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期

鲁迅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王富仁




  王富仁,1941年生,文学博士,广东汕头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著作有《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中国文化的守夜人——鲁迅》等。
  现在我们中学语文教学面临一个问题?押很多人提出,学生不愿意学习鲁迅作品。语文教师也说,鲁迅作品最难教,没法教。看起来这似乎是个现实问题,我则认为它是一个感受问题,是一个如何感受作品,如何感受作家的问题。
   我从来没有怀疑过鲁迅作品对中学生、中学语文教学的适用性。现在很多人说中学生不读鲁迅,我觉得这可能是部分老师或社会上一些人对鲁迅作品的一种暗示。这暗示是在说:你学生是不能读鲁迅的,因为我自己不想读鲁迅,我自己感觉鲁迅不好。学生在老师的这种暗示下,加之遇到一些诸如年龄、阅历、知识积累等问题,尤其是他对作品理解出现障碍的时候,他也会觉得鲁迅作品不好,而不愿学。所以我认为,在当今中学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的问题,是如何看待鲁迅、如何感受鲁迅作品价值和作用的问题。实际上这也是如何感受文学作品、如何感受知识分子、如何感受一个民族的文化问题。
  我是研究鲁迅的,我经常想鲁迅作品的地位,它们对于中华民族的重要性到底在哪里?我曾经这样设想:假如再往后100年或200年,当200年之后的中华民族、中国的知识分子再回顾20世纪这一段中国历史的时候,他可能会忘掉许多东西,对20世纪的人,他还会记得哪几个人?我认为有四个人中华民族是绝对不会忘记的。
  第一个是孙中山。孙中山作为一个民族革命家,推翻了满清王朝,将中华民族推进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我认为孙中山这个人物,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是不会消失的。
  第二个是毛泽东。当然,毛泽东搞了多次政治运动、搞了文化大革命,伤害了大量的知识分子。这一段历史的错误是需要我们认真反思的。但是在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国家,陷于军阀混战,四分五裂,没法在整个世界上挺直脊梁的时候,毛泽东通过自己领导的革命,基本上统一了中国,并且在美国和苏联两大世界霸权面前,表现了中华民族的骨气,没有向美国、苏联屈服,使中国作为一个独立的大国,跻身于现代世界之林。这一个历史功绩是不能够抹杀的。所以我觉得200年以后中华民族是不会忘记毛泽东这个历史人物的,尽管我们可以批评他很多的缺点。
  第三个是胡适。胡适之所以不能够被忘却,就是因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现代语言是由胡适提倡白话文所奠定的。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什么?就是她的语言。有了一个民族的语言,就能凝聚起整个民族。“五四”以后,假如现代的文学、科学、自然科学的著作没能用白话文翻译到中国,或者是用文言文翻译而概念不清,无法表达,我们的现代科学、现代的民族语言就会被瓦解。我们的白话语言在民族的交流、民族的凝聚力上起到了独一无二的作用。通过白话文,我们形成了统一的民族语言,并且形成了适用于现代生活的独特语言,因此,我们的民族的文化就会存在,就会发展。我觉得胡适是不能够被中华民族忘记的,正像我们不能够忘记我们的语言。
  再一个就是鲁迅。鲁迅是不会被中华民族忘记的,他,真正是中国现代文化的缔造者,是我们中华民族现代精神的表征。鲁迅,是作为一个民族的魂灵,作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一个楷模而存在、而被我们接受的。这一点,只要你能感受到它,你就能深刻地理解它。如果我们反问一下自己,鲁迅在我们精神和心灵中,到底重要不重要?答案应当是十分肯定的。不少人在口头上否定鲁迅,但我们从他否定鲁迅的话语当中,还是感受到他实际上是重视鲁迅的。鲁迅逝世到现在都已经过去多半个世纪了,一些人还在不遗余力地谩骂鲁迅,否定鲁迅。为什么?因为他感觉到了鲁迅,他感觉到鲁迅是他心灵不可逾越的一个障碍。他在鲁迅精神面前感觉到了自己精神的萎靡。在鲁迅面前他感觉到了自己的渺小。他要从心灵上摆脱鲁迅对他的困扰。他感觉到自己无法做到像鲁迅那样像一个人一样地生活,无法做到像鲁迅那样充满一个人的生命活力,表现出中国知识分子的铮铮铁骨。他希望在平庸的生活中满足自己的平庸,满足自己的奴性和奴性心理。他只是一个苟活者,不是生命的创造者。所以,在鲁迅面前他感觉到一种不安,感觉到一种自卑,感觉到鲁迅对自己心灵的一种嘲笑,所以这种人动不动就要谩骂鲁迅、亵渎鲁迅。这种亵渎、这种谩骂,恰恰表现了他还没有忘记鲁迅。现在谁还骂杨邨人呢?谁还骂叶灵凤呢?谁还骂叶公超呢?为什么?因为他们在我们心灵当中已经不存在了,已经被历史忘却了。而鲁迅是不会被历史忘却的,因为鲁迅是中华民族的鲁迅,是人类的鲁迅。我们中国知识分子应当有一个使命:要用我们的精神支撑起鲁迅,使鲁迅在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地被接受,世世代代地被尊敬,像尊敬自己一样尊敬鲁迅,像尊敬我们的民族一样尊敬鲁迅。
  鲁迅对我们中华民族是一种精神,是一种中华民族的精神,是知识分子的一种文化精神。这样一种精神为什么是重要的?在中华民族当中,在中国文化历史上鲁迅到底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地位?
  我们常说“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在精神上、知识分子群体上、文化学说流派上是如何铰链、整合、结构而成的?中国古代,有孔子代表的儒家文化,有老子代表的道家文化,有韩非子代表的法家文化,有墨子代表的墨家文化,有佛教体现的佛教文化、佛家文化,还有以道教体现的道教文化。中国文化尽管复杂,但她是在这几家学说文化的交叉、融会当中形成的,应当没有什么问题。这是鸦片战争以前的几种文化。问题是?押当我们分析这几种文化的时候,是否思考过,中国文化还有没有缺失呢?也就是说,中国古代文化当中是否还少了一些什么东西呢?
  从历史的发展结果来看,中国古代文化真正具有生气勃勃力量的时代是春秋战国。在那个时代,我们涌现了诸如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墨子这样伟大的思想家,各自建立起独立的文化血脉。到了汉代,从印度传来了佛教文化,随后出现了以《老子》和《庄子》作为经典的道教文化。但是后来,中国的知识分子再也没有创造出能超越先秦诸子的独立思想学说,这就是说,在文化思想上,我们没有走上一条越来越繁荣,越来越发达的道路。而西方文化,继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苏格拉底这些思想家之后,又产生了像康德、黑格尔、马克思、尼采、杜威、罗素等一系列伟大的哲学家。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中华民族在思想的创造力上停留在诸子百家的思想格局上,而不是更加具有创造的活力了。
  再从文艺学上看,我们最早有《诗经》、有屈原,到了魏晋时期,我们有所谓“魏晋文章”,章太炎先生提出“魏晋文章”是最好的文章,因为他认为魏晋文章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率性而为的那种自然本性。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没有一种花架子的味道。当思想的创造力萎靡下滑的时候,我们的文学还保留了一点生命的活力,“魏晋文章”就是典范。
  在汉代,我们的文学还是具有开拓精神的,用鲁迅的话说,叫“汉唐气魄”。这是指汉唐的文章、汉唐的知识分子,在文学创作中、在历史创造中,中国知识分子的那一种气魄,那一种雄浑的力量,那一种生命的力量。我们读一读《史记》,你一定能感觉到司马迁的脉搏在那里“嘣嘣”地跳动,他塑造的项羽、荆轲……那些人物,虎虎有生气,从司马迁写的每一个中国人身上,你都可以看到一种全部的生命的力量:不向外界屈服,不是俯首帖耳,不是精神萎靡……你贴在《史记》上能听得出一种声音来,那样一种生命活力,那样一种心脏的跳动,“嘭彭”响的声音来。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