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原型操作
作者:宁志斌
目的,单单靠传授语言理论知识是不行的。正如工人学习操纵机器,运动员学习某种动作,单靠师傅或教练讲授有关技术、动作理论而不去实际操练,工人就永远不能操纵机器生产出合格的产品,运动员就永远不能赛出优异的成绩一样。况且,言语技能的学习要远比操纵机器和运动动作的学习复杂得多,深奥得多。这一例子形象地说明了开展言语技能原型操作训练的必要性。
毫不过分地讲,离开言语技能原型操作训练,任何言语技能的形成将是一句空话。原型操作训练可以弥补言语技能形成的其他条件的不足,但其他任何条件都无法取代言语技能原型操作训练。毋庸置疑。原型操作训练是言语技能形成的核心问题。
三、原型操作训练是学生学会言语技能的科学高效途径
言语技能原型操作训练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会一定的言语活动行为方式。只有学生能实际做出这种言语活动时,才能作为学会这种言语活动行为方式的标志。所以,言语技能的原型定向只是学会技能的必要前提,而要实际学会言语技能,却是从原型操作训练开始的。
只有通过原型操作训练,才能使调节言语技能活动方式的动作映像得到检验、巩固、校正与进一步充实。在言语技能活动方式的学习中,活动方式的作出,是由一定的刺激作用,唤起相应的动作映像,再经一定的动作映像的调节而作出相应的言语活动方式。这就需要反复的训练才能得以完成。在言语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动作映像是学生对所学的言语活动方式进行定向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这时学生对所学的言语活动方式,还缺乏实际的操作,因而,这时形成的动作映像是否正确、完备。尚需在操作训练中通过教师指导,白行调节,用实际操作活动的结果及其反馈加以检验。如果在原型操作训练中,其言语活动方式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则说明这种活动方式是正确的,学生便可对动作映像加以巩固。如果在原型操作训练中。其言语活动方式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学生则可通过外部反馈的信号,对言语活动的原型重新定向,使原有的言语活动映像得到校正,言语活动方式的调节机制得到改善,从而使言语活动方式得到改进。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原型操作训练,可以使学生获得来自效应器官的活动,反映效应器官本身的活动状态的动觉,从而使原有的言语活动映像,进一步充实和完善起来,改进对言语活动的调节。这种调节言语活动的动觉信号,只有在原型操作训练中才能获得。另外。由于言语心智活动的生理机制。依赖于大脑皮层的视、听等分析器与动作分析器之问,以及动作分析器中的动觉细胞与思维细胞之间暂时神经联系系统的建立,而这种联系系统的建立,特别是动作分析器中的动觉细胞与思维细胞之间暂时神经联系系统的建立,只有在原型操作训练过程中才能逐渐确立并巩固起来。这些内容,都说明了原型操作训练是学会言语技能的科学高效途径。
课堂原型操作训练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师“导”生“练”的过程。“训”是指教师的教导、指导、辅导,“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原型操作实战活动。教师的指导、学生的原型操作练习,两者有机地结合,构成了言语技能原型操作训练。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的原型操作练习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还应该有教师的指导。这种原型操作练习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练习,而不是盲目的、无序的、机械的练习。“课堂原型操作训练”是教学过程中作为“训方”的教师和作为“练方”的学生互动的一种必要形式。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事各项言语技能操作的学习活动,其基本形式是以言语技能原型操作训练为核心的听、说、读、写训练,是教师课堂组织教学的主要形式。在原型操作训练过程中,教师始终是训练的主导,学生是训练的主体。理清两者的关系,有利于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地组织言语技能原型操作训练,提高训练的效率。
课堂原型操作训练当然与平时的“练习”不是一回事。平时的练习多为琐碎的知识拼凑和肢解课文式的机械操作,没有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规范的、系统的言语技能训练,没有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是扼杀学生个性的程式化的东西。而课堂原型操作训练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能动地按照言语心智技能形成的规律,科学地进行富有人文性的训练。在言语技能操作训练过程中,鉴于不同技能操作的难易度有所不同,学生原有的言语知识、技能以及自我调控能力存在着客观差异。教师在安排技能操作训练的时间和方式上,应考虑科学合理地分配训练时间以及设置针对性强的训练方式。这样,能使课堂原型操作训练更富有科学性和高效性。
语文课是学生言语技能原型操作训练的实践课。在课堂上,教师领着学生利用文本进行各项技能的原型操作训练,以求学生学会,最后达到“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叶圣陶语)的境界。要达到这种境界,教师就必须充分利用语文课堂,长期坚持开展言语技能原型操作训练。一直困扰着语文课堂教学的“少、幔、差、费”现象,其实就是缺乏言语技能原型操作训练的结果。基本的语言知识如字、词、句、篇没有落实,加上架空课文的分析,老师滔滔不绝的讲授等等,学生思维得不到发展,繁琐的“题海战术”代替了课内言语技能原型操作的系统训练,这是语文教育的失误。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这话道出了语文课堂训练的必要性,而这里的“训练”,应该就是言语技能原型操作训练。
语文课堂进行的原型操作训练,在培养学生的各项言语技能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言语技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要通过反复的原型操作实践才能练就。没有一种技能不是通过反复历练而获得的。余应源先生在今年八月中旬召开的“江西省语文教学科学化研讨会”上指出,优秀的范文(文本)+科学的言语技能训练方法=语文教学科学化。“科学的言语技能训练”即指原型操作操作训练,它是语文教学科学化的重要内涵。语文教学担负着言语技能训练、思维训练和情感熏陶等多重任务,但言语技能原型操作训练是开展课堂教学的立足点。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言语技能原型操作训练,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掌握各项言语技能,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文的能力。语文课堂教学就是要以“原型操作训练”为抓手,让学生反复实践,并以此贯穿课堂教学始终。无论是感知、理解、记忆,还是各项言语技能运用的正确性、熟练性、独立性和全面性都需要进行反复的原型操作训练。唯其如此,学生才能通过学校的语文教学即课堂原型操作训练,学得各项言语技能,在课下独立地从事各项言语活动。
总之,让学生真正学会某项言语技能的教学全过程,其实就是由多次“导”与“练”构成的反复螺旋式上升过程,其中教师在原型操作训练中起主导作用,而学生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两者统一于原型操作训练整个阶段,构成了一个统一的动态系统。在课堂教学中,训与练紧密结合,如此反复,最终才能真正使学生运用言语技能从事言语活