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海南省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调研测试题
作者:佚名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许之矣,不可负约。即有累,吾当坐,不及余人。(5分)
(2)所得奉禄,悉衣食人之孤遗者。(4分)
(二)古诗阅读(9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8~9题。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①
苏轼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②,粗识轩辕奏乐声③。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④平生。
[注]①哲宗年间,因遭迫害,苏轼被远放儋州(今属海南省)等地,此诗为哲宗病死,诗人遇赦自海南岛渡海返回大陆时所作。②鲁叟乘桴意:据《论语·公冶长》载,孔子曾说“道(王道)不行,乘桴浮于海”。③轩辕奏乐声:语出《庄子·天运》,黄帝在洞庭湖边演奏《咸池》乐曲,这里形容涛声。④冠:第一。
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参横”句点明渡海的时间,“苦雨”句运用“比”的手法表达诗人多年遭受政治迫害终于得到解放的喜悦心情。
B.颔联明写景实写意,就“晴”字生发开去,暗示诗人长期遭人诬陷,心地是清白纯洁的,终于云开雾散,真相大白。
C.颈联化用典故,转入议论,表明诗人历遭不白之冤,一贬再贬,已超然物外,无意仕途,决意退隐湖海,寄情山水。
D.全诗前四句写景,以景喻情,手法巧妙,不露痕迹;后四句议论,用典贴切,意蕴深厚,感情丰富,形象跃然纸上。
9.尾联中的“恨”字,有的版本写作“悔”字,你认为“恨”与“悔”哪个更好?请从表达主旨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三题任选两题)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_____________。人非生而知之者,____________?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_____________。……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___________,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2)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饿其体肤,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白居易《琵琶行》中写诗人与琵琶女遭遇相似,抒发同病相怜,同声相应之情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以战国时赵国名将自比,表达自己尚思为国建功立业愿望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选考题
请在以下三、四两大题中任选一大题作答。不能跨大题选做小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一篇小说,完成11~14题。
界河
[希腊]安东尼斯·萨马拉基斯
命令很明确:禁止下河洗澡!同时规定沿岸200米内任何人不得擅入。
大约3周之前,他们来到河岸这边驻扎下来,对岸就是敌军——通常被称为“那边的人”。
河两岸的纵深处尽是茂密的丛林,林子里驻扎着敌对双方的部队。
据情报,那边有两个营,但他们并未发动攻势。谁知道眼下他们正打着什么鬼算盘。与此同时,双方都派出哨兵隐蔽在两岸的密林里,戒备着随时可能出现的情况。
记得他们初抵此地时,还是春寒料峭。然而几天前却突然放晴,现在竟是明媚和煦的春天了!
第一个潜下界河的是位中士。一天早晨,他偷偷溜了出去,跳入水中。不久当他爬回此岸时,肋下已中了两弹,后来只活了几个小时。
翌日,又是两个士兵下去了。没有能再见到他们,只听到几阵机枪的扫射声,然后,便是一片沉寂。
此后,司令部就下了那道禁令。
然而,那条河依然具有不可抗拒的诱惑力。听到潺潺的水声,渴望便从他们心底油然而生。两年半的野战生活已使他们变得蓬头垢面,邋里邋遢。在这两年半里他们享受不到一丝的快乐。而此时他们却邂逅了这条河……
“这该死的命令!”那天夜里他愤愤地诅咒道。
这一夜,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远处,滔滔河水依稀可闻,令他难以安适。
对,明天要去,他一定要去——让那禁令见鬼去吧!
士兵们都在酣睡,最后,他也渐入梦乡。梦中,他似乎看到了它——一条河。那河就在他的面前,期待着他。他站在岸边,正欲跃入水中。就在此刻,那条河竟然变成了他的恋人——一个胴体黝黑、年轻健美的姑娘,她正待他奔来,突然,一只无形的手却紧紧攫住了他的后颈!
这是一场噩梦。醒来时已精疲力竭,幸好天还未放亮……
他终于站到河边。他注视这条河,它的确存在着!一连几个小时他都在担心,这只是一种想象,抑或只是大兵们的一种普遍的幻觉。
天气多好啊!他把衣服和枪靠放在树干旁,纵身跳入水中,承受了两年半的折磨,他那迄今还留有两道弹痕的躯体,顿时化作了另一个人。无形中,仿佛有一只拿着海绵的手抚过他的全身,为他抹去这两年半中留下的一切印记。
他时而仰泳,时而蛙泳。他顺流漂浮,又长时间地潜入水中……当兵的他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孩子——他毕竟只有23岁。
左右两岸,鸟儿在自由飞翔,有时它们盘旋在他的头顶,和他亲昵地打招呼。
少顷,顺流漂下的一根树干出现在他的前方。他一个长潜试图抓住树干。他真的抓住了!就在他浮出水面的刹那间,他发现在30米开外的前方有一个脑袋。
他停下来,想看得清楚些。那另一个游泳者也停了下来。他们彼此默默注视着。
他立刻回过神来,恢复到原来的自己——一个经历过两年半炮火洗礼、荣获过十字勋章的士兵。
他不知道对面的家伙是自己人还是那边的人。他怎么认得出来呢?只凭一个脑袋?
★几分钟的时间两人在水中一动不动。一个响亮的喷嚏打破了死一样的寂静,是他打的,而且像往常一样大声咒骂了一句。那个人掉转身去很快游向对岸,他也飞速向岸边游回。他先行出水,狂奔到那棵树下,一把抓起枪。还好,那边的人刚刚爬出水面。
★他举起枪,瞄准。要击中对面那人的脑袋实在太简单了。20米开外奔跑着的一丝不挂的人体,是一个很容易击中的靶子。
★突然,他觉得自己无法扣动扳机。那人在彼岸,赤条条的像刚从娘胎里出来时一般。而自己端枪在岸的这边,同样也赤条条的。
★他无论如何开不了枪。两个人都赤裸着!两个赤裸的人,脱掉了国籍,脱掉了姓名,脱掉了卡其布的军装。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他实在无法扣动扳机,他觉得此刻这条恋人般的河未能把他们隔开;相反,却把他们联合在一起了……
随着彼岸的一声枪响,他只是瞥见鸟群被惊起。他应声倒下,先是膝盖跪下,随后平扑在地。
(选自《外国小说选》)
11.下列对本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是()()(4分)
A.本小说情节有张有弛,叙述、描写穿插自如,刻画了一个血肉丰满、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风格独特清新。
B.有了明确的禁令,士兵们还是下河洗澡,这说明部队的管理不严。本文主要就是讲战争与纪律的问题。
C.本文的情节安排极富匠心,环环相扣,如“他”抓树干、打喷嚏与咒骂等都自然而巧妙地引出后面的情节。
D.开头用了两段写三个士兵游泳死去,语言拖沓,若改用一句话说已有三人下河并被打死,表达效果会更好。
E.作者深知对比、拟人等手法有良好的表达效果,因而在小说中多次使用,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