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窦娥冤》典故魅力探求

作者:张 悦




  彭林虹:这堂课就是单纯的作文训练课。我想:语文课程既然安排了文言文学习,就说明文言文承载了与白话文教学不一样的教学任务。吕叔湘说过“如果把白话文和文言一样看待,教白话的时候忘了它是现代汉语,教文言的时候又忘了它不是现代汉语,这样的教法,用之于白话,用之于文言,都是不恰当的。”上这样的课文,应该着力引导学生去品一品人物语言的魅力,在朗读中体会同一人物不同的语气与情感,不同的人物不同的语气与情感。当然,不是说在文言文教学中不可以拓展,只是这种以写作训练为主的教学不必非在文言文学习中进行,否则文言文的文本只成了训练的由头,文言本身的学习反而被冲淡了。学生学习文言的时间本来就不多,为什么还要将这有限的时间挪作他用呢?
  这样的教学实质上是不明确文言教学的目的!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文言没有学好,作文也不上不下。
  任师贤:恕我直言,从这一课例中我看不出有什么文言文教学的特点。
  许雷鸣:不过,如果用得好,古文中有些篇章作为写作范本还是很有价值的。
  其实以写作为目的,选编一些文言佳作来给学生学习,早有人为之,已非新创。清人李扶九所编《古文笔法百篇》,就有柳宗元的《愚溪诗序》就题目中的一“愚”生发开去以抒情怀的“题字生情法”,刘禹锡的《陋室铭》就一“陋”字立下全篇主旨的“一字生骨法”,还有贾谊的《过秦论》是“波澜纵横法”,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是“起笔不平法”,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小中见大法”,陶潜的《桃花源记》是“无中生有法”,王勃的《滕王阁序》是“华丽法”等等,皆现成可用。为什么今天的语文课就不能这样做呢?凡事不可绝对化。关键看效果。
  陈玲:我以为,如果一定要把这篇文章作为写作范本,那至少得紧紧抓住本文的主要特点。但从课例看,教师并没有抓住本文“以小喻大”类比论证的特点。邹忌讽齐王(触龙说太后也是)是以小喻大,从身边、从自己谈起,将心比心,给人以亲近感,这才由逆耳变顺耳缴了齐王的械。这种“家长里短”式的谈话,充满了生活机智。如果能对学生进行以小见大——以大观小的互逆类比、故事类比,可能训练的就不仅是类比法,而是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了。遗憾的是,课例从示范到操练,与本文的写作特征关系其实并不大。
  袁湛江:这堂课结合文言文教学进行作文指导,未尝不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我想从教学设计艺术层面对本课例加以点评。
  教学过程中的第一第二个环节设计巧妙,尤其是类比论证的引出铺垫有术,水到渠成。
  问题出现在第三和第四个环节上。经过第二个环节“示范”之后,高中学生应该基本掌握类比论证的要领,这个时候正是充分发挥学生想像力和创造力的好机会,教师应该不失时机地把学生的心中所想引出来,课堂才可能成为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具有生成性的课堂。一切按照老师设计好的去做,看起来井然有序,实际上缺少生机,知识和方法可能掌握了,但是人文性却失掉了,我以为不是上策。
  第四个环节“忠告”的设计比较典型地体现了一种传统的教学理念——居高临下,未卜先知。事情还没做,先要规定框子:哪里是禁区,哪里有危险,然后就期待着孩子们按照我们设计好的路线一路走来。然而很多孩子偏偏不照我们设计的路线走。所以,我并不认为“忠告”是一种最好的办法。如果能从学生的写作训练实际中发现问题,并加以及时的指导,既有针对性,又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岂不是一举多得吗?
  
  【《季氏将伐颛臾》课例点评】
  程凡:最欣赏本课例中精到的提问。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一个好的问题,能开启学生的思维,激发同学参与课堂讨论的热情,吴良高老师在讲授《季氏将伐颛臾》一课时,“请同学们在每个‘曰’字前面加上一个表示说话人情态的状语并说说理由”,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自己的理解层面上进行回答,但从选择的表示情态的状语上,老师又能看出学生对课文人物心理把握的准确程度,既给学生留有足够的空间,又可以及时准确把握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从第一个回合,到第三个回合,学生的发言是多么热烈!
  梁玉萍:教无定法。面对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学生,选取合适的角度切入,是教学成功的保证。《季氏将伐颛臾》以让学生揣测说话者心理的方式解读课文,切入点新,既可以概括、补充文本内容,又有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解力、想像力、表达能力,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激活了他们的思维,这比什么都重要!
  当然,不同的方法适合不同的学生。我以为吴老师的这种教法对语文能力强的学生适用,对语文能力差的学生未必适用。另外,文言文教学中的语言知识点该如何落实?这是不能小觑的问题,教学过程中能有所体现就好了。
  陈玲:虽没有亲历课堂,但从教例中分明能感受到流动的思绪,飞扬的情感,鲜活的人物。不过,整个课堂能够感受到学生对文意的理解不存在障碍,想是预习工作做得很到位,不然有几个句子还是要落实的。
  许雷鸣:陈老师说得比较委婉。我觉得本课例在语句上还需要多下工夫。
  文言文传统教学讲究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篇不离中心,而对中心的把握亦离不开对关键词语的透彻分析。这种传统自有它的合理性。此案中有些学生在为人物说话加修饰语时不是字斟句酌,对人物的语言、对课文的内容作深入全面的分析理解,只是想当然或依据片言只语,妄下断语。词语、句式未见掌握,对思想内容的理解则明显失之偏颇了。其实教师在加修饰语前可以先让学生学习冉有和孔子的对话,弄清楚关键语句的意思,然后展开讨论,这样学生就不至于脱离文本信口开河了。
  袁湛江:这节课堪称上品。
  一是从教学设计来看,这种原汁原味原生态的教学其实源于作者的一次灵感的爆发,教师从一个“曰”字,找到了突破口。看似简单,实则巧妙,看似偶然,实则体现了吴老师深入研读文本的深刻而独到的体会。
  二是从教学效果来看,充分开发了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积累,由于设计的问题——请同学们在每个“曰”字前面加上一个表示说话人情态的状语并说说理由,难易度适中,空间大,角度小而且新,每个学生都有效地挖掘了文本资源,有话可说,再加上老师引导得法,学生基础又不错,所以可以看出学生跃跃欲试的兴奋状态以及妙语连珠的精彩效果。
  三是老师的角色把握准确,整堂课中,教师的语言不多,作用不小,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可以预见,长期在这种课堂氛围中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肯定与众不同。
  桂维诚:如果说这堂课有什么不足,那就是没有让学生根据他们的理解来进行诵读体验。
  学生通过诵读可以直接、完整地感受文言文的语言形式,有利于深入到课文之中,缩小与古人的距离。吴老师让学生为“曰”加的修饰语,就使文中的人物语言像有了“舞台提示”一样,成为学生进行表情诵读的津梁。这时如果顺理成章地让学生来诵读一番,一定会使他们有更深的体验。
  
  【《窦娥冤》课例点评】
  袁湛江:这节课从设计到实施给我们带来两点启示:
  第一,一节好课的关注点不宜太多,要敢于放弃。《窦娥冤》这一课,按照传统的教法,需要讲的东西太多了:元杂剧的常识,作者在文学史尤其是戏剧史中的地位,窦娥形象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意义……看起来都很重要,哪个也舍不得丢,结果是面面俱到,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历史课、艺术课,而属于语文的东西却得不到凸现和挖掘。张老师几乎放弃了所有那些对我们语文教师很有诱惑的点,只抓住了典故,但是这里的典故既有深度又有广度,通过五个层面对典故的解读,逐步把学生引入佳境。
  

[1] [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