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当前我国英语专业教学的现状及改进对策

作者:文 旭 张绍全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我国著名外语教育家刘润清教授(1999)指出:教师要研究教学法和先进的语言教学理论,但对任何一种教学法,第一,不应该盲目地跟随,也不应该盲目地反对,头一条是弄懂,弄懂以后再决定取舍;第二,一个好的外语教师应该懂得多种教学方法;第三,不要一味地去研究学习教学方法,因为对一堂课来讲,绝对不是一种教学方法起作用。Bax(1999)主张在英语教学中应把内容置语言教学的首先位置,即所谓语境教学法。在以具体语境为出发点的前提下,不同方法都会有其积极的效果(转引自王银泉,1999)。因此,我们认为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采用应以教学内容,教学对象以及课程为基础。
  
  4.优化课程设置
  学生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的途径主要是课程学习。因此,优化课程设置是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前提。各高校在优化课程时应以《大纲》中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为指导,再根据本校对学生的具体培养目标和学生个人需求以及社会需求来进行课程优化。课程设置应体现培养过程的阶段化和模块化。在此,我们认为可把英语专业课程分为四大模块:
  (1)英语专业技能模块。该模块为英语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打好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这部分的教学内容绝对不能削弱,如果学生的英语基础不牢,则失去了作为专业人才的立足之本(郑玉琪,2006)。主要课程为:基础英语、语音、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翻译、口译等。在一、二年级时,此模块课程的学时数应增加,在三、四年级时,可适当减少一些课程的课时,如高级英语和视听说等,但写作与翻译课程不能削弱。《大纲》明确指出:“在注意听、说、读、写、译技能全面发展的同时,更应该突出说、写、译能力的培养。”
  (2)英语专业知识模块。该模块可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作一些取舍。但《大纲》里规定的必修课部分不能舍弃,如:语言学导论、英美文学、学术论文写作、英语国家概况。另有一些选修课也不能舍弃,如:英语词汇学和西方文化入门等。原因在于这些课程能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增强文化素质和修养。该模块中的大部分课程可在三、四年级开设。
  (3)相关知识课程模块。该模块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复合型素质,是区别于传统的培养英语技能型人才课程设置的关键所在。该模块的课程主要在三、四年级开设。同时,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设置不同的课程。如:语言、文学方向可设置以下课程:普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英美文学、词汇学、文体学、英语小说、戏剧、诗歌等。法律经贸英语方向可设置:法律英语、国际公法与私法、外经贸英语函电、商务英语、法律英语文书格式等课程。需注意的是,该模块的课程最好由熟悉专业知识的英语教师用英语授课,而不是由专业课的教师用中文授课,因为用中文授课不能达到既学习专门用途英语又学习专业知识的目的。
  (4)实践课程模块。包括毕业论文、第二课堂活动(英语角、办英语报刊等)、各种英语竞赛等。该模块应得到加强并需要学校、学院及教师积极支持和指导。这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结束语
  
  本文在分析了当前我国英语专业教学中教师的教的动力及业务水平、学生学习动机、学生学习策略、课堂教学、课程设置的现状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教师教的动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以及优化课程设置的一些措施。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英语复合型人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高校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与支持,教师也需要更新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我们深信,只要各高校的各级领导与教师共同努力,继续深化英语专业教学改革,我国的英语专业教育就会有更好的发展,所培养的学生就会更加受到社会的欢迎。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