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以学术为志业“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作者:乔连全 董立平

导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潜质优异、学有所长的考生落选。“失英才而不得教育之”,是作为导师最痛心的事。尤其是从去年开始,教育学科硕士生招生连专业课也都全国统一出题、统一评卷,把研究生招生也“高考化”了,这不利于各校、导师选拔符合自己学校、学科、专业和研究方向要求的创新性人才。
  问:学生招收进来以后,您是如何对学生进行指导的?
  潘:对于博士生,在治学要求“深入浅出”和“由博返约”。“深”要深在思想上,深在理论上,深入到事物的本质和基本规律。而真正能揭示本质和基本规律的理论总具有简明的表达形式,具有一种科学美。自然科学如此,社会科学也如此。因此,只有真正深入到了本质,把握了基本规律,才能浅出。“浅”出就是要用简明的方式表达出来,做到明白易懂。很多研究者以把简单的东西讲得深奥难懂当作“学问高深”。这种故作高深,往往是自己并没有完全弄懂,没有消化。只有把高深学术问题弄懂了,消化了,才能深入浅出。做学问要做到深入浅出,既有下功夫的问题,也有端正学风的问题。
  先说端正学风。很多人写文章,往往用晦涩的语言来表达,旁征博引许多无关宏旨的理论,无非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博学。在他们看来,讲得明白易懂,语不晦涩,似乎没有学问。这使许多人尚未真正深入就自认为学问已经做得很深了。“文贵约而指通,言尚省而趋明”,其实最高深的学问,可以用最简明的语言来表达,也应该用最简明的语言来表达。寻找简明的表达方式的过程往往也是深入研究的过程。所以,只有端正了思想,才能进一步把学问做得深透。
  除了端正学风,还要下功夫。要在由约到博的基础上,再由博到约。由约返博是充分占有材料的过程,而由博返约是对材料进行深入的思考,探究其中蕴藏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规律。这是一个需要高度创造力和艰苦求索的过程。要把材料融会贯通,化为己有,形成自己的见解。思考很久的观点,当要写出来、讲出来的时候,须重新审视材料,果敢地根据需要取舍材料。要敢于割爱,同时尽量用自己的语言,简明地说明自己的观点。
  问:作为一位博士生导师最重要的是做哪些方面的工作?
  潘:对于博士生的培养,研究所和导师只能提供必要条件。成才靠自己,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所谓必要条件,包括优良的学术气氛,必要的图书资料以及其他教师和研究生的种种帮助。
  问:您如何帮助博士生自我成才?请您具体谈一谈。
  潘:首先是是课程学习。先从硕士生的课程学习说起。我往往把一门课程的全部或一部分,分配给他们自己备课、自己讲课、自己主持课堂讨论。导师工作是介绍一些参考书目,课前检查他们备课的情况,课后帮助他们总结。总结着重于观点上的把握和方法论上的指导。这样,研究生对于所分配到的课题,除阅读导师指定的参考书外,还要自己收集大量资料,进行研究,写出有一定质量的讲稿。并且获得讲课和主持课堂讨论的教学实践经验,把学习、研究和教学实践三者结合起来。研究生对这种方式比较满意,既系统地学习一门课程又能深入钻研某一课题。有的研究生对所讲的课题继续研究,写出论文,还有的就以此作为学位论文的选题。
  但是,对于博士生来说,这种课程学习方式就不够了。他们应该开出一门有一定质量的课程。以前,教师不多时,我尽可能让他们就其所长,承担一门硕士生课程的教学任务。因为没有本科生,先后把我开过的《高等教育发展史》、《比较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政策法规》让给他们开。这比他们听一门课或自学一门课,然后考一考或写篇学习报告,效果要好。“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为教而学,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大不相同,既系统深入地学习一门课程,又可以从中考查他们的教学态度和教学能力。
  现在博士生多了,没有那么多的课程让他们开了。我就在所开的《高等教育专题研究》和《中国高等教育问题研究》两门课,各提出三四十个研究课题。我先对每个课题的要点、前沿、要求,做简略的介绍说明。然后,让他们每门课每人自选两三个课题,进行研究,写出研究报告。对全班博士生讲课,也吸引访问学者和高年级硕士生前来听课。我的任务是:第一,课程的总策划:第二,对每个课题研究做简要的引导:课题意义、已有争论、研究要求、参考论著等;第三,在博士生课题研究过程中随时提供咨询:第四,在博士生讲课和答辩后点评,点评包括讲课内容和教学能力:第五,评阅作业(包括读书报告、讲课讲稿、小论文);第六,评定成绩。不进行一次性的期末考试,而是综合作业、专题报告和课堂讨论的发言评定成绩,也不一定指定或介绍参考书。因为博士生要有独立科研能力,应当学会自己收集参考资料。
  问:您给博士生上课时,对博士生的专题报告要举行讨论活动,每次报告都是报告人1人,点评人1人,其他同学要提问并参加讨论。采取这种课堂讨论形式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潘:这种讨论形式的安排当然有一定的用意在。我试图通过博士生之间的讨论使学生习惯一种学术交流的方式。报告人一个小时以内通过PPT完成脱稿陈述,点评人要在10分钟内对报告内容和讲课的优缺点做系统的点评,其他同学提问讨论。偶尔我也评论、提问。最后由我来给出针对性的点评。经过这个流程,接受训练的学生将会慢慢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表达方式和表述时间,使听者听清楚他想表达的意观点,进而展开后续的讨论。同时他们也会在这一过程中,懂得倾听其他人的发言。另外很重要的是提高他们以后作为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我的点评除重点针对报告的学术水平特别指出其创新性之外,还对其讲课的优缺点和其他博士生的发言作点评论。特别要坚持“因材施教”教学原则,考虑评论的分寸和重点。在我看来,指导学生的理想方式是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思维倾向与他们的进步情况给予特殊性的指导。当然,我针对每一位同学指出的具体问题,很有可能也是其他学生容易遇到的问题。因此,其他在场的学生也同样可以获益。例如,讲课内容多而杂,重点不突出,前后不呼应;讲课方法平铺直叙,推导不合逻辑,照本宣科,就是学生常见的毛病。
  问:这种教学方式是不是既有西方“习明纳尔”的特点又有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的教学特点?
  潘:是的。费孝通先生曾将serninar翻译成“席明纳”,并趣解为:“席”就是首先大家坐在一块,“明”,就是接下来互相阐明道理,最后“纳”,就是说在讨论中要有一种兼容并蓄的气度,含纳各种思想在一块竞争。费老此言虽通俗,但基本上也能够概括我们这种上课的大体旨趣了。
  我曾在很多场合对学生和青年教师反复讲过,讨论课所透露出来的信息就是“学术面前人人平等”,也就是有点像苏格拉底的“产婆术”那样,在讨论中老师的角色首先是一个潜在的引导者,其次是一个讨论的平等参与者。我的观点仅仅是交流过程中诸多观点中的一种,但并不像苏格拉底那样“先知先觉”,也缺乏苏格拉底

[1]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