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以学术为志业“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作者:乔连全 董立平
那种渊博和机敏。我所扮演的教师角色只能算是“平等中的首席”吧。因而,这样的讨论教学实际上树立的是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和学习观念。同时,博士研究生从不会发问到善于提出有质量的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维度以独立思考的方式来分析和研究问题,需要一个过程。
中国的大多数学生即便到了博士研究生阶段,在讨论的过程中仍旧普遍不会提问题。不会发现和把握其他同学发言中的问题,并进行进一步的追问与反思。更不会在讨论的过程中抓住值得进一步追究的与现实实践紧密相关的重大理论问题。面对这一情况,我反反复复告诉给他们的是三个字:“慢慢来”。从不会讨论到学会深入探讨问题,是一个需要慢慢转变的过程。从把知识视作外在之物到把知识视作自己的生命的一部分,也是一个需要慢慢转变的过程。它也意味着,读书和做学问本身就是一个需要“慢慢地”认真磨砺与涵养的过程,是一个与自己生命紧密相关的逐渐展开的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们就能够融进这种学术讨论的氛围中,也慢慢意识到知识实际上就是他们生命的一部分。
我所摸索出来的这套研究生培养模式,叫做“学习一研究一教学实践”相结合的研究生课程教学法,是适合于研究生培养的。现在高教所其他老师上课,基本上也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而各有自己的创新。许多博士生毕业后,也在自己的教学中采用这一教学方法。以这一教学方法为中心,连同其他的教学成果,2001年获得了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问:现在网络信息非常发达,但您还是非常注重博士生对经典名著的研读训练,要每人至少写两篇读书报告,然后大家进行交流。您这样做是基于什么考虑的?
潘:是的,现在是信息社会,网络学术资源非常丰富,对我们做学术研究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但是。这不能代替本专业领域的经典名著的学习。尤其是博士研究生阶段,要打好本学科的坚实的基本理论功底不能只靠教材和靠网上、期刊上的论文,要靠对本门学科经典的研读、品读和批判的读。比如入学开始,我就列出高等教育研究方面的若干经典著作,每学期至少精读两本做笔记。其实许多博士生不止读两本。只有对这些经典著作读深、读透才能打好高等教育研究的基础。不然,就会像很多人那样把一些并不成熟的二流著作当作宝贝,或者道听途说、东拼西凑、“六经注我”式的引经据典,曲解甚至歪曲式的引注,这样会使博士研究生走进学术研究的误区。
问:您对博士生的平时学术活动是怎样要求的?
潘:在一定意义上,在博士生成长中,学术活动比课程学习更为重要。为此,首先要创造一个有良好学术气氛的环境,让他们在这个环境中受到陶冶,激励竞争。厦大高教所有一个制度,每周一次学术例会,由教师、博士生和个别硕士生或来访的中外学者做学术报告,然后展开讨论。除让博士生做学术报告或参加学术讨论之外,还支持他们在校内开讲座,同校外学术团体联系,尽量让他们参加校外学术会议和每年一次的全国高等教育学博士生论坛,但要求必须带一篇有一定质量的论文参加。有时我还指定某位博士生代表我去参加学术会议或同他们一起去参加,回来后要做传达报告。这对活跃思想、扩大学术视野大有好处。值得一提的是,自周远清同志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后,学会每年都举办一次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该论坛自2003年开始设立高等教育学博士生分论坛,让所有设有高等教育学博士点的单位选派部分博士生代表参加,既可检阅博士生们的学术水平,又可加深各培养单位之间的相互了解,还可增进博士生之间的情谊,达到以文会友,切磋学问,砥砺思想,激励创新的目的。
加强博士生之间、博士生与硕士生之间的群体“碰撞”活动,也是至关重要的。每个博士生,各有其专攻的课题,在学术上往往只同导师“单线联系”,不能很好地发挥集体作用。而这种集体的激励、互助或者叫做“碰撞”,往往比导师的工作更为全面深入有效。曾经有一位硕士生,他的学位论文需要补充大量材料才能进行充分的论证,文章也要做较大的修改,估计在时间上来不及了。我建议他延长学习时间半年,或者放弃学位只拿毕业证书。这对他无疑是一件苦恼的事。他的两位同届硕士生,放下他们各自未完的论文工作,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帮助他搜集资料,设计修改方案,经过很多个不眠之夜,终于如期交上了一篇质量较好的学位论文。不但顺利地通过专家评审与答辩,而且论文的一部分发表之后,为《新华文摘》所转载。一次国家教委召开的有关学术会议,还特邀他出席参加。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为了促进群体之间的激励与互助,我采取了一些措施。如研究生的论文开题报告,邀请其他研究生一起参加;我对某一位研究生的论文指导,也让其他研究生参加,发表意见。虽然参加者对论文内容所涉及的问题,事前不可能有充分的准备,但却能起到相互关心、相互切磋的作用。
问:博士生的学位论文指导应该是博士生培养中最核心、最重要的,请您谈谈如何对博士生的论文进行指导?
潘:没错!写出一篇高质量、有创见的学位论文,是博士生的中心工作。有人认为博士生论文选题,最好是导师研究方向或系列研究课题的组成部分。这是对的,但不排斥博士生选择非导师研究方向的课题,研究导师未研究过的或无力研究的课题。更重要的是根据博士生原有的研究基础和知识结构来确定研究方向与课题。例如,我早期指导的四位博士生,两篇论文课题是教学论与课程论,同我的研究方向比较一致;一篇论文课题是高等教育体制与管理,对此我还能指导;还有一个论文选题为教育统计学,这个领域我是外行。最近,还有一位博士生的论文课题是关于信息技术与网络教学方面,我更是知之甚少,就请本校或外校的教授共同指导。这样,导师是不是就不起作用了?我想不会的。研究计划由他们自己制订,研究方法由他们选择,导师只从方法论上提供一些咨询,在具体内容上指导不多,干涉就可能较少,博士生的“自主权”也就较大,未必不是好事。当然,必要时还可以请校内外专家帮助。
我认为,对于博士生,不仅要求其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而且要使其成为未来的学术带头人。作为学术带头人,光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还不够,还要求其具有组织领导集体学术研究的能力。因此,不能满足于自己能够写出一篇高质量的论文,还要让他们去支持、组织有关教师和研究生参加研究,培养他们搞集体科研的设计、管理、审查的能力。我培养的博士生在读期间就有不少承担科研项目的课题组织工作,有的当课题组组长或副组长。我们自己召开的会议和会务工作,也尽量吸收他们参加,对他们也是一种必要的“实训”。
问:当前有一种学术研究的倾向就是理论脱离实际。对于这个问题,很想听听您的看法。
潘:高等教育学是应用性学科,研究工作。要面向实际问题;研究方法,要用调查、观察、实验、总结等多种方法来掌握第一手材料,不能从书本到书本。但许多研究生宁愿根据书本知识、书面材料,坐而论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