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校园文学月报
作者:佚名
主编:田 野 本期特约主编:陈卫星
点 击 文 学 社
“匡园文学社”简介
江苏锡山高级中学“匡园文学社”的前身是“新绿文学社”,“新绿文学社”成立于1985年3月。2007年金秋,为迎接学校百年华诞,从感恩学校创建者匡仲谋先生和继承发扬本校历史、文化传统两个方面考虑,文学社更名为“匡园文学社”,社刊也相应更名为《匡园》。“匡园文学社”站在学校第二个百年的起点上,正肩负起新的使命:传承匡园百年文脉,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培养时代文学新人。
校长寄语:
文学素养影响人的精神气质,成就人的品位高度。
——江苏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
泪光,痛哭,失散
——给C
匡园文学社唐晓良
你在那片铅色的云层下
你在狂风呼啸的山冈上
你那被撕扯乱的头发
你那红肿失神的双眼
让我曾经冻僵的手指
轻抚你因悲伤而失色的脸
你给我的记忆仍在
你曾经留给我的悲伤已湮埋
我本该继续祝福你的幸福
可那黑夜说来就来
岁月的疤痕是如此可耻
而你的痛却是如此真实
我在流浪中寻找失散的心情
你却意外地失散了笑脸
可是注定要离去的人呀
可是注定要闭上的眼啊
夜,真的如此冷酷
风,真的如此切肤
浮现的那条崎岖的路
泛滥的那片阴暗的海域
而你,似有无力的辗转反复
你的嘶哑的哭喊
你的脆弱的勇敢
谁指责谁矫情
我愿发誓那纯粹是乱语
我不会放弃对你的忠诚
一如对自己的忠诚
哭吗?累了?睡吧!
会有手驱散白日的喧嚣
替你盖好被角
你睡在冰冷的房中
再不会有人
嘲笑羞耻与软弱
明天的黎明
依旧是静悄悄
唯有昨日低垂的手
牵走了你曾经依恋的怀抱
你会从咸涩的海水中走出
沙滩的阳光也会安慰你的成长
而在结束之前
只是在柔弱的胸口
悬下了一份沉重的故事
(指导教师边慧华)
【点评】
“你在那片铅色的云层下/你在狂风呼啸的山冈上”,作者娴熟地运用诸多意象,传达出了一种压抑而狂躁的情绪,表达出了深深的眷恋和彻骨入髓的寒凉——这是诀别的悲歌;同时,这也是对现实生活激愤的考问,作者运用精警的语言,敲击着现实冰冷的岩层,“岁月的疤痕是如此可耻/而你的痛却是如此真实”,很难想象这样力透纸背的文字出自一名中学生之手。
(陈卫星)
寻找另一片风景
匡园文学社陆云婷
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至少没有陌生的感动。
人有抑制不住的逃离家的冲动。那是一条万马奔腾的长河突然在一个闸口被收紧,于是那排山倒海的力量日日激荡年轻的心灵。青春因此而不平静,因此而波澜壮阔。
我在18岁出门远行。
那天我的父亲给了我一只红色的背包,他像拍马的屁股一样拍拍我的肩膀,于是我像一匹脱了缰的棕色小马迫不及待地冲出家门。我一路欢腾,欢快地嘶叫,马蹄扬起的尘土,遮住了父亲深沉的目光:老马识途,可小马会记得回家的路吗?
我乘上那辆开往春天的列车,轰隆隆的汽笛声,咔嚓嚓的轧轨声,它们像我一样兴奋,不知疲倦,满心欢喜地去寻找远处的另一片风景,她等在那里,等这一个充满憧憬的少年朝她奔去,撩起她的面纱,再被她的魅力震撼,从此拥有一生不悔的记忆。远方的风景就是这么无法抵挡地诱惑着我。
在漫长的旅程中,我和一个陌生人说过话,吃了一位母亲削的苹果,我耐心看完了一个瑞典探险家的亚洲行记,我还听了很多遍《旅行的意义》。最后我终于沉沉地睡去,梦中沿途的风景不断地回放,色彩斑斓,应接不暇。我一阵迷惘,什么才是我要寻找的另一片风景?
下火车时已是早晨7点,我被卷入难民般的人流,浩浩荡荡地被挤出了北京火车站。我背着我的红色背包踩在祖国首都的土地上,失望像春雨淅淅沥沥地下在心头:这里的天没有家乡的蓝;这里的地没有家乡的暖;这里人的脸躲在黄沙后面我看不清;这里我大叫一声空旷得没有回声。我悲哀地发现:我像一粒尘土无声无息地湮没在城市的洪流中。
我想我该回家了。
这是九点零八分的北京,我想那个著名的诗人坐在车站里,写下:最美的风景在家乡,因它含着悲,含着伤;含着一个人一生的悲欢喜乐,含着一个小人物的柴米生涯。
“轰隆隆”的汽笛声,“咔嚓嚓”的轧轨声,它们叹了一口气,送我回家。列车上,我听到有人唱“我多想回到家乡,再回到她的身旁,让她的温柔善良来抚慰我的心伤……”
我推开门,父亲说:“你回来了。”我点点头,放下红色的背包,像放下满身风尘。
十八岁的那次远行让我知晓,另一片风景不用寻找,它一直住在家乡。
(指导教师钱志惠)
【点评】
从寻找到回归,似乎起点便是终点,然而没有远行也就没有对“家”这片风景的体悟,所以付出的是艰辛,收获的是认知,远行的意义就在于此。文章立意深刻,节奏明快,语言形象鲜活。
(陈卫星)
好书与坏书
匡园文学社冯逸凡
我上小学那会儿,很流行这样的作文:写自己幼时听祖母讲童话故事,后来看儿童文学,现在则“遨游在大部头的海洋里”。当然,少不了要列举几个书名。我至今仍对这类作文的真实性表示怀疑。我的怀疑是很有根据的,因为本人自己就写过这样一篇文章。事实上我的祖父母都是农民,虽然识字,也还没达到“夜夜给我讲安徒生童话”的境界,说不定他们还以为安徒生是个姓安名徒生的中国帅小伙儿。但是既然作文选上是这么写的,那就一定是好书,我也不好意思不这么写,虽然爷爷实际上讲的是《薛家将》。但是那似乎是不上台面的书,那就一定是坏书。每个小学生都有弃恶从善的本性和充英雄智者的虚荣心,所以我就瞎编了。
我现在回想起这件事还是相当疑惑:我那评判好书、坏书的标准究竟是哪儿来的?鉴于当时并没人给我列张表详细规定,我只好怀疑自己纯是捡拾师长的只言片语,拿了鸡毛当令箭一样自作多情。但这问题的答案在蒙学阶段过去以后就明确了,甭着急,《新课标必读》都替你一个年级一个年级地列好了。这列出来的当然就是顶级的好书了,比如《名人传》和《繁星》《春水》。我对罗曼·罗兰和冰心女士都是十分敬仰的,但这两本书确实对我有催眠作用。因此对我而言,这两本书与其称之为好书,不如称之为好的安眠药。
于是我不得不怀疑这“标准”的客观合理性。后来我发现好书坏书的分法只是针对学生而言,成人世界里全没这套讲究。要不然何以许多人都站在地摊前光明正大地买成人小说呢?至于这是为什么,我想这是因为成人念书可以没目的,小孩子念书却一定得有目的。这目的无外乎有两类:一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二是提升文学修养。前者谁也不能说不好,但这个目的是否能达到是难以衡量的。世界观正确与否不是一个可以量化的指标,由此派生的好坏标准也必然有失公允。后者往往被歪曲理解,间接造成了两种明显是念书后遗症的作文:一是乱冒名著书名乱冒诗词,二是文笔细腻优美无比但看得人直打哈欠。关于什么是文学修养,我也不敢乱说。但许多人似乎认为文学修养就是说平时不说的话,所以好书就是写平时不说的话的书。照此逻辑,满口京片子的老舍先生就不能算有文学修养,郭敬明散文倒成绝世好书了。
我看过的劝我看书的文章已经多得我不想再看了。所有文章都免不了在结尾处写一句:千万不能沉迷于流行小说,更不能去碰黄色小说。这话无论怎样都是对的,但我觉得它没什么意义。我从来没见过哪个沉湎于垃圾小说的学生在这句话的教诲之下改过自新。只有提高对书的鉴识能力才能有效保证不对垃圾小说着迷。坏书不是毒品,没有人能终生远离。要我说的话,小孩子就应该多看书,好书为主,夹杂坏书。老看坏书的人那是公认的无可救药,我就不啰唆了。老看好书的人——我说,你不觉得乏味吗?再说了,越是没看过坏书的人越容易一见坏书就着迷,这跟杜丽娘比杜十娘更容易一见倾心是同一个道理嘛。看好书,就能比对出坏书的差劲之处,这时看过的那点坏书就差不多成了疫苗了。真正的好书是可以提升一个人的欣赏水平的。我就不信认真读过《三国演义》的人会去狂热追捧网上那些小说。小学三年级时我不知从哪儿弄来一本《烟雨蒙蒙》看了,从那以后我一见到言情小说就容易反胃,可见形成了多么强大的免疫能力。后来流行《可爱淘小妮子》,我看了两页就不想看了。周围有人看得欲哭欲醉如痴如狂,那全是十四岁以后才接触到言情小说的女生。要不怎么说,最容易被风吹折的是温室里的花朵呢。现在的作家们老喜欢告诉我们“要看经过时间沉淀的经典著作”,这多少有点自命为正统文学的味道,再说也只有那么几个乖学生愿意听。不如趁小时候反正也看不懂什么名著,也不会像青春期那样发春,或者文雅一点说萌动,就那时把各种书都看看。就当打预防针好了。看乱七八糟的书,一目十行浏览过去就行了,也不占用太多时间。其实我挺欣赏诸葛亮的读书方法:“观其大略”。我觉得这适用于所有不打算以从事文学类职业来谋生的人。正是本着这个想法,我不喜欢按别人的规定去看书,也不喜欢充高雅一本正经说自己没看过的书是好是坏,更不打算把我一不喜欢的书就当作坏书攻击不已,连作者的身高长相私生活都要拿出来讽刺一番——虽然我极不喜欢这书,但它一定有自己的优点,何妨兼容并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