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评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非理性倾向
作者:李海林
现代哲学是以取消主客二分为基本趋势和特点的。在揭露近代哲学的主—客二元对立模式的内在矛盾的过程中,始于19世纪中叶的现代哲学,出现了新的革命性的“哲学转向”,这就是被称之为“哥白尼革命”的“语言转向”。哲学史学家这样描述了它的意义:{11}
在现代西方哲学的“语言转向”中,显示出对“思维和存在”“人和世界的中介环节”的寻求,显示出现代西方哲学对“思维”“语言”和“存在”三者关系的总体理解。这种总体理解就是:人类必须而且只能用“语言”去理解“世界”和自己的“意识”,并用“语言”去表述对“世界”和自己的“意识”的理解;虽然“世界”在人的“意识”之外(世界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但“世界”却在人的“语言”之中(人只能在语言中表述世界和表达对世界的理解);“语言”既是人类“存在”的消极界限(语言之外的世界对人来说是存在着的无),“语言”又是人类“存在”的积极界限(世界在人的语言中变成属人的世界);“语言”中凝聚着“思维与存在”“主观和客观”“主体与客体”的对立统一,因而也是消解主—客二元对立的文化结晶。
由于篇幅的关系,我在这里不可能对这种新的语言哲学观加以展开讨论。我只是想指出:这一次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对现代语言学基本理论的隔膜,决定了它从根本上“新瓶装旧酒”,语文教学的旧病,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医治。
四、课程与教学改革是一种社会行为、组织行为,社会的整体联动和组织化行为的强力介入,是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重要保障;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孤军深入式的运作模式,导致语文课程改革举步维艰:茶壶里起波澜难成气候
首先,课程与教学改革是一种社会行为。课程与教学改革不仅是学校或教育部门的事,而是全社会的事。其次,课程与教学改革是一种组织行为。组织行为不是个人行为的集合,不是若干个人行为的相加,而是体现着组织意图、通过组织方式、在一定的组织内按照组织层级运作的整体性、综合性、独立性、自为性的活动总体。它有着完整、独立的价值追求,有着统一的运作程序和方向,并且在复杂状态下实现分工合作、在动态过程中实现综合平衡。应该说,一方面我们承认,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个人行为,尤其是一线的广大语文教师的个人努力和具体实施行为,是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能轻视广大语文教师在一线的具体改革实践;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同时还要强调,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他们的个人行为往往并不能从根本上影响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进程和方向。在他们的工作之外,还应该有一个巨大的力量在推动改革的发展,宏观把握改革方向。这一个巨大的力量是相对独立的,它没有因为最终要融入到每个人的行为中而失去其独立价值和特殊作用,也没有因为它实际上集合了每个人的意愿和智慧而失去其独立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这种力量,就是“组织行为”。
然而必须承认,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由于各种原因,在社会的整体联动和组织化行为的强力介入方面,准备不充分,设计不合理,措施不得力,效果不显著。就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来说,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学术界没有为语文教育改革提供合用的学术支撑
语文教学是需要一系列的知识来支撑着的。前面我们已经讨论过,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就是语文知识的选择和重构。这样的语文教学所需要的知识只能来自于学术界的研究,或者主要来自学术界的研究,这是学术界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课程与教学的本质要求。课程与教学,就是将“科学”领域的知识(所谓社会知识),按照课程与教学的需要,引进和改造成为“学校知识”,变成课堂里教的知识,学生学的知识。但是,现在面临的问题是,这样的知识学术界没有为我们提供,而已提供的不合用。这一点,连学术界自己也意识到了。“当前的语言学研究实在拿不出一套能够为中学语文教学所用的语言知识”,“客观地说,真正为母语教学所需要的语言知识应该是怎么样的,具有什么样的系统,并没有被我们的语言学认真探索过”{12}。实际上,不仅是语言知识,包括文学知识、文体知识、阅读的心理过程与思维特征、写作的基本规律和心理思维特征,等等,学术界为我们提供的可用的知识都是十分有限的。可以说,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在一些方面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和偏差,主要的责任其实并不在语文教学界,而是相应的支持者的失职带来的。
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严重滞后,事实上在阻碍着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推进
课程与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在中国,在现阶段,与课程和教学改革关系最为密切的,是高等学校的招生考试。一方面,必须明确,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不是教育部门内部的事,它是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是政府的教育政策,是社会生活中的一部分。对于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来说,它属于外部社会因素。另一方面,企图通过“思想教育”“理念更新”等让中小学校和中小学教师抵抗住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对自己的冲击,把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负面社会影响由广大中小学校与教师来承担,既不合理也不可能,而且与我们提倡的“教育要适应社会的需要”的指导思想也扞格不合。因此,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应该与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甚至与高等教育的改革同时进行。现在,中小学课程改革已经大面积铺开,但是关于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改革还没有起步。这是造成相当一部分中小学校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徘徊不前、停滞观望的主要原因。
语文教材编写的非组织行为是语文教材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
首先必须明确,教材编写不是个人的事。教材编写实际上牵扯到教材审查、教材出版发行、教材使用等许多方面,就是在教材编写这一个环节,也因为工作量的浩大,某个人或某些个人都是无法完成的。因此,必须有组织性行为的介入。但是,就我们现在了解的情况,相当一部分教材,都属于临时性组合起来的、松散型的“准组织性质”的“团体”集中在一段时间编写出来的。事先没有培训,也没有一个工作的章程,更没有一个长期的研究准备,也没有相应的物质条件与制度保证。编教材的时候组合在一起,编完就各自散了。现在语文教材编写的质量整体上来看不高,在组织方式上的这种“非组织行为”,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新课程教师培训工作目标不明确、内容不实用、形式太单调
课程改革分为课程规划、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环节,教师培训工作主要在课程实施这一环节;在课程实施这一环节里,包括课程实施准备、课程实施管理、教学过程、教学评价过程;对教师的培训,又主要集中在教学过程、评价过程。因此,新课程教师培训的内容,主要应该集中在这两个环节上。但是反观我们各地各式各样的新课程教师培训,在培训课上,我们的专家们给老师讲的,恰好不是这两个环节,而主要讲“课程规划”“课程设计”“课程评价”(不是“教学评价”)等内容,而即使关于课程实施的内容,也常常是在讲“课程实施准备”“课程实施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这就是我们现在老师们普遍感到新课程改革教师培训“不管用”“不解渴”的原因。我急需要的,你就是不讲,我不需要的,至少是不急需要的,却大讲特讲,而且这种讲,也大都是“由上往下”,以“专家本位”的方式进行的。这就难免使大家越来越对新课程教师培训失去兴趣和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