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回顾与展望:中国经济地理教材建设

作者:路 紫 韩瑞玲 朱绍华

立独立思维体系的特点恰恰是我国所缺少的。个性思维的引进对于改变国内教材过于平稳、缺乏活力、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灵感的现状意义重大。当然在引进国外成果的同时要注重自我创新,继承和发扬我国区域经济地理的优良传统,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区域经济地理教材。在交流方面,我国政治、经济、科技、贸易等与国际合作的规模愈益扩大,为经济地理学广泛开展国际交流提供了条件。要重视这种现状,加强教材内容与思维的国际化,以便我国对外输出与交流成果,尽快在国际区域经济地理大舞台上扮演角色。也便于各个层次的受教育者能更有效地参与国际教育交流活动。
  
  四、《中国经济地理》体系的合理化设计
  
  《中国经济地理》教材体系存在的落后于客观形势发展的问题早已为区域经济地理学者们所关注。近些年来,有很多学者都在积极尝试构造中国经济地理教材体系。下面在分析多个学者提出的若干范式之后,提出一个《中国经济地理》教材体系的框架,并论证其合理性。
  
  1.学者们已给出的篇章结构
  学者们近年来已经多次探讨了中国经济地理材体系的优化问题,下面列举几例有代表性的关于分篇的探讨予以说明。
  (1)曾菊新的四篇结构(导论、区域发展、空间布局、国际分工)。曾菊新(1993)在“关于改革《中国经济地理》教材体系的新构想》一文中给出了该教材改革的构思。其出发点是遵循劳动地域分工规律,并把劳动地域分工原理作为理论主线贯穿于该教材,强调了学科性质的依托、区域系统的运行、产业的布局和国际地域分工的作用,旨在增强学习者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王慧的五篇结构(背景、人地关系、产业布局、地域分工、国际分工)。王慧(1998)在《中国经济地理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探讨》一文中指出了该教材应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思维,同时分析了条件背景、产业系统、国内外地域分工格局等在课程中的体现,旨在强化人地关系协调论和劳动地域分工理论的指导作用,进而增强教学面向问题、面向实践的意识。
  (3)吕拉昌的四篇结构(导论、系统环境与背景、系统结构、系统功能)。吕拉昌(1998)在《对高师《中国经济地理》教学现代化的思考》一文中提出应以系统结构体系来编排的观点,同年在《对中国经济地理教材体系改革的设想》一文中又对此系统结构体系进行了完善。其特色是用系统的理论编排教材内容,基本上概括了学科性质系统、环境与背景系统、产业与空间系统、功能系统四部分。他认为这样既有利于加强经济地理基础理论教学,又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
  综合以上学者的观点,得出结论:中国经济地理教材在编排时应重视学科基本性质的延伸,重视区域研究,重视国际联系与比较,重视系统理论的应用,重视经济地域条件要素的深入探讨,重视理论的贯穿作用。
  
  2.笔者给出的篇章结构
  总结前人经验后,笔者概括出中国经济地理除了绪论(学科发展、基础理论、学科特性、学习方法等)以外的四个组成系统:条件与资源系统、产业系统、区域系统、战略系统,由此构成相应的四篇。
  (1)条件与资源系统应由自然要素为主转变为人本要素为主。区域条件与资源是影响区域形成、存在与发展的诸因素的总和,对区域条件与资源的分析是区域经济地理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当前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作用力的转换,在教材编排时应该有意识压缩“自然条件”内容以适应时代发展,扩大“社会条件”内容以表达中国经济地理与社会政治经济联系的属性。①地理位置与领土是该系统的第一部分,介绍我国的数理位置、海陆位置、国家位置及其相应的经济地理评价;领土演变介绍我国领土重大变化的几个时期,并分析领土现状;海洋资源则侧重于其资源特征及影响。②自然资源部分包括气候、水、耕地、植被、矿产资源5方面内容,都是分别从该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特点及该资源对中国经济地理的影响两个角度来说明。③人口因素、地域文化基础、政策和政治因素三个部分在当前我国经济地理实践中表现出了特殊的时代含义,细致说明人口数量、质量和空间特征,人口迁流,贫困人口,少数民族人口;人地关系,地域文化,文化旅游资源;国家政策,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等问题。这种设计与以往的区域经济地理研究相比重视了对“人”的关注,以此强调具有相似地理条件的地区会表现出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空间结构。
  (2)产业系统应创新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内容。产业发展空间的差异性为中国经济地理提出了许多新的议题。传统的产业经济地理描述都是按部门进行的,由于分类过细而引起了读者的质疑。随后学者们呼吁应用经济地理基本特征来描述产业,包括区域发展水平、区域发展速度、区域经济结构、区域内部空间差异,较以前有极大地进步,但是事实上产业如果被这种固定方式所描述将难以突出地理学的特点,使实际应用受到影响。为此,我们对产业部分的分析基本是针对其地理问题予以展开的。当然由于各产业发展过程、产业特点、地理基础、空间表现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它们之间的描述也应有差异。①农业地理与自然条件关系极为密切,农业地理从三个问题诠释: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及其生产地区、主要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生产地区、新型农业经济组织。②工业地理在我国发展阶段性明显,主要从动态的纵向工业演变过程、静态的横向工业产业集群以及高新技术工业三个方面说明。③交通通信业地理主要表现为网络形态,分三个问题:以时间为序描述交通通讯的拓展范围;突出点一线一网一流的结构完善过程;比较二者的异同性,创新性地提出二者在拓展结构上的契合。④经济地理关于产业的研究还涉及到商业、旅游、保险、房地产等多个方面。鉴于商业的分散性与普遍性,注重其地区差异比较及空间结构特征,并穿插案例予以表现。鉴于旅游业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旅游资源的分布及旅游业连带面广的特点,所以侧重于旅游市场的区域差异问题及其旅游区问题。保险和房地产业的经济地理研究历史较短,成果积累有限,研究内容局限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等部分。
  (3)区域系统应进一步分解内部子系统。经济地理学是以区域研究为基础和出发点的,为了发展经济地理学必须加强综合性的区域经济地理研究。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遇到了大量的区域问题,也使区域经济地理工作者得到了有利的研究环境。区域系统的研究对于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问题、制定适合我国及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从经济区划系统与行政区划系统、城市系统、四大板块与三大经济圈、区域联系四个方面揭示我国区域系统的基本特征。①区划系统(经济区划与行政区划)不可缺少。由于经济发展的“惯性定律”或“马太效应”作用,我国区域发展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仍难以缩小其差异,甚至会扩大,所以区划研究应加强。②城市系统是经济地域的核心,可集中分析其城市化与城市类型差异、城市分布与城市群两个问题。③四大板块与三大经济圈是我国当今区域发展与比较的基本单位,基本上可以按照区域内部的发展条件及发展战略来说明。④区域间联系随着我国经济地理区域内涵的变化将更加频繁和多样化。第一,区域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已不在于自身如何,而更在于它在发展过程中的联系能力以及区际间交流合作的能力。第二,21世纪经济地理所研究的区域是开放的,因而区域研究的着眼点不应局限于区域本身,而是追求区域间的统一和整体利益的最优化。第三,区域发展不能过分强调区域的个体,而应加强优化区域系统的组合。区域联系部分是从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及区域合作组织两个角度来说明的。
  (4)战略系统应包括区域内部与区域外部两个循环,包括物质与非物质两个层面。战略是完成经济地理目标的手段之一,在战略篇中提出了六个方面的调整战略,即综合国力的增长与对策、三次产业结构的演进特征与调整、空间结构的演进、特征与优化;主要生态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国家间的协调发展战略与国际合作开发战略:区域知识创新战略,从而探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运行的特点、方式、前景等问题,重在突出中国经济地理的战略性指示及决策作用。
  
  责任编辑:陈立民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