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10期

少女迷踪

作者:力 歌




  徐冬的电台响了起来:“头儿,是不是该行动了?”
  “千万不要动,听我的指挥,看他下一步做什么!”徐冬对这个小伙子的动作,产生一种顾虑。他在望远镜中看到,小伙子只看了一眼,连忙拉上打开的拉锁,然后四处张望,看到情侣,他显然迟疑了一下,又低头掂量着提包。随即,便提着包,匆匆忙忙地往外走。
  “头儿,快下命令吧,来个人赃俱获,不然的话,要失去战机了。”一号急切地询问着。
  “没有我的命令,千万要坚守岗位。”徐冬说着将望远镜和电台装入手提包,在那里面还有手铐和一把六四式手枪。他拎着包,从树丛中出来,顺着山坡走了下来。到半山腰时,他看到那个小伙子在他前面的水泥道上走了过去。徐冬来到水泥道上时,正好落在小伙子的身后。
  徐冬尾随他来到大门口,大门口的人一下多了起来。他想,这个小伙子只要一跨出大门,在人群中就很难监视了,必须在大门内采取行动抓到他。想到这里,徐冬紧走了几步,就在他接近目标时,他看到小伙子拐向了大门一侧的保卫处。徐冬只好也跟了进来。
  保卫处的人认识徐冬,要打招呼,被他用眼神制止了。那个小伙子对保卫处的人说他捡到了一个包。徐冬走了过去,对小伙子说了一堆拾金不昧的表扬话,然后说:“请你出示你的身份证,我们有必要知道你的家庭住址和工作单位,找到失主后,也好让他登门拜谢。”
  那小伙子惊讶地说:“谁没事带那玩艺。”
  “那就不好办了,我们不知道你的身份,无法搞清这钱的来路。”徐冬瞅着小伙子说。
  “我还有事呢。”
  “不会耽误你多长时间的,正巧我们这里有车。”保卫处的人清楚徐冬在办案子,配合着说。
  “真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拾金不昧干好事,还要验明正身。”小伙子嘟嘟哝哝,还是无可奈何地答应了。
  
  三、云山雾罩
  
  徐冬从小伙子的家回来时,已经是下午三点钟了。
  执行任务的侦察员们,都聚在刑警队的会议室里,见徐冬进来,便迎了过来。徐冬摆了摆手,顺手端起桌上别人吃剩下的半碗挂面条,狼吞虎咽地吃上了。
  二号侦察员见徐冬示意他介绍情况,便说:“那个妇女没有什么可疑之处,是个带孩子来我市开会的,住在大厦宾馆302房间,昨天都是会议安排内容,没有离开过宾馆,没有作案动机和条件。”
  “什么事都要求个真,这个女的也不是没有作案的可能性,疑点在于她为什么要带个孩子来开会,是否是个烟幕一类的?”李彬接上腔,说得绘声绘色,旁边几个侦察员与他争了起来。
  徐冬吃完了半碗挂面条,掏出烟,一边抽一边静静地听着。他看大家争论得差不多了,就说:“算了,别争了,对这个女人的怀疑可以排除。”然后他回过头来,问跟踪白凉帽的三号侦察员,“你那个人的情况搞清了吗?”
  “他的住址和工作单位,我都去了解了,他是个公司的保安人员,昨天他和值班人员一天一宿都没离开过岗位。那里有多人证明,根本就没有作案时间。”
  徐冬听完又将目光投向李彬,李彬尴尬地笑笑,摇了摇头。徐冬说:“对这个人也可以解除怀疑。”他接着向大家讲述了他跟踪的情况,“我对拾包的小伙也进行了调查,他也确实是去游玩的,发现了那个包,送到公园保卫处的。”
  李彬接话说:“那么是不是发现我们跟踪了他,不得已他便出此下策呢?”
  “开始,我也是这样想的,但在我跟着这个小伙子取身份证时,排除了对他的怀疑。原来,他是个部队的新战士,当兵到现在还没到北湖来过,今天,连长让他到街里买东西,他换上便衣顺路就跑到北湖来玩了。部队的纪律,他不会有时间和条件作案的。”徐冬最后告诫大家,“看来,这个作案分子很狡滑,大家一定要谨慎,千万不能出了差错。”
  
  在送钱的第二天,黄庆云急匆匆地跑到公安局,送来了第二封匿名信。这封信与第一封一样,也是用报刊上剪下来的字粘贴的,从邮戳上看,与前一封信同在A区发出的。
  信上写道:将这四千元钱电汇给纺织品批发站的李晴,不要写汇款人的地址。由于上一次不合作,告诉给了公安局,才没有得到那笔钱。如果这次再不合作,我将“撕票”。
  李彬不禁脱口说道:“那天咱们的行动,这小子一定猫在什么地方,瞄上了咱们。”
  “咱们低估了他的能力。”徐冬对黄庆云说,“你还是按照要求将钱邮出去。”
  黄庆云显得很焦虑,对徐冬说:“我的孩子现在会不会有危险?”
  徐冬安慰他:“不会的,作案人要想得到这笔钱,不会这么没耐心的。”他嘴上虽这么说,心里却没底。
  黄庆云走后,徐冬马上将部下分兵三路,一路是查找A区内有多少个信筒,要求标出确切地点;第二路到黄佳的住处附近,查访当天下午有谁看到过黄佳,并有什么可疑的现象;第三路,由他亲自带着李彬去纺织批发站,调查李晴的情况。
  快到纺织站,徐冬忽地改变了主意,他说:“凭我的直觉,这不是一般的绑架敲诈案。咱们还是等那笔款到了纺织批发站,李晴取钱时,再听这个人的解释吧。在此期间,一切行动都要注意绝对的保密,这里涉及到黄佳的生命安全,责任重大。”
  
  四、小偷退款
  
  徐冬先找了纺织批发站的经理。在经理室里隔着宽大的玻璃窗,徐冬看到经理指给他的那个人。李晴是个女的,徐冬可以清晰地看到那是个年龄不大、长相俊秀的女孩,她正热情地接待着顾客。
  经理说:“这一段时间,她正筹备着结婚。年轻人谁都好强,人家有的,自己都想有。我们推销纺织品是有提成的,所以,她拉的客户比较多,这样,提成就会多。有了钱,婚礼就会风光些啊!”
  两人走出批发站,徐冬思忖着说:“我想,她要是选中了黄庆云,肯定要狠敲他一下子,干嘛才要四千元?难道她不知道绑架性质的严重性吗?钱多钱少那可都犯一样的罪!”
  “也许他们是法盲吧。”
  “不管怎么样,这是个重大线索,对他们两人一定要严格监控。我看可以申请一张拘留证备用,必要时可以采取行动。”徐冬神情异常严肃地吩咐道。
  第二天上午,徐冬与李彬来到纺织批发部门外,佯装一对悠闲的游人,坐在道边的坐凳上唠嗑,而目光却一直偷觑着纺织批发部的大门口。
  大约上午十点钟左右,一声轻脆的铃声令两人警觉起来,只见邮递员扶着自行车,一脚蹬着地,冲批发部喊道:“批发部的报和信。”
  闻听喊声,两个女营业员先跑了出来,接过报和信,其中一个营业员对里面高喊了一声:“李晴,你的汇款。”
  李晴穿着工作服走了出来,接过汇款单看了一下,脸上并没表现出惊奇,拿出笔来在邮递员拿着的单子上签了字。她将那个汇款单给那两个小姐妹看了,并对那两个小姐妹说了句什么,那两个女营业员现出一份惊讶的表情,然后,李晴耳语般地对两人讲述了半晌,最后一句徐冬和李彬都听到了:“你俩知道就得了,千万不要对别人说。”然后三个人便走进了批发站的大门。
  “队长,看来事情很复杂,莫非那两个女的也是同谋?”李彬说。
  “我看不像,那两个人只是偶然取信才看到了那张汇款单的。但我们必须了解李晴与她们的谈话内容。她们谈话肯定与那张汇款单有关,我觉得李晴向她们解释这张奇怪的汇款单的情况,对我们破案非常重要。”
  两人正说着,就见李晴走了出来。这时的李晴已脱去了工作服,换上了一套崭新的米黄色连衣裙,到车棚与那个看车的老太太打了声招呼后,打开一台蓝色的自行车锁,骑上车向南走了。
  事不宜迟,徐冬对李彬说:“你去了解她和那两个女的谈话内容,我去跟踪她。对了,你把拘留证给我。”
  

[1]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