)
A.读经典的书,就发现了世界的入口。
B,读流行的书,就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C.读实用的书,就架设了生活的桥梁。
答:_____________
10.(2006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奥运艺术研究中心的设计人员选用了中国红、琉璃黄、长城灰、青花蓝、国槐绿等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专用色彩,他们的设计理念之一是:体现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和深厚的华夏文化底蕴,凸现生机勃勃的国家形象。请参考下面的示例,从中国红、琉璃黄、长城灰中选择一种色彩,说说它是如何体现以上设计理念的。(50~100字)
[示例]
青花蓝:温润而典雅的“青花蓝”,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具有一种历史的美感。它是中国丰富多彩的艺术宝藏中极具代表的色彩,表现了淳朴敦厚的民俗民风,洋溢着宁静祥和的气息。
国槐绿:充满生机的“国槐绿”,是自然的风采,是生态与环境的象征,寄寓着华夏儿女珍视自己的家园,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愿望,表达了“绿色奥运”的理念。
答:___________
11.(2006年安徽省课改区中考语文试题)完成下列综合性活动题。
(1)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班里准备在这天下午3点,在本班教室开展关于读书的主题班会活动。假如你参与了这次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为营造活动氛围,教室里需要张贴几条名人语录,请你推荐一则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
答:_______________
(2)“小演说家”明明准备在活动中作“我是如何读书的”主题演讲。他为撰写演讲稿搜集到以下三则材料,但有一则不符合他演讲的主题要求,请你帮他找出来,并说明不符合要求的理由。
材料一:现在常听人说:“多读杰作,学取技巧。”这话是不错的,但倘使他读杰作的时候,心里总惦记着,“快学技巧呀!”他在杰作的字里行间时时都发生“这是不是技巧”的问号,那他决学不到什么技巧。
(节选自茅盾《论“入迷”》)
材料二:那些有学问对我有用处的书,我用吃橄榄的办法阅读,反复咀嚼,徐徐品味;那些有学问然而对我用处不大的书,我用吃甘蔗的办法阅读,啜其甜汁,吐其渣滓。
(节选自李国文《我的阅读主张》)
材料三:最近,东方图书市场内各类包装精美的高价图书特别畅销,不少人买了是作为礼品送给亲戚朋友的。对此现象,有关学者认为,将包装精美的图书作为礼品送给别人,虽然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人们对文化的重视,但如果仅限于此,就会流于形式,导致读书浮华风气的蔓延。
(摘自3月8日《今日早报》)
答:_____________
(3)4月22日下午,你去邀请语文王老师参加这次班会活动。请你将对王老师说的话写出来。
答:____________
(4)为配合这次活动,班里还准备办一份读书小报。请你参考下面的示例,为这份小报拟写一个栏目名称,并简要介绍这个栏目的内容。(栏目名称为4个字)
12.(2006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生活是一部教科书。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如逢年过节的风俗,吃饭穿衣的习惯,无不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请根据你平时的观察和思考,完成下面试题。
(1)用一句话概述某一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及寓意。
答: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