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窦娥冤》典故魅力探求

作者:张 悦




  5.悟其理——典故运用的方略
  师:要用好典故,首先需要把握典故的确凿内涵。典故的运用增添了作品的文学性和情感内涵。怎样才能用好典故呢?
  生:读到典故,恢复典故的原貌,找到原典,决不以讹传讹。
  生:还要考虑使用的语境
  生:尤其要考虑自己所要表达的感情。
  生:典故的内容具有丰富性,我觉得我们不能断章取义。
  师:对,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是典故运用中的功利主义。
  生:我在学习中碰到的尴尬是:胸中无典故,腹内一片草莽。(生笑)
  师:有办法。那就是勤读书,勤积累。从擅长典故运用的作家那儿学些技巧。辛弃疾、杜牧、王实甫、关汉卿,都是一流的用典高手,众里寻它千百度,典故卧身书丛中。
  
  【反思】
  典故是古典文学作品教学绕不开的话题。典故凝结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底蕴,是古典文学作品中最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之一。典故生动、形象具有强烈的情感说服力,并使得作品语言凝练简洁。因此,语文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掌握解读典故的钥匙,感受典故的精髓。
  《窦娥冤》中的典故,就是一种值得一说的言语形式。本课教学重点放在典故这种言语形式的独特性上,通过感悟、品味、理解典故,使学生的语言感受力、理解力有一定的提升。
  在设计中,笔者始终关注学生对典故理解的语感图式,设置了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教学过程,将典故的学习分解为五个步骤进行,然后以讨论典故的运用策略为中心话题,让学生完成由感悟典故到理解典故再到使用典故的语感的飞跃。
  
  【《咏雪》课例点评】
  桂维诚:这堂课,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情绪,发挥了他们的自主性,可以称得上一堂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好课。
  教师十分注重设置(或曰还原)课文的情境,无论是以谜语导入的设计,还是通过学生复述课文时的点拨,都使学生得到了如身历其境般的感受。
  让学生当堂仿写的设计更是亮点所在。孩子们富有想象的回答可圈可点,比喻贴切而充满童趣。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在文言文的教学中也不该把二者完全割裂开来。传统蒙学中“对课”的做法,就是读写结合的范例。周老师虽然没有刻意让学生仿照谢家儿女们的格式来写,但也不妨可以试试看,让他们用“××××差可拟”“未若×××××”或者七言诗句的格式来仿写,说不定学生们会更加兴趣盎然,整理后凑在一起,就是一首大家共同创作的咏雪诗了。
  陈玲:我对仿写却有不同看法。也许是为了学以致用,周老师设计了仿写这一教学环节。这也不是特例,长期以来,“学什么仿什么”几乎成了一些老师的癖好。我对此不太赞同。阅读和写作是完全不同的两套系统两种能力。尤其是诗词等文学作品,“学以致用”往往很难立刻奏效。仿写不是依样画葫芦,不是造几个比喻句就大功告成了,它建立在对生活的形象感知和深刻体验上。
  我想,是否可以将仿写改为背诵一些咏雪名句,让学生在名句营造的氛围中得到熏陶,从而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呢?
  倪志成:教师很善于激趣,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也注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但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没有解决:“撒盐空中”和“未若柳絮”这两句优劣高下之分非常明显,教师为什么不引导学生去体味辨析呢?这是多么好的培养语言感觉的机会啊!可惜了。
  任师贤:我同意陈老师的看法。阅读与写作确实有很大不同。这一课例在学生还没有读懂文章时就匆匆要求学生仿写,我是不认同的。
  倪老师所言极是。老师对“撒盐空中差可拟”和“未若柳絮因风起”两诗的优劣缺少评判能力,还赞同学生“让‘儿女’们自由表达,自然的发展,不打击他们的自信,不约束他们的思维”的观点。这两句诗确实是有优劣的。“雪骤”点明雪下的突然并且很大,“撒盐”者,小雪也;故公曰“白雪纷纷”,也就是雪花飞舞。“柳絮因风起”观察细致,比喻很贴切。而“撒盐”只能比喻碎细的小雪或雪霰,兄子才华逊色多矣。其实文中倾向性已十分明显。
  尚未真正读通文本就匆匆仿写,究竟效果如何?我表示怀疑。
  彭林虹:确实。谢太傅对两种比喻虽然没有分个高下优劣,但作者有没有明显的倾向呢?仔细阅读后发现是有的,文章结尾用了15个字介绍了兄女谢道韫,几乎占了全文的1/5,是闲笔吗?非也,作者意在突出谢道韫,显然作者认为后者比喻更精彩。当然这是文本的倾向,老师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可以对此不发表意见,但文本的倾向应让学生明白。
  袁湛江:说到仿写,我还有看法。
  周老师举了两个学生仿写的例子:①“雪花飘舞,就像蝴蝶飘飞,那精灵般的雪花竟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从没有过的晶莹剔透。真美!”②“漫天的大雪,洋洋洒洒。它在风的催促下在空中飞舞,宛如一只跳舞的小鸟。”这里至少有两个地方值得商榷:第一个例子中,“雪花飘飞”必然是阴天,不可能在“蓝天”的映衬下,有谁看到过蔚蓝的天空中雪花飘飞呢?这点生活常识错误语文教师应予以指出;第二个例子中“催促”一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之中运用得不妥,“在风的催促下”有被动之意,与后文中的“宛如一只小鸟”“在空中飞舞”的那种灵动显然不够协调,况且“漫天的大雪”也不应该用“一只”小鸟来形容,至少应该是“一群”吧。当然,现场指导,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精雕细刻,但教师应该尽力促使学生表达上讲究准确性。
  在学生基本把握文本意义后,适当做一些仿写是可以的。读写固然不是一回事,但也不是毫无关涉的。不是不可以进行仿写,关键是要有一个度。
  说到“度”,我倒想举个例子。我对课堂上的一个细节十分欣赏。同学们由于缺少生活经验,对谢家女用柳絮咏雪表示不解,教师备课中显然没有预料到这一点。教学过程中发生一些始料未及的事情,是很常态的情况,未必是坏事,很多教学机智的生成正缘于此。周老师是这样处理的,他采取了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对不起,周老师也从来没有注意过。”如果就此打住,最多也只能说周老师是一个老实人,接下来周老师还说了下面的话:“以后,我们都留心观察一下,好吗?不过,柳絮是柳种子上的茸毛。那么,柳絮应该是白色的,很细很轻盈,那样,柳絮飘飘才会像雪舞。”这段话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对生活积累提出一种建议,我相信,这一建议在此情此景之下很容易被同学接受;二是对未知的事情做一种判断和分析,这对帮助同学们越过思维的障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例点评】
  倪志成:利用这篇文言文进行类比论证的教学是否特别有效?如果用其他方式其效果会受影响吗?如果执教者无法给予肯定的回答,我要说:文言文教学,首先还是要引导学生疏通语言文字,要通过对文字语句的体会去了解邹忌的睿智,要让学生在探索文字的过程中逐渐明白邹忌的机智、果敢。
  桂维诚:董老师试图帮助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同时学会论证,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探索。
  中学文言文的教学目的,首先是培养学生具备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并以此为基础更深层次地理解现代词汇,加强积累,在语言能力上得到提高。当然,学生在阅读文言诗文的同时,必定会受到文学作品从内容到形式方面的美的感染和熏陶,在思维质量、审美情趣和写作能力上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但这些都建立在读懂作品、理解意义的基础之上。
  董老师首先让学生写出邹忌与齐王的相似点(也就是类比点),这还是建立在读懂读透文本的基础上的。但后面直接引出“类比论证”这一概念,进行应用、操练和忠告就近乎作文辅导了,基本上与文言文教学无关了。

[1]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